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及数据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828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及数据中心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包括柜体,柜体包括柜体背板以及侧板,柜体背板的两侧分别与侧板连接,柜体背板上设置冷却水上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无碳耗自散热式数据中心包括机房及机柜;机房包括机柜放置层及热量释放层;机柜放置层包括墙体,墙体内设置有水循环管网,水循环管网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水循环管网上设置有用于给机柜提供冷却水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热量释放层包括自然风冷层和自然冷却池,自然风冷层上设置有回水分布器;机柜放置于机柜放置层内。对机柜产生的热量和机房内部的热量进行降温,以冷却介质的吸热、降温及循环实现整个降温过程,简化了降温设备及降温方式。温方式。温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及数据中心


[0001]本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及数据中心。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处理大数据的过程中由于运算量巨大,处理器的发热严重,服务器在运行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集聚起来影响了设备的正常使用,且热量大多集中在机柜的背部及两侧,大多数通过空调进行降温,需要源源不断的能源供给。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9134733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用电补偿设备的防护机柜,包括柜体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固定在柜体的后侧,所述散热板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铜管,所述散热铜管的上端左侧连接有出液口,所述散热铜管的右侧下端连接有进液口,所述柜体的后侧下端固定有水箱,且水箱上端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通过导管与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且水泵与水箱连通,所述柜体内安装有补偿设备,所述补偿设备两侧的柜体上均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柜体的底部安装有进风扇。
[0004]然而公开号为CN209134733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能源供给,已实现降温的目的,且智能用电补偿设备的防护机柜在降温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降温方式,降温方式复杂,降温原理多变,增加安装费用、增加能耗及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可以有效降温的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及数据中心。
[0006]一种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包括柜体背板以及侧板,所述柜体背板的两侧分别与侧板连接,所述柜体背板的内部为中空夹层,所述柜体背板上设置冷却水上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上水管位于柜体背板的下端,所述冷却水回水管位于柜体背板的上端。
[0007]优选的,所述侧板还设有降温盘管,降温盘管的进液口与冷却介质连接,降温盘管的出液口与降温装置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柜体包括柜体顶部,所述柜体顶部为中空的夹层,形成一个圆锥形的顶部,中空的夹层与降温盘管连接,且所述机房顶部设有单向的通风孔。
[0009]优选的,所述柜体顶部上设置小无动力风扇,所述无动力风扇与柜体顶部的中心点连接。
[0010]一种无碳耗自散热式数据中心包括机房及机柜;
[0011]所述机房包括机柜放置层及热量释放层;所述机柜放置层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内设置有水循环管网,所述水循环管网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循环管网上设置有用于给机柜提供冷却水的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热量释放层包括自然风冷层和自然冷却池,所述自然风冷层上设置有回水分布器,所述回水分布器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料端设置于所述自然冷却池中;
[0012]所述机柜放置于所述机柜放置层内,所述机柜的冷却水上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机柜的冷却水回水管与进水口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水循环管网至少设置一个进水管在自然冷却池中。
[0014]优选的,所述无碳耗自散热式数据中心系统包括地上蓄水装置,所述地上蓄水装置包括地上蓄水池、第一水泵,所述地上蓄水池位于地平面之上,自然冷却池与地上蓄水池通过水管连接,第一水泵连接在上水的管道上。
