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682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椎间融合器,属于骨科植入物技术领域,所述椎间融合器包括上基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融合器


[0001]本技术涉及骨科植入物
,特别是指一种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脊柱退行性疾病逐渐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于这类疾病的治疗方式除了保守治疗,常用的就是在椎体之间植入椎间融合器,以此来维持椎体的稳定性

目前常用来制备椎间融合器的材料有钛合金和
PEEK(
聚醚醚酮
)


但是钛合金的弹性模量远大于人体天然骨的弹性模量,这种差异会引起应力遮挡,导致椎间融合器下沉和松动等问题

虽然相比于钛合金,
PEEK
材料的力学性能更接近人体骨,但是其生物活性不高,导致融合效果不理想

[0003]另外,目前市面上的笼式融合器
(cage)
基本不能为骨生长提供应力刺激,
wolff
定律指出骨骼的功能是承受活动期间骨组织的机械应变,骨骼的生长会受到力学刺激影响而改变其结构,当骨的应变在
50

100
微应变

应力低于1‑
2MPa
时,骨组织发生吸收;当骨的应变在
1000

1500
微应变

应力高于
20MPa
时,骨组织发生生长;而当骨的应变进一步高于
3000
微应变

应力高于
60MPa
时,骨组织发生损伤
r/>因此需要对这些现存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融合效果理想的椎间融合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椎间融合器,包括上基板

下基板

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弹性,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多孔区域,使得所述支撑件弹性形变比例范围为
10

40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二多孔区域,其中:
[0008]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不同于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
[0009]和
/
或,所述第一多孔区域与所述第二多孔区域采用不同的多孔结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述外层为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
[0011]或者,所述支撑件包括内层

外层

以及位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述内层和外层为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为分体式设计;
[0013]或者,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为一体式设计,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前端设有竖向的连接板

[0014]进一步的,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后端设有把持器接口件,所述把持器接口件嵌设在
所述支撑件的后部,所述把持器接口件的高度小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高度;
[0015]和
/
或,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的中部均设有植骨窗,所述支撑件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植骨窗相连通的竖向的植骨孔

[0016]进一步的,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形状为马蹄形
、U


子弹形或肾形;
[0017]和
/
或,所述椎间融合器的材料为钛金属;
[0018]和
/
或,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式为
3D
打印技术;
[0019]和
/
或,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均设有横向的防退齿;
[0020]和
/
或,所述第一多孔区域和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隙率范围均为
60


95
%;
[0021]和
/
或,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弹性模量保持在
0.5

20Gpa
的范围内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为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的杆径范围为
100

700
μ
m
,其中:
[0023]所述螺旋结构为弹性单螺旋结构;
[0024]或者,所述螺旋结构为弹性双螺旋结构;
[0025]或者,所述螺旋结构为弹性多螺旋结构,其中螺旋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0026]或者,所述螺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并列设置的弹性多螺旋结构,其中单个弹性多螺旋结构中螺旋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002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为极小面片结构,所述极小面片结构的壁厚范围为
100

700
μ
m
,其中:
[0028]所述极小面片结构的单体为
split p
结构;
[0029]或者,所述极小面片结构的单体为
schwarz p
结构;
[0030]或者,所述极小面片结构的单体为
neovius
结构;
[0031]或者,所述极小面片结构的单体为
lidinoid
结构;
[0032]或者,所述极小面片结构的单体为
gyroid
结构

[003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为编织结构或弹性折叠结构,所述编织结构或弹性折叠结构的杆径范围为
100

700
μ
m

[0034]或者,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为泰森多边形结构,所述泰森多边形结构的壁厚范围为
100

700
μ
m。
[003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为负泊松比结构,其中:
[0036]所述负泊松比结构的单元为四叶片的风车形;
[0037]或者,所述负泊松比结构的单元为横竖相互嵌设排列的工字形;
[0038]或者,所述负泊松比结构的单元为六边形;
[0039]或者,所述负泊松比结构的单元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横向边为内凹弧线;
[0040]或者,所述负泊松比结构的单元为交错排列的内凹六边形;
[0041]或者,所述负泊松比结构的单元为横竖并排的内凹六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基板

下基板

以及位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弹性,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多孔区域,使得所述支撑件弹性形变比例范围为
10

4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二多孔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不同于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和
/
或,所述第一多孔区域与所述第二多孔区域采用不同的多孔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为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述外层为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或者,所述支撑件包括内层

外层

以及位于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述内层和外层为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述第一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为分体式设计;或者,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为一体式设计,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的前端设有竖向的连接板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后端设有把持器接口件,所述把持器接口件嵌设在所述支撑件的后部,所述把持器接口件的高度小于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高度;和
/
或,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的中部均设有植骨窗,所述支撑件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植骨窗相连通的竖向的植骨孔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形状为马蹄形
、U


子弹形或肾形;和
/
或,所述椎间融合器的材料为钛金属;和
/
或,所述椎间融合器的制备方式为
3D
打印技术;和
/
或,所述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均设有横向的防退齿;和
/
或,所述第一多孔区域和第二多孔区域所采用的多孔结构的孔隙率范围均为
6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梓权林寿涵纪荣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