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混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840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混浇装置,设置于现浇梁靠近现浇柱的位置处,所述防混浇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形成有充气口;间隔的设置于所述通气管的若干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通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通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以及罩设于排气管的外罩气囊;所述排气管可自现浇梁的模板的底部插入至所述现浇梁的位置处,通过向所述通气管的充气口进行充气,使得所述外罩气囊膨胀并分隔所述现浇梁和所述现浇柱的浇筑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混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指一种防混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中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现浇需设置拦茬,但是传统的拦茬工具安装较繁琐

效率低,而且拦茬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而当拦茬铁丝网设置不好时,就会造成高标号混凝土的浪费,从而增加施工成本,也影响施工质量

[0003]目前传统的拦茬隔断方法是采用快易收口网,后期凿除困难,无法周转使用,为一次性投入,且人工成本也较高,快易收口在钢筋上绑扎钢丝网进行拦截设置,但由于钢丝网的密闭性和强度有限,混凝土现浇后,在混凝土侧向压力作用下,隔离网被混凝土冲破,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流向周边梁板,造成混凝土浪费和成本增加,交接面的剔凿和处理也成为工程中一件令施工人员头痛的事,无法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且梁柱侧模拆除后,混凝土颜色不一致,分界非常明显

用人工剔凿混凝土进行交接面处理的话,质量上难以保证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劳动力

由于柱板交界处钢筋根数及端头锚固较多,导致快易收口网不易放置,若强行放到指定位置,则过多的钢筋穿透会破坏快易收口网的构造使之失去其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混浇装置,通过外罩气囊对现浇梁和现浇柱进行隔断,使得梁柱之间不会发生混浇,并节省时间和降低施工成本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混浇装置,设置于现浇梁靠近现浇柱的位置处,所述防混浇装置包括:
[0006]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形成有充气口;
[0007]间隔的设置于所述通气管的若干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通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通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以及
[0008]罩设于排气管的外罩气囊;
[0009]所述排气管可自现浇梁的模板的底部插入至所述现浇梁的位置处,通过向所述通气管的充气口进行充气,使得所述外罩气囊膨胀并分隔所述现浇梁和所述现浇柱的浇筑空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的充气口通过一软管与充气泵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的长度与所述现浇梁的宽度相适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的长度与所述现浇梁的厚度相适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间隔设置有四个

[0014]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倾斜的设置于所述现浇梁和所述现浇柱的浇筑空间内

[0015]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的倾斜角度为
45


[0016]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呈封闭状

[0017]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和所述通气管垂直连接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外罩气囊的口部与所述排气管的底部密封连接

[001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通过充气泵对外罩气囊进行充气,使得外罩气囊膨胀并封堵于梁柱之间,以保证梁柱之间的混凝土不会发生混浇,进而保证结构之间的稳定性,且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混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混浇装置的使用效果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混浇装置的充气后的使用效果图

[0024]图例说明:
1、
通气管;
2、
排气管;
3、
现浇梁;
4、
现浇柱;
5、
外罩气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参阅图1,一种防混浇装置,设置于现浇梁3靠近现浇柱4的位置处,所述防混浇装置包括:通气管1,所述通气管1的一端形成有充气口;间隔的设置于所述通气管1的若干个排气管2,所述排气管2和所述通气管1相连通,所述排气管2可自所述现浇梁3的模板的底部插入至所述现浇梁3的位置处且远离所述通气管1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以及罩设于排气管2的外罩气囊5;所述排气管2供设置于所述现浇柱4和所述现浇梁3之间,通过向所述通气管1的充气口进行充气,使得所述外罩气囊5分隔所述现浇柱4和所述现浇梁3的浇筑空间

[0027]在本技术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是:在进行梁柱模板支设时,先对梁底模板进行打孔,以预留所述排气管2后续插设的孔洞,在所述梁柱模板之间绑扎钢筋,待绑扎完成后,将所述排气管2和所述外罩气囊5从所述梁柱模板的下方从所述梁底模板预留的孔洞内插入至所述梁柱模板内,所述外罩气囊5和所述排气管2的远离原理所述通气管1的一端高于所述梁柱模板的顶部,并确保所述通气管1置于所述梁柱模板的上方;将所述通气管1连接所述充气泵,并通过所述充气泵对所述通气管1进行气体的输送,气体从所述通气管1输送至各个所述排气管2,并从所述排气管2的排气口输出,以对所述外罩气囊5打气,所述外罩气囊5充气后变大并分隔所述现浇柱4和所述现浇梁3,所述排气管2置于所述外罩气囊5的内部以提升所述外罩气囊5的内部刚度

[0028]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1和所述充气泵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0029]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1的长度与所述现浇梁3的宽度相适配

[0030]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2的长度于所述现浇梁3的厚度相适配

[0031]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排气管2间隔设置有四个

[0032]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2倾斜的设置于所述现浇梁3和所述现浇柱4之间

[0033]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2的倾斜角度为
45


[0034]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1的另一端呈封闭状

[0035]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2和所述通气管1垂直连接

[0036]进一步的,所述外罩气囊5的口部与所述排气管2的底部密封连接

[0037]下面对本技术一种防混浇装置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0038]在进行梁柱模板支设时,先对梁底模板进行打孔,以预留所述排气管2后续插设的
孔洞,在所述梁柱模板之间绑扎钢筋,待绑扎完成后,将所述排气管2和所述外罩气囊5从所述梁柱模板的下方从所述梁底模板预留的孔洞内插入至所述梁柱模板内,所述外罩气囊5和所述排气管2的远离原理所述通气管1的一端高于所述梁柱模板的顶部,并确保所述通气管1置于所述梁柱模板的上方;将所述通气管1连接所述充气泵,并通过所述充气泵对所述通气管1进行气体的输送,气体从所述通气管1输送至各个所述排气管2,并从所述排气管2的排气口输出,以对所述外罩气囊5打气,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防混浇装置,设置于现浇梁靠近现浇柱的位置处,其特征是,所述防混浇装置包括: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形成有充气口;间隔的设置于所述通气管的若干个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通气管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通气管的一侧设置有排气孔;以及罩设于排气管的外罩气囊;所述排气管可自现浇梁的模板的底部插入至所述现浇梁的位置处,通过向所述通气管的充气口进行充气,使得所述外罩气囊膨胀并分隔所述现浇梁和所述现浇柱的浇筑空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混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气管的充气口通过一软管与充气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混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通气管的长度与所述现浇梁的宽度相适配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混浇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排气管的长度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旭夏大亨李奎刘娜洪知昀王宽李弘哲李王浩王兆康李俊楠祝周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