一种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52450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30 1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肥装置,涉及水稻施肥领域,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料箱和混料箱,且储料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混料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喷洒组件,且喷洒组件包括有旋转板,且旋转板的外端连接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有软管,并且连接管的外端连接有喷头,所述旋转板的内侧端连接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包括有电机,且电机下端连接有往复转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稻施肥
,具体涉及一种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生产中施肥是必须的环节,尤其是在水稻种植方面,不同阶段均需要施肥并要控制施肥量,经过检索,现有技术
(
申请号:
CN202020102856.0),
文中记载了“一种水稻施肥装置,涉及水稻种植
,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混合箱,底板的底端四角均设有移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的内部设有搅拌输送机构,混合箱的顶部一端固定设有进料斗,搅拌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混合箱内的隔板,混合箱的顶端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固定连接多个搅拌桨,转动杆与搅拌桨均位于隔板的一侧,本技术通过在混合箱内设置搅拌输送机构能够将肥料加水搅拌并输送喷出对水稻进行灌溉施肥,通过设置调节装置能够对输送的肥料液的输出流量进行调控,从而能够满足更多的灌溉需求,灌溉效果好,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施肥装置虽然具有调节输送流量的作用,但是所涉及的喷头在使用过程中只能保持一个方向,不能连续化变化喷洒方向,导致喷洒范围小,且喷洒不均匀,其次在水稻幼苗时期主要对其土壤作为增加底肥使用,喷洒的叶面肥主要用在植株生长的中后期,而上述装置只是适用于叶面肥的喷洒,不能进行颗粒肥的使用,导致使用具有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施肥装置,以解决对比文件中涉及的施肥装置存在喷洒不均匀

喷洒范围小的缺点,且不能实现颗粒肥的机械化施肥操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施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储料箱和混料箱,且储料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混料箱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斗,所述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喷洒组件,且喷洒组件包括有旋转板,且旋转板的外端连接有连接管,并且连接管的下端连接有软管,并且连接管的外端连接有喷头,所述旋转板的内侧端连接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包括有电机,且电机下端连接有往复转轴,并且旋转板固定在往复转轴外侧,所述往复转轴的外侧通过同步带和带轮连接有混料转轴,且混料转轴下端插接到混料箱内部,所述混料箱的外壁安装有抽吸组件,且抽吸组件包括有负压箱,并且负压箱的下端通过抽气管连接有离心风机,负压箱的内侧端通过输料管连接到储料箱的下端,所述输料管的外端连接有撒料组件,且撒料组件包括有插接在输料管内部的挡板,且挡板的下端设置有出料管

[0006]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下端固定有安装架,且安装架设置为
L
形结构,并且安装架焊接在装置主体的上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的外端焊接有轴座板和固定板,且往复转轴下端连接在
轴座板上端,并且固定板上端安装有水泵,且软管的下端连接有水泵

[0008]进一步的,所述负压箱连接在混料箱的一侧箱壁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设置有电控阀门,并且通孔的下侧设置有倾斜的滤网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管的外端焊接有导向块,且导向块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板,并且挡板焊接在插板的下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设置在靠近在储料箱的一侧,且出料管下端贯穿装置主体的底板,并且出料管的内部设置有手动阀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喷洒组件所包括的连接管

喷头

软管和水泵,便于将混料箱中的混合叶面肥液体抽出喷洒,且通过旋转板以及驱动组件所包括的电机

安装架和往复转轴,便于驱动旋转板左右水平方向摆动,进而带动喷头实现大范围和均匀喷洒,同时通过同步带和混料转轴,便于对混料箱内部的液体进行搅拌,防止沉淀;利用抽吸组件所包括的负压箱

输料管

抽气管和滤网板,便于将颗粒废料从储料箱中抽出,当进行颗粒撒料时,关闭撒料组件所包括的插板和挡板,同时打开出料管,即可在离心风机抽送的过程中将颗粒废料洒出到土壤中,实现了机械化颗粒废料的施肥操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
A
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
B
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1中
C
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1、
装置主体;
2、
储料箱;
3、
混料箱;
4、
进料斗;
5、
进水斗;
6、
喷洒组件;
61、
旋转板;
62、
连接管;
63、
喷头;
64、
软管;
65、
水泵;
7、
驱动组件;
71、
电机;
72、
安装架;
73、
同步带;
74、
混料转轴;
75、
往复转轴;
8、
抽吸组件;
81、
负压箱;
82、
输料管;
83、
电控阀门;
84、
滤网板;
85、
抽气管;
9、
撒料组件;
91、
插板;
92、
导向块;
93、
挡板;
94、
出料管;
10、
离心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8]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
1、
喷洒组件
6、
驱动组件
7、
抽吸组件8和撒料组件
9。
[0019]实施例一,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储料箱2和混料箱3,且储料箱2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4,混料箱3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斗
5。
[0020]在本实施例中,装置主体1的下端安装有万向轮,装置主体1的外端焊接有手推把,便于实现驱动行进过程进行施肥

[0021]实施例二,装置主体1的外侧设置有喷洒组件6,且喷洒组件6包括有旋转板
61
,且旋转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施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
(1)
,所述装置主体
(1)
的内部设置有储料箱
(2)
和混料箱
(3)
,且储料箱
(2)
的上端设置有进料斗
(4)
,混料箱
(3)
的上端设置有进水斗
(5)
,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
(1)
的外侧设置有喷洒组件
(6)
,且喷洒组件
(6)
包括有旋转板
(61)
,且旋转板
(61)
的外端连接有连接管
(62)
,并且连接管
(62)
的下端连接有软管
(64)
,并且连接管
(62)
的外端连接有喷头
(63)
,所述旋转板
(61)
的内侧端连接有驱动组件
(7)
,且驱动组件
(7)
包括有电机
(71)
,且电机
(71)
下端连接有往复转轴
(75)
,并且旋转板
(61)
固定在往复转轴
(75)
外侧,所述往复转轴
(75)
的外侧通过同步带
(73)
和带轮连接有混料转轴
(74)
,且混料转轴
(74)
下端插接到混料箱
(3)
内部,所述混料箱
(3)
的外壁安装有抽吸组件
(8)
,且抽吸组件
(8)
包括有负压箱
(81)
,并且负压箱
(81)
的下端通过抽气管
(85)
连接有离心风机
(10)
,负压箱
(81)
的内侧端通过输料管
(82)
连接到储料箱
(2)
的下端,所述输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小军张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善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