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热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7302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装置,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燃烧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热水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513073.9”,申请日为“2018

05

25
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燃气热水装置”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热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燃气热水装置通常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方式,将能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目的的一种燃气具

燃气热水装置的具体形式包括壁挂炉

燃气热水器等

[0004]一般的,燃气热水装置主要包括:外壳,燃烧燃料气体而产生高温热能的燃烧装置

用于流通待加热水的热交换器及用于提供气流动力的风机等组件

其中,燃烧装置中设置有燃烧器,其在工作时会产生高温的热能,从而在燃烧器的燃烧面以上的预定空间形成高温区

为了避免该高温的热能被传递到高温区周围的电子部件及外壳中,通常在所述燃烧器周围的高温区的框体周围设置相应的降温结构

[0005]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说明书
CN206944451U
公开了一种燃气热水装置,其在围框的内侧设置隔热板并且在围框上设置进气部

当风机运行时,所述围框外的空气能通过所述进气部流入围框与隔热板之间,从而对所述围框进行降温

[0006]然而申请人进行研究后进一步发现:虽然通过设置上述降温结构后,所述围框的温度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隔热板局部出现了温度过高的现象

当隔热板局部温度过高后,可能出现局部变形,造成隔热板过早报废,从而会影响整机运行的可靠性,降低用户体验

[0007]综上,有必要针对现有的燃气热水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改进,保证位于高温区域的隔热板和框体的温度都能被有效控制在预定范围内,从而保证整机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优化降温结构的燃气热水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保证隔热板和燃烧装置框体的温度都能被有效控制,从而保证整机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用户体验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0]一种燃气热水装置,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燃烧装置

热交换器和风机,所述燃烧装置包括框体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靠近所述框体远离所述热交换器一端的燃烧器,所述燃烧器与至少部分所述框体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过部;
[0011]所述框体中距离所述框体内壁预定距离设置有隔热板,所述框体上设有进气部;
[0012]当所述风机启动后,从所述进气部进入的空气流入所述隔热板与所述框体之间,且从所述空气通过部流入的空气至少部分流向所述隔热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变频风机

[0014]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对设置;
[0015]当所述风机启动后,从所述空气通过部流入的空气能流经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表面,流入所述隔热板与框体之间的空气能流经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表面

[0016]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隔热板的下端通过密封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对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的下端靠近所述燃烧器的燃烧面,所述隔热板的上端靠近所述热交换器,所述进气部至所述燃烧面的高度距离大于5厘米

[0018]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的侧边通过密封连接的方式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对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连接的方式为:在所述隔热板的下端

侧边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具有背离所述隔热板的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贴合

[0020]进一步的,所述框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每个侧壁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隔热板

[0021]进一步的,所述框体的第一侧壁为安装侧壁,所述二侧壁

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为一体式结构,与所述第二侧壁

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相对应的隔热板也为一体式结构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壁为安装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燃烧器之间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形成有用于流通空气的导流部

[0023]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隔热板在靠近所述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槽,流入所述隔热板与框体之间的空气能从所述开口槽中流出

[0024]进一步的,所述台阶部至所述隔热板上端的距离小于
10
厘米

[0025]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在所述台阶部至所述上端之间的至少部分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贴合

[0026]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与所述框体的内壁之间设置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与所述隔热板与框体相配合形成预定的密封流道,气体自所述进气部流入,按照预定流动方向流经所述密封流道后从所述开口槽流出

[0027]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以及相对的左侧端和右侧端,所述隔热板的下端以及所述左侧端和右侧端分别自所述下端至预定高度处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贴合,其中,所述预定高度不小于所述隔热板的下端至所述进气部的距离

[0028]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部为所述框体侧壁的预定高度开设的多个进气孔,所述预定高度位于与所述隔热板相正对的框体侧壁所在的高度区域的中上部

[0029]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孔沿着所述框体的侧壁周向排布,并且周向排布的所述进气孔沿着高度方向至少分布有两排

[0030]一种燃气热水装置,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燃烧装置

热交换器和风机,所述燃烧装置包括框体和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框体内并靠近所述框体远离所述热交换器一端的燃烧器,其中,所述燃烧器与至少部分所述框体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过部;
[0031]所述框体中距离所述框体内壁预定距离设置有隔热板,所述框体上设有进气部;
[0032]当所述风机启动后,自所述空气通过部流入的空气流向所述隔热板的第一区域,
且自所述进气部流入所述隔热板与所述框体之间的空气流向所述隔热板的第二区域

[0033]进一步的,所述风机为变频风机

[003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区域包括: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进气部所在高度以下的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包括:所述隔热板位于所述进气部所在高度以上的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至少相交以覆盖整个所述隔热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燃气热水装置,所述燃气热水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燃烧装置

热交换器和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装置包括框体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用于将燃气和空气进行混合后燃烧,所述燃烧器包括多个平行排布的火排,所述燃烧器与所述框体之间形成有空气通过部;所述框体中距离所述框体内壁预定距离设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对设置;所述框体上设有进气部;当所述风机启动后,从所述进气部进入的空气流入所述隔热板与所述框体之间,流入所述隔热板与所述框体之间的空气能流经至少部分所述第二表面;所述框体的下部与外部大气相连通,从所述框体的下部进入的外部空气部分进入所述燃烧器中;部分进入所述燃烧器与所述框体之间的空气通过部中,从所述空气通过部流入的空气能流经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表面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为变频风机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具有相对的上端和下端,所述隔热板的下端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对接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侧边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对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的方式为:在所述隔热板的下端和
/
或侧边设置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具有背离所述隔热板的端部,所述端部与所述框体的内壁相贴合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每个侧壁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隔热板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燃气热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茂虎段毅
申请(专利权)人: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