[0015]优选的,所述无碳耗自散热式数据中心系统包括地下冷却介质提供装置,所述地下冷却介质储存装置包括冷水井、第二水泵,所述冷水井位于地平面之下,冷水井与自然冷却池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水泵连接在上水的管道上。
[0016]优选的,所述自然风冷层设置有两个相对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的方向与当地一年最常见的风向一致。
[0017]优选的,所述机房包括机房顶部,所述机房顶部包括若干个冷却夹层,且半径由上到下逐渐变小,形成一个圆锥形顶部,所述冷却夹层形成了一个冷却腔,相邻两个冷却腔相互连通,至少一个冷却腔与水循环管网连接,在所述机房顶部外设有所述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高于在所述机房顶部,所述机房顶部内设有大无动力风扇。
[0018]有益效果:通过所述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及数据中心对机柜产生的热量和机房内部的热量进行降温,利用柜体背板的中空夹层和水循环管网内通入冷却介质降低机柜和机房的温度,且整个降温过程以机柜及机房的热量为驱动力,以冷却介质的吸热、降温及循环实现整个降温过程,吸收热量的冷却介质储存在自然冷却池中,再次降温且对循环系统中提供冷却介质,简化了降温设备及降温方式。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放大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无碳耗自散热式数据中心的剖面图;
[0022]图中:机柜1、柜体11、柜体背板110、侧板111、冷却水上水管1101、冷却水回水管1102、降温盘管1111、柜体顶部112、通风孔1121、小无动力风扇1122、机房2、墙体201、自然冷水池202、水循环管网2011、进水管2012、出水管2103、回水分布器2104、通风口2105、机房顶部21、分段式夹层211、排气管212、大无动力风扇213、地上蓄水池31、第一水泵32、冷水井41、第二水泵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请参看图1,一种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包括所述柜体11,所述柜体11包括所述柜体背板110以及所述侧板111,所述柜体背板11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侧板111连接,所述柜体背板110的内部为中空夹层,所述柜体背板110上设置所述冷却水上水管1101和所述冷却
水回水管1102,所述冷却水上水管1101位于所述柜体背板110的下端,所述冷却水回水管1102位于所述柜体背板110的上端;
[0025]进一步的,请参看图1,所述侧板111上还设有所述降温盘管1111,所述降温盘管1111的进液口与冷却介质连接,所述降温盘管1111的出液口与降温装置连接。
[0026]通过在所述柜体背板110的中空夹层内通入冷却介质,实现对所述机柜1的降温,同时通过所述冷却水上水管1101和所述冷却水回水管1102将所述机柜1的所述降温盘管1111连通,实现冷却介质的循环流通,将冷却介质从所述机柜1的底部通入,在热量的驱动下冷却介质上升,由所述机柜1的顶端流出,对所述机柜1更好的降温。
[0027]进一步的,请参看图1和图2 ,所述柜体11包括所述柜体顶部112,所述柜体顶部112为中空的夹层,形成一个圆锥形的顶部,中空的夹层与所述降温盘管1111连接,且所述机房顶部112设有单向的所述通风孔1121。
[0028]所述柜体顶部112的内部是中空的,每个夹层之间相互连通,每个夹层之间可以设置快速连接阀,调节冷却介质的流通量,同时所述柜体顶部112与所述降温盘管1111连接,便于为所述机房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包括柜体背板以及侧板,所述柜体背板的两侧分别与侧板连接,所述柜体背板的内部为中空夹层,所述柜体背板上设置冷却水上水管和冷却水回水管,所述冷却水上水管位于柜体背板的下端,所述冷却水回水管位于柜体背板的上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设有降温盘管,降温盘管的进液口与冷却介质连接,降温盘管的出液口与降温装置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包括柜体顶部,所述柜体顶部为中空的夹层,形成一个圆锥形的顶部,中空的夹层与降温盘管连接,且所述机柜顶部设有单向的通风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碳耗自散热式数字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顶部上设置小无动力风扇,所述无动力风扇与柜体顶部的中心点连接。5.一种无碳耗自散热式数据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碳耗自散热式数据中心包括机房,所述机房包括机柜放置层及热量释放层;所述机柜放置层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内设置有水循环管网,所述水循环管网设置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水循环管网上设置有用于给机柜提供冷却水的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热量释放层包括自然风冷层和自然冷却池,所述自然风冷层上设置有回水分布器,所述回水分布器连接所述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料端设置于所述自然冷却池中;所述机柜放置于所述机柜放置层内,所述机柜的特征如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伟赵英同肖美廷赵英伦
申请(专利权)人:云之翼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