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714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绕线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框,且支撑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和传动带,且电机固定连接在加工台的上方,所述支撑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包括有伸缩杆、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和转动筒,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夹持有转子。该高效绕线装置,伸缩杆工作带动第一夹持块移动,并配合第二夹持块将转子夹持,并带动移动杆移动,压缩弹性件,从而将转子夹持,并通过电机工作带动传动带转动,从而带动伸缩杆转动,并带动转子转动,从而可以将自动缠绕线组,提高效率。高效率。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绕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且无刷直流电动机由永磁体转子、多极绕组定子、位置传感器等组成。
[0003]转子的外部缠绕有线圈组,而现有的大部分的线圈组都是通过手工缠绕的,因此缠绕的速度非常慢,效率低下,且人工长时间工作之后劳动力下架,因此缠绕的效率还会持续下降,故而提出一种高效绕线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绕线装置,具备高效缠绕线组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大部分的线圈组都是通过手工缠绕的,因此缠绕的速度非常慢,效率低下,且人工长时间工作之后劳动力下架,因此缠绕的效率还会持续下降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效绕线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框,且支撑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电机和传动带,且电机固定连接在加工台的上方,所述支撑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包括有伸缩杆、第一夹持块、第二夹持块和转动筒,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夹持有转子。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伸缩杆工作带动第一夹持块移动,并配合第二夹持块将转子夹持,并带动移动杆移动,压缩弹性件,从而将转子夹持,并通过电机工作带动传动带转动,从而带动伸缩杆转动,并带动转子转动,从而可以将自动缠绕线组,提高效率。
[0009]该高效绕线装置,具备了高效缠绕线组的优点。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加工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且每两个支撑架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线圈组,所述加工台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引导架,且引导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引导圈。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引导圈放置在支撑架上,并穿过引导圈缠绕在转子上。
[0013]进一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带,且传动带的顶端传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插入支撑框的内部,且转动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与支撑框的一侧相贴合。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电机工作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转动带动伸缩杆转动,从而带动转子转动,实现自动缠绕。
[0015]进一步,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在支撑框的内壁上,且伸缩杆的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与支撑框的内壁相贴合,且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伸缩杆工作带动第一夹持块移动,从而可以配合第二夹持块夹持转子。
[0017]进一步,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有把手,所述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筒,且转动筒的一端贯穿支撑框的内部,所述转动筒的内部插接有移动杆,且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夹持有转子。
[0018]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转动把手带动转动筒转动,带动移动杆转动,从而可以手动转动转子。
[0019]进一步,所述转动筒的内部开设有移动槽,且移动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滑动连接在移动槽的内部,所述移动块的一侧与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筒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与支撑框的一侧相贴合。
[0020]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弹性件反弹带动移动杆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持块移动,因此可以夹持转子,且可以夹持不同大小的转子。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结构侧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电机与传动带连接结构侧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伸缩杆与第一夹持块连接结构侧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25]图中:1、加工台;101、支撑架;102、线圈组;103、引导架;104、引导圈;105、支撑框;2、转动机构;201、电机;202、传动带;203、转动杆;204、第一挡板;3、夹持机构;301、伸缩杆;302、第二挡板;303、第一夹持块;304、转子;305、转动筒;306、把手;307、第三挡板;308、移动槽;309、弹性件;310、移动块;311、移动杆;312、第二夹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中,由图1

4给出,一种高效绕线装置,本技术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05,且支撑框1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转动机构2包括有电机201和传动带202,且电机201固定连接在加工台1的上方,支撑框10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3,且夹持机构3包括有伸缩杆301、第一夹持块303、第二夹持块312和转动筒305,第一夹持块303和第二夹持块312之间夹持有转子304;
[0028]加工台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101,且每两个支撑架101的上方转动连接
有线圈组102,加工台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引导架103,且引导架10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引导圈104;
[0029]引导圈104放置在支撑架101上,并穿过引导圈104缠绕在转子304上;
[0030]电机2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带202,且传动带202的顶端传动连接有转动杆203,转动杆203的一端插入支撑框105的内部,且转动杆203的外部套设有第一挡板204,第一挡板204的一侧与支撑框105的一侧相贴合;
[0031]电机201工作带动传动带202转动,传动带202转动带动伸缩杆301转动,从而带动转子304转动,实现自动缠绕;
[0032]伸缩杆301转动连接在支撑框105的内壁上,且伸缩杆301的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302,第二挡板302的一侧与支撑框105的内壁相贴合,且伸缩杆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持块303;
[0033]伸缩杆301工作带动第一夹持块303移动,从而可以配合第二夹持块312夹持转子304;
[0034]夹持机构3还包括有把手306,把手30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筒305,且转动筒305的一端贯穿支撑框105的内部,转动筒305的内部插接有移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绕线装置,包括加工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05),且支撑框(1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2),所述转动机构(2)包括有电机(201)和传动带(202),且电机(201)固定连接在加工台(1)的上方,所述支撑框(10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持机构(3),且夹持机构(3)包括有伸缩杆(301)、第一夹持块(303)、第二夹持块(312)和转动筒(305),所述第一夹持块(303)和第二夹持块(312)之间夹持有转子(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台(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架(101),且每两个支撑架(101)的上方转动连接有线圈组(102),所述加工台(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两个引导架(103),且引导架(103)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引导圈(1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传动带(202),且传动带(202)的顶端传动连接有转动杆(203),所述转动杆(203)的一端插入支撑框(105)的内部,且转动杆(203)的外部套设有第一挡板(204),所述第一挡板(204)的一侧与支撑框(105)的一侧相贴合。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陆伟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耐沂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