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8219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4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密连接器,属于水下设备连接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密连接器


[0001]本技术属于水下设备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水密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海洋水下工程及装备
,随着水下电气设备和装置的广泛使用,用来联系水下电气与水面终端设备或电源的重要元器件
——
水密连接器也逐步发展起来

随着水下工程及装配
的迅猛发展,用来联系水下电气与设备终端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经常需要对液体压力环境下的情况进行检测,同时将信号传输给地面或水下终端,从而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水密连接器的使用,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同时增加了电气连接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通过密封元件的更换,可有效保证产品在深水中的长期使用

[0003]在水下作业场合,如脱落电缆

潜水设备

水下摄像机

海上油田上的电器设备

高压水阀门

压力变送器

水下电话

快速抢修设备等装备上,电气接口往往希望能够在表面有水的情况下进行湿插拔,以实现在快速

经济地进行设备的组装

增减

更换等工作

[0004]在电连接器设计
,虽然已经出现了可以在水下使用的水密连接器,但现有的密封电连接器只能在空气中进行插拔操作,插拔时必须保证连接器表面干燥不能有水汽,连接好之后再放入水中使用

当水下设备需要进行维修

更换

增减时,也必须使设备浮出水面,将表面的水等杂质清理干净,才能进行电连接器的分离和连接,这种操作方式费时费力

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密连接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水密连接器无法在水下进行插拔操作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水密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卡合连接;所述插座包括第一壳体

第一绝缘体和插管,所述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插管外壁,所述第一壳体包覆于第一绝缘体外壁;所述第一壳体一端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底面安装有隔离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二壳体

第二绝缘体和插针,所述第二壳体包覆于第二绝缘体外壁,所述第二绝缘体包覆于所述插针外壁并可沿所述插针轴线方向压缩或者复位;所述第二绝缘体与所述连接槽底面相抵接触,所述隔离座顶压所述第二绝缘体使其压缩变形露出所述插针,所述插针从所述第二绝缘体内穿出端面时直接进入隔离座内并插入所述插管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槽呈凸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槽靠近所述插头一侧开口;所述连接槽包括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腔相对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排水板,排水板上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一腔相对两侧壁开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插口开口尺寸大于所述隔离座定形尺寸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接处形成有突起,用于阻挡所述排水板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通道靠近所述连接槽底面,所述排水通道开口直径小于所述排水板的厚度,所述排水板与所述连接槽底面相抵接触时用于堵住所述排水通道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管

隔离座

插口

插针的中心线共线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腔相对两侧壁分别安装有弹性橡胶杆,所述弹性橡胶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板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绝缘体和所述第二绝缘体均为硫化橡胶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头与插座外壁螺纹连接有保护壳,所述插头和所述插座可沿所述保护壳内壁滑动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水密连接器通过将插头与插座卡合连接,插座包括第一壳体

第一绝缘体和插管,第一绝缘体包覆于插管外壁,第一壳体包覆于第一绝缘体外壁;第一壳体一侧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槽底部安装有隔离座;插头包括第二壳体

第二绝缘体和插针,第二壳体包覆于第二绝缘体外壁,第二绝缘体包覆于插针外壁并可沿插针轴线方向压缩或者复位;插针与插管通过隔离座连接

通过第二绝缘体将插针包覆住,使得插针插入插管的过程中不会与外部水接触,对水进行隔离;第一腔相对两侧壁滑动连接有排水板,排水板上开设有插口,所述第一腔相对两侧壁开设有排水通道设置排水板将连接槽内的水分排出降低插头在水中推动排水板的阻力,无需在空气中进行插拔,在水中也可进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密连接器插头与插座分离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密连接器插头与插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密连接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1、
插座;
101、
第一壳体;
102、
第一绝缘体;
103、
插管;
104、
隔离座;
105、
排水通道;
106、
排水板;
107、
插口;
108、
弹性橡胶杆;
109、
突起;
110、
连接槽;
2、
插头;
201、
第二壳体;
202、
第二绝缘体;
203、
插针;
3、
保护壳;
1101、
第一腔;
1102、
第二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3所示,一种水密连接器,包括插头
2、
插座1和保护壳3,插头2和插座1套设于保护壳3内壁且与保护壳3螺纹连接,且插头2和插座1可沿保护壳3内壁滑动;其中,插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
(2)
和插座
(1)
,所述插头
(2)
与所述插座
(1)
卡合连接;所述插座
(1)
包括第一壳体
(101)、
第一绝缘体
(102)
和插管
(103)
,所述第一绝缘体
(102)
包覆于插管
(103)
外壁,所述第一壳体
(101)
包覆于第一绝缘体
(102)
外壁;所述第一壳体
(101)
一端开设有连接槽
(110)
,所述连接槽
(110)
底面安装有隔离座
(104)
;所述插头
(2)
包括第二壳体
(201)、
第二绝缘体
(202)
和插针
(203)
,所述第二壳体
(201)
包覆于第二绝缘体
(202)
外壁,所述第二绝缘体
(202)
包覆于所述插针
(203)
外壁并可沿所述插针
(203)
轴线方向压缩或者复位;所述第二绝缘体
(202)
与所述连接槽
(110)
底面相抵接触,所述隔离座
(104)
顶压所述第二绝缘体
(202)
使其压缩变形露出所述插针
(203)
,所述插针
(203)
从所述第二绝缘体
(202)
内穿出端面时直接进入隔离座
(104)
内并插入所述插管
(10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
(110)
呈凸字形结构,所述连接槽
(110)
靠近所述插头
(2)
一侧开口;所述连接槽
(110)
包括第一腔
(1101)
和第二腔
(1102)
,所述第一腔
(1101)
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腔
(1102)
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腔
(1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继麟陈岩张颖张义潘科仲林进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浩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