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台架和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983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台架和试验台,包括竖向依次排布的漏斗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试验台架和试验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试验设备的
,尤其涉及一种试验台架和试验台


技术介绍

[0002]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试验包括稀土等
22
个元素量测定部分,该部分包括试料分解步骤,具体如下:
[0003]第一步,称取试样热解石墨坩埚中与过氧化钠混匀,再加过氧化钠覆盖

[0004]第二步,将热解石墨坩埚放在瓷坩埚中,加盖后放入马弗炉中加热至试样呈熔融状,取出

[0005]第三步,等石墨坩埚冷却后,将其放入装有沸水的烧杯中,在电热板上加热至熔融物完全溶解,试样放置过夜

[0006]第四步,将提取液用滤纸过滤并收集滤出液

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过滤容器

[0007]第五步,用热硝酸溶解沉淀,冷却后用硝酸稀释

[0008]第六步,取第三步中的溶解后的溶液,将其稀释后直接用于
ICP

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质谱法
)
测定

[0009]可见,在上述步骤中,既会产生酸性或碱性废液,也会产生所需的滤出液,而废液是冲洗漏斗产生的,所需滤出液则为漏斗过滤后的溶液

[0010]冲洗漏斗时产生的废液需要弃去,而漏斗过滤后的溶液需要进行收集,若采用现有的技术中的试验台架,则需要在弃去废液以及过滤滤出液时,切换漏斗的输出介质收纳容器,此时需要将漏斗取下,放置容器放置后再将漏斗设于漏斗架,由于试验往往需要采集大量的试验数据,导致这一简单的流程经过累计后也会浪费试验人员不少的时间,降低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11](

)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点

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试验台架和试验台,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试验台架,需要在弃去废液以及过滤滤出液时,切换漏斗的输出介质收纳容器,此时需要将漏斗取下,放置容器后调整为位置后再将漏斗设于漏斗架,由于试验往往需要采集大量的试验数据,导致这一简单的流程经过累计后也会浪费试验人员不少的时间,降低试验效率的技术问题

[0013](

)
技术方案
[001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1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试验台架,包括竖向依次排布的漏斗架

试管架和废液池,漏斗架和试管架均能够支撑于废液池;漏斗架相对于试管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漏斗架处于第一位置时,漏斗架上支撑的漏斗的输出端口竖向延伸至废液池内;当漏斗架处于第二位置时,漏斗架上支撑的漏斗的输出端口的位置与试管架上支撑
的试管的开口位置对应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漏斗架

试管架和废液池集成到一个试验台架中,且漏斗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漏斗架处于第一位置时,漏斗架上支撑的漏斗的输出端口竖向延伸至废液池内,当漏斗架处于第二位置时,漏斗架上支撑的漏斗的输出端口的位置与试管架上支撑的试管的开口位置对应,且漏斗的输出端口延伸至试管内,通过调整漏斗架使之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便能够使漏斗匹配清洗工况和过滤工况,进而在不拆卸漏斗和试管的前提下,实现漏斗清洗工况和过滤工况的切换,可极大的提高试验效率

[0017]漏斗和试管保持被漏斗架和试管架支撑,在漏斗的清洗工况和过滤工况下,试验人员不需要对漏斗和试管进行移动操作,大大提高了试验安全性,降低了试验人员接触试验用物品的概率

[0018]漏斗架

试管架和废液池依次竖向排布,可降低该试验台架的空间占用,提高该试验台架的结构紧凑性

[0019]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沿竖向可设置为存在
180
°
角度的形式,如此便可使漏斗在进行清洗时和过滤时,在漏斗架转动轴线的两侧进行,进而保证清洗过程和过滤过程的独立性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试验台架还包括支撑件,支撑件的一端支撑于废液池,漏斗架和废液池均连接于支撑件;支撑件包括外管和内杆,内杆转动连接于外管内,且内杆还能够相对于外管竖向滑动,外管的一端与废液池固定连接,试管架连接于外管,漏斗架连接于内杆;内杆相对于外管转动时,能够使试管架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漏斗架和试管架均通过支撑件支撑于废液池,同时支撑件还要满足漏斗架能够进行切换的需求,支撑件包括外管和内杆,外管固定在废液池上,内杆转动连接于外管内,通过转动内杆,可带动与内杆连接的漏斗架转动,进而使漏斗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支撑件还包括相互配合的轨道和插销,轨道设于外管上,插销连接于内杆上,插销的轴线横向延伸;轨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当插销与第一限位区匹配时,漏斗架保持第一位置;当插销与第二限位区匹配时,漏斗架保持第二位置;插销沿轨道运行的过程中,漏斗与试管不存在运动干涉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轨道用来对插销进行转动导向,进而使插销在旋转时,必须也带动内杆相对于外管存在高度变化,以匹配试管架的位置变化需求

