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577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涉及纺织面料加湿技术领域,包括底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布料除尘
,尤其涉及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布料的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很多重工序,而纺织车间内的灰尘较多,在加工过程中,布料会粘上车间内扬起的灰尘,在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清理

除尘

[0003]申请号为
CN201920396021.8
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带有除尘结构的布料收卷装置,包括底板

第一支架

转轴

第一转辊

轴承

被动带轮

传动带

主动带轮

电机

机箱

第二支架

第二转辊

除湿箱

箱体

凹面镜

加热丝

风机

夹具

框体

弹簧

夹板

橡胶垫

水箱

金属网

排水管和排水阀门

但是传统的布料除尘结构在使用时,大多通过表面清扫的方式清理灰尘,扬起的浮尘还会一定概率的重新落到布料以及其他设备上,除尘效果差;例如:在收卷过程中设置清扫,会将静态粘附的灰尘吹起来,不仅污染操作环境,部分灰尘还会粘到收卷辊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旨在解决传统的布料除尘结构在使用时,大多通过表面清扫的方式清理灰尘,扬起的浮尘还会一定概率的重新落到布料以及其他设备上,除尘效果差;例如:在收卷过程中设置清扫,会将静态粘附的灰尘吹起来,不仅污染操作环境,部分灰尘还会粘到收卷辊上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包括底壳

连接罩板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罩板上的顶盖,所述底壳和所述顶盖的两侧外壁上均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贯穿有同一个布料本体,还包括:双面清理机构:所述双面清理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顶部内壁的两侧,所述双面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顶部内壁的两个吸尘斗,两个所述吸尘斗的相对一侧外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若干个所述安装孔的出口处均连接有集尘竖管,所述集尘竖管的一侧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进气孔,若干个所述进气孔的两侧内壁上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引导扇,所述以引导扇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扇板;配合引导机构:所述配合引导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两侧;掸布机构:所述掸布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内壁上,且所述掸布机构与所述集尘竖管交替穿插设置;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的顶部外壁上,且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掸布机构相连接;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壳的两侧外壁

[0006]本方案中,设置布料本体输送过程采用竖向输送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布料除尘,可以更加充分的从布料本体两面进行吸尘,在布料通过通孔过程中,设置布料本体两侧的集尘竖管会同时对布料本体进行吸尘,而由于布料的透气性质,本装置中的多个集尘竖管呈平行四边形摆列,这样布料两边集尘竖管吸气时不会相互干扰,有效提高了布料本体两面除尘的充分性,再结合连接罩板的包围,可以在密封环境中将灰尘收集,避免了二次扬尘
到车间内的其他设备上

[000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进气孔设置为弯曲向下结构,若干个所述第二扇板的面积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且所述引导扇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进气孔中心靠下的位置

[0008]设置引导扇位于进气孔中心靠下的位置且第二扇板的面积大小依次递增,在抽气过程的气体冲击下,位于进气孔中心偏下位置的引导扇开始转动,而又由于第二扇板面积的差异,面对蒸汽的阻力也不同,从而第二扇板获得的反作用力不同,使得转动的扇板会时快时慢,这样就会形成断断续续吸尘的效果,气体透过布料的过程更加具有冲击性,除尘更加充分

[0009]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集尘竖管的长度是所述底壳

所述连接罩板和所述顶盖三者高度总和的三分之二

[0010]当顶盖连同连接罩板在底壳的内壁调节时,集尘竖管的长度满足顶盖

连接罩板以及底壳的最低适配高度,保证吸尘过程可以稳定进行

[0011]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配合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两侧外壁的两个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底壳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收集箱,两个所述收集箱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连接管道,两个所述连接管道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波纹管通道,两个所述波纹管通道远离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尘斗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管道的一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安装有集尘布袋,所述集尘布袋的顶部外壁上设有气泵组件,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窗口,所述窗口的内壁上设有透明玻璃

