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20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每日检查,检测患者的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血氧等,再使用记录板记录每个患者的体征数据,最后通过计算机录入医疗管理系统

[0003]上述记录过程均需要人工操作,工作量较大,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且容易出现误填

漏填,导致特征数据记录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旨在解决现有的每日检查过程均需要人工操作,工作量较大,消耗大量医疗资源,且容易出现误填

漏填,导致特征数据记录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

用户数据模块

任务计划模块

身份认证模块

体征检测模块和语音问答模块;所述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身份信息

病情信息

体征信息和问答信息;所述任务计划模块,基于身份信息和病情信息,制定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所述身份认证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患者的实时信息

并将所述实时信息与身份信息比对,判断是否为患者本人;所述体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患者的体征,获取体征信息后存储至用户数据模块;所述语音问答模块,用于提示患者配合机器人本体进行检测,以及,基于病情信息与患者问答,将回答录音作为问答信息存储至用户数据模块;所述机器人本体,基于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对患者进行逐个检测和询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器人本体替代人工检查和记录,自动制定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测量任务,节省了医护资源,数据记录更加准确

[0007]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和实时信息均包括入住病房

指纹

声纹

人脸

腕带条形码和
RFID
电子标签

[0008]有益效果:通过多种认证方式进行综合认证,保证检查对象的准确性

[0009]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任务计划模块包括地图存储单元

路径规划单元和问答单元;所述地图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病房布局地图;所述路径规划单元,基于全部患者的入住病房,制定机器人本体在病房布局地图上最短的移动路径;所述问答单元,基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信息,制定相应的提问

[0010]有益效果:根据患者的位置分布,规划机器人本体完成任务的最短路径,提高检查效率,根据不同病情制定提问,使得日常检查更加全面,医护人员更详细了解病人的情况,利于后续的诊断治疗

[0011]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任务计划模块还包括预约单元,所述预约单元,基于单个患者的检测时间计算每个患者的检测时间点,将每个检测时间点发送至对应患者进行预约

[0012]有益效果:当患者不方便接受检查时,需要机器人本体等待,通过告知每个患者的检测时间点,方便患者提前准备日常检查,防止机器人本体等待时间过长,提高了日常检查的效率

[0013]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体征信息包括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血氧

体重

[0014]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体征检测模块包括血压脉搏检测组件

体温检测组件和血氧检测组件,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开设有检测腔;所述血压脉搏检测组件包括伸缩腕带和上臂式电子血压仪,所述伸缩腕带和上臂式电子血压仪均安装在检测腔内,所述伸缩腕带内壁设有气囊,所述气囊与上臂式电子血压仪连通;所述血氧检测组件,安装在检测腔内

并通过血氧仪检测无名指或食指的血氧;所述体温检测组件,安装在检测腔内

并通过红外温度检测仪检测体温

[0015]有益效果:将上臂式电子血压仪

血氧仪

红外温度检测仪组合安装在检查腔内,患者通过将手放入检查腔内即可完成全部检查,患者使用方便,检查效率高

[0016]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识别人脸

扫描腕带二维码

患者的呼吸画面;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设有
RFID
读卡器,用于读取
RFID
电子标签;所述摄像头根据呼吸画面中的患者的胸部起伏判断患者的呼吸频率

[0017]有益效果:通过摄像头拍摄画面,再进行图像识别,判断人脸信息以及呼吸起伏,腕带条形码的扫描和
RFID
电子标签可综合判断患者信息

[0018]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于检测腔内设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内安装有指纹录入板,指纹录入板用于录入食指或无名指的指纹;进行检测时,患者将手臂穿过伸缩腕带内,两根手指分别放置在限位框内或血氧仪内,手腕位于伸缩腕带内,确认患者指纹后,再进行血氧检测,血氧完成后,再进行血压检测,向外移动手臂使得手腕位于红外温度检测仪的上方,完成体温检测

[0019]有益效果:由于指纹录入板与血氧仪对称设置,左手和右手均可完成检查,单次放入手臂即可完成上述检测,患者使用方便,检测效率高;当患者自身行动能力较弱时,可让护理人员辅助放入手臂,适应范围广

[0020]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于检测腔内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传动安装有卷轴,所述伸缩腕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卷轴的侧壁上,通过所述卷轴旋转,控制伸缩腕带的开口大小

[0021]有益效果:通过电机带动卷轴转动,控制伸缩腕带的开口大小,可适应不同大小的手臂,适用范围广

[0022]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体征检测模块还包括体重检测组件,所述体重检测组件安装在机器人本体上

并通过电子体重秤记录患者的体重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4]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2是图1的
A
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本体

用户数据模块

任务计划模块

身份认证模块

体征检测模块和语音问答模块;所述用户数据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身份信息

病情信息

体征信息和问答信息;所述任务计划模块,基于身份信息和病情信息,制定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所述身份认证模块,用于采集待检测患者的实时信息

并将所述实时信息与身份信息比对,判断是否为患者本人;所述体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获取体征信息后存储至用户数据模块;所述语音问答模块,用于提示患者配合机器人本体进行检测,以及,基于病情信息与患者问答,将回答录音作为问答信息存储至用户数据模块,并转录到相应的医疗文书;所述机器人本体,基于移动路径和每日测量任务,对患者进行逐个检测和询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信息和实时信息均包括入住病房

指纹

声纹

人脸

腕带条形码和
RFID
电子标签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计划模块包括地图存储单元

路径规划单元和问答单元;所述地图存储单元,用于存储病房布局地图;所述路径规划单元,基于全部患者的入住病房,制定机器人本体在病房布局地图上最短的移动路径;所述问答单元,基于每个患者的病情信息,制定相应的提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任务计划模块还包括预约单元,所述预约单元,基于单个患者的检测时间计算每个患者的检测时间点,将每个检测时间点发送至对应患者进行预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生命体征测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体征信息包括体温

脉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丽媛李飞丽杨婵娟肖莹蒋昕陈丛琳王超琼付少丽王婉玲黄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