[0024]轨道可设置为开设在外管上的通槽,插销则可设置为连接于内管上的金属销,插销在轨道内滑动

[0025]插销能够保持在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位置,进而确保内杆使漏斗架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支撑件还包括弹簧,弹簧设于外管内,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内杆的下端和外管的下端

[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弹簧保持向内杆施加竖直向上的弹力,如此,当插销处于第一限位区和第二限位区时,便能够使插销能够保持在对应的第一限位区或第二限位区内,还能够在内杆转动时,提高插销与轨道配合的紧密性,进而提高内杆转动时的稳定性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轨道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

第二连接段

第三连接段

第四连接段和第五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自由端与第一限位区连接,第五连接段的自由端与第二限位区连接,且插销能够在与第一限位区配合的位置,依次经过第一连接段

第二连接段

第三连接段

第四连接段和第五连接段的导向后,进入与第二限位区配合的位置;第一连接段

第三连接段和第五连接段横向延伸,第二连接段和第四连接段竖向延伸,第三连接段的高度高于第五连接段的高度,第五连接段的高度高于第一连接段的高度;当插销处于第三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依次排布的漏斗架
(1)、
试管架
(2)
和废液池
(3)
,所述漏斗架
(1)
和所述试管架
(2)
均能够支撑于所述废液池
(3)
;所述漏斗架
(1)
相对于所述试管架
(2)
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位置高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漏斗架
(1)
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漏斗架
(1)
上支撑的漏斗的输出端口竖向延伸至所述废液池
(3)
内;当所述漏斗架
(1)
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漏斗架
(1)
上支撑的漏斗的输出端口的位置与所述试管架
(2)
上支撑的试管的开口位置对应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台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废液池
(3)
内,且所述支撑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漏斗架
(1)
和所述废液池
(3)
连接;所述支撑件包括外管
(4)
和内杆
(5)
,所述内杆
(5)
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管
(4)
内,且所述内杆
(5)
能够相对于所述外管
(4)
竖向滑动,所述外管
(4)
的一端与所述废液池
(3)
固定连接,所述试管架
(2)
连接于所述外管
(4)
,所述漏斗架
(1)
连接于所述内杆
(5)
;所述内杆
(5)
相对于所述外管
(4)
转动时,能够使所述试管架
(2)
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相互配合的轨道
(6)
和插销
(7)
,所述轨道
(6)
设于所述外管
(4)
上,所述插销
(7)
连接于所述内杆
(5)
上,所述插销
(7)
的轴线横向延伸;所述轨道
(6)
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限位区
(61)
和第二限位区
(62)
,当所述插销
(7)
与所述第一限位区
(61)
匹配时,所述漏斗架
(1)
保持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插销
(7)
与所述第二限位区
(62)
匹配时,所述漏斗架
(1)
保持所述第二位置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弹簧
(8)
,所述弹簧
(8)
设于所述外管
(4)
内,且所述弹簧
(8)
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内杆
(5)
的下端和所述外管
(4)
的下端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
(6)
还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段
(A)、
第二连接段
(B)、
第三连接段
(C)、
第四连接段
(D)
和第五连接段
(E)
,所述第一连接段
(A)
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区
(61)
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段
(E)
的自由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区
(62)
连接,且所述插销
(7)
能够在与所述第一限位区
(61)
配合的位置,依次经过所述第一连接段
(A)、
第二连接段
(B)、
第三连接段
(C)、
第四连接段
(D)
和第五连接段
(E)
的导向后,进入与所述第二限位区
(62)
配合的位置;所述第一连接段
(A)、
所述第三连接段
(C)
和所述第五连接段
(E)
横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段
(B)
和所述第四连接段
(D)
竖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接段
(C)
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五连接段
(E)
的高度,所述第五连接段
(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孝文邓钻张威孟菲榕巴特尔贺怡欣甘黎明冯博鑫门倩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矿产资源调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