[0012]通过设置连接管道和波纹管通道可以使抽吸后的浮尘以及气体通过的路径灵活可调,这样在调节顶盖

底壳以及连接罩板之间的间距时也不会影响除尘步骤的进行,适配性更强

[0013]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掸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顶部内壁的八个转轴,八个所述转轴分别分布在所述布料本体的两侧,所述转轴外壁上设有两个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相对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三个掸布辊,所述转轴的圆周外壁上设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扇板,所述第一扇板与所述掸布辊交错设置,三个所述掸布辊呈三角形分布,八个所述转轴呈平行四边形分布

[0014]由于八个转轴呈平行四边形分布,所以位于布料本体两侧四个转轴的分布位置不是完全相对而是呈错位排列的,位于转轴外壁连接的掸布辊则可以随着转轴转动,继而在布料本体的两边相互交错着对布料本体进行掸抖,使得部分粘附性较强的灰尘可以从布料本体上抖起,然后结合交错设置的集尘竖管抽吸,辅助提高了除尘的充分性

[0015]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联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顶部外壁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外壁上设有第一电机,八个所述转轴的顶端均设有联动齿轮,八个所述联动齿轮的外壁上套接有同一个传动齿带,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一端连接在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个所述转轴的顶端

[0016]通过联动齿轮与传动齿带的相互啮合,将转轴的转动频率调成一致,当第一电机工作时,驱动靠近安装板的一个转轴转动,然后在啮合作用下带动剩下的七个转轴一同转动,且转动频率一致,这样即有效的带动了转轴外壁的掸布辊对布料本体进行同步作用,同时结合设置的连接罩板,对掸落的灰尘进行隔绝,有效避免了二次扬尘

[0017]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包括底壳(1)

连接罩板(2)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罩板(2)上的顶盖(3),所述底壳(1)和所述顶盖(3)的两侧外壁上均设有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内部贯穿有同一个布料本体(
20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面清理机构:所述双面清理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3)顶部内壁的两侧,所述双面清理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3)顶部内壁的两个吸尘斗(
19
),所述吸尘斗(
19
)的内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导风扇(
26
),两个所述吸尘斗(
19
)的相对一侧外壁上均设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安装孔,若干个所述安装孔的出口处均连接有集尘竖管(
22
),所述集尘竖管(
22
)的一侧外壁上设有若干个等距离分布的进气孔(
27
),若干个所述进气孔(
27
)的两侧内壁上均通过轴承连接有引导扇(
28
),所述以引导扇(
28
)上设有若干个第二扇板(
29
);配合引导机构:所述配合引导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3)的两侧;掸布机构:所述掸布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3)的顶部内壁上,且所述掸布机构与所述集尘竖管(
22
)交替穿插设置;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顶盖(3)的顶部外壁上,且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掸布机构相连接;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顶盖(3)和所述底壳(1)的两侧外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
27
)设置为弯曲向下结构,若干个所述第二扇板(
29
)的面积沿顺时针方向依次递增,且所述引导扇(
28
)的安装位置位于所述进气孔(
27
)中心靠下的位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竖管(
22
)的长度是所述底壳(1)

所述连接罩板(2)和所述顶盖(3)三者高度总和的三分之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壳(1)两侧外壁的两个连接杆(
31
),四个所述连接杆(
31
)远离所述底壳(1)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收集箱(4),两个所述收集箱(4)的顶部外壁上设有连接管道(5),两个所述连接管道(5)的顶部外壁上安装有波纹管通道(7),两个所述波纹管通道(7)远离所述连接管道(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吸尘斗(
19
)相连通,两个所述连接管道(5)的一侧外壁上均安装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顶端安装有集尘布袋(6),所述集尘布袋(6)的顶部外壁上设有气泵组件(
30
),所述收集箱(4)的一侧外壁上设有窗口(
32
),所述窗口(
32
)的内壁上设有透明玻璃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移式布料除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掸布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顶盖(3)顶部内壁的八个转轴(
21
),八个所述转轴(
21
)分别分布在所述布料本体(
20
)的两侧,所述转轴(
21
)外壁上设有两个固定架(
23
),两个所述固定架(
23
)的相对一侧外壁上通过轴承连接有三个掸布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喜仪卜功奎王忠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樵志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