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达正专利>正文

一种打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539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夯装置,包括:杆体,可与动力机构相连;锤体组件,与所述杆体相连;所述锤体组件包括,锤部,连接于所述杆体的端部,其具有夯实面,及与夯实面相对设置的连接面;桥件,穿过所述杆体后固定装配于所述连接面,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缓冲件,其由弹性材质制成,抵接于所述连接面和桥件下表面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夯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打夯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打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设工程领域,一般会使用夯实器对松散的土质地面或砂石地面进行捶打夯实

中国专利
216765826U
公开了

一体式夯实器

,其包括锤体部和与锤体部为一体式结构的安装轴部,安装轴部下端具有直径增大的加强部,加强部下端与锤体部相连,锤体部底部设有夯实面

其克服了采用分体组装方式生产加工带来的不利影响

但是上述夯实器在实际应用中噪声较大,其振动强烈,使用者操作手感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减震效果佳,结构简单的打夯装置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夯装置,包括:
[0005]杆体,可与动力机构相连;
[0006]锤体组件,与所述杆体相连;所述锤体组件包括,
[0007]锤部,连接于所述杆体的端部,其具有夯实面,及与夯实面相对设置的连接面;
[0008]桥件,穿过所述杆体后固定装配于所述连接面,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
[0009]第一缓冲件,其由弹性材质制成,抵接于所述连接面和桥件下表面之间

[0010]本技术在桥件和锤部之间设置第一缓冲件,其由弹性材质制成,从而在锤部和桥件之间形成良好的缓冲作用,避免在锤部的夯实面夯实地面时产生较大的噪声,也避免工作时产生过大的振动导致操作者的不适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抵接于所述杆体和桥件上表面之间的第二缓冲件

第二缓冲件形成桥件和杆体之间良好的缓冲作用,其辅助第一缓冲件形成整体更好的缓冲作用,将工作噪音和工作时产生的振动降至最小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面设有至少两个连接柱,所述第一缓冲件套设在该连接柱外周,所述桥件形成通孔,所述连接柱穿过该通孔后与紧固件相连

第一缓冲件的装配结构简单,在杆体和锤部之间设置桥件,桥件通过连接柱装配在锤部,当第一缓冲件装配在连接柱时,也能在桥件和锤部之间形成一个形变空间,使得杆体振动产生的能量通过桥件的形变而衰减,更好地起到缓冲作用,降噪效果更佳,操作手感好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件为中空环状结构

使得锤部和桥件之间四周各处受力相对均匀

[00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四个,其均匀分布在连接面的四周

四个连接柱均匀分布在连接面的四周,锤部四周的受力相对均衡,整体使用寿命延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桥件对应通孔处向外延伸形成伸长段

四个伸长段的设置增加了桥件的面积,增加了其结构强度,特别是增加了对应通孔位置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增加桥
件的形变量,辅助改善桥件和锤部之间的缓冲,同时桥件的结构强度也得到保证,延长其使用寿命

[0016]进一步的,所述杆体倾斜设置,其外壁形成凸台,所述第二缓冲件的上端面与该凸台下表面相抵,且第二缓冲件的下表面切削形成倾斜面,该倾斜面与桥件上表面相抵接

杆体倾斜设置方便操作,凸台的设置给第二缓冲件的限位提供了辅助结构,使得第二缓冲件能与桥件上表面有效相抵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上部形成上小下大的引导面

第二缓冲件从上而下套设至杆体,并且在外力作用下弹性撑开,顺着引导面越过凸台的其余部分进入凸台和连接面之间,装配简单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冲件和
/
或第二缓冲件为牛筋橡胶

牛筋橡胶的弹性好,使用寿命长,使用成本低

[0019]进一步的,所述锤部的外围向连接面所在方向翘起,以在连接面所在一侧形成空腔;所述锤部外围翘起部分圆滑过渡

上述结构避免夯实面工作时,地面的杂质等进入连接面,也避免夯实面工作时陷入地面导致无法更好地实现夯实作用,与此同时,圆滑过渡部分也可以起到对狭小空间的夯实作用,操作更加灵活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桥件和锤部之间设置第一缓冲件,在杆体和桥件之间设置第二缓冲件,其均由弹性材质制成,从而在锤部

桥件和杆体之间形成良好的缓冲作用,避免在锤部的夯实面夯实地面时产生较大的噪声,也避免工作时产生过大的振动导致操作者的不适,操作手感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一

[0022]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二

[0023]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除去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除去锤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
杆体,
11

凸台,
111

引导面,2‑
锤体组件,3‑
锤部,
31

夯实面,
32

连接面,
33

连接柱,
34

空腔,4‑
桥件,
41

上表面,
42

下表面,
43

通孔,
44

紧固件,
45

伸长段,
51

第一缓冲件,
52

第二缓冲件,
521

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1‑
图5所示,一种打夯装置,包括可与动力机构相连的杆体1,及与杆体1相连的锤体组件2,锤体组件2包括连接在杆体1端部的锤部3,桥件4,及第一缓冲件
51。
[0029]锤部3具有夯实面
31
,及与夯实面
31
相对设置的连接面
32。
桥件4穿过杆体1后固定
装配在连接面
3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打夯装置,包括:杆体
(1)
,可与动力机构相连;锤体组件
(2)
,与所述杆体
(1)
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锤体组件
(2)
包括,锤部
(3)
,连接于所述杆体
(1)
的端部,其具有夯实面
(31)
,及与夯实面
(31)
相对设置的连接面
(32)
;桥件
(4)
,穿过所述杆体
(1)
后固定装配于所述连接面
(32)
,其具有上表面
(41)
和下表面
(42)
;第一缓冲件
(51)
,其由弹性材质制成,抵接于所述连接面
(32)
和桥件
(4)
下表面
(42)
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抵接于所述杆体
(1)
和桥件
(4)
上表面
(41)
之间的第二缓冲件
(5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
(32)
设有至少两个连接柱
(33)
,所述第一缓冲件
(51)
套设在该连接柱
(33)
外周,所述桥件
(4)
形成通孔
(43)
,所述连接柱
(33)
穿过该通孔
(43)
后与紧固件
(44)
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正
申请(专利权)人:陈达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