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充电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719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冷充电电缆,包括缆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冷充电电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是一种液冷充电电缆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

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

电动汽车具有低能耗

低噪声

低碳排放

高安全性等优点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电动汽车日益普及的同时,如何满足电动汽车快速安全的充电,是现今行业共同的关注

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步推广及产业化,电动汽车充电的充电桩线缆需求量也随之增大

充电桩用电缆负载电流值较大
(

200A)
,导体易发热,在使用时,特别是高频率使用时会造成电缆出现自燃等问题,因此,此类充电电缆需要通过阻燃

降温等技术来保证其稳定

安全的使用

[0003]为了满足上述需求,电缆行业推出了满足大功率充电桩运行的液冷电缆

此类电缆不仅要求普通充电电缆的安全便捷,而且还要通过冷却液的流动带走因大功率大电流导致的电缆导体产生的热量

常见的有以下四种结构:结构一:在导体内增加单独的冷却液软管,导体与冷却液不接触;结构二:在绝缘外增加单独的单独的冷却液软管,导体与冷却液不接触;结构三:在绝缘层外通过冷却液,冷却液在绝缘和冷却液软管间流动,导体不与冷却液接触;结构四
>:
在绝缘层内通过冷却液,冷却液在绝缘和导体间流动

[0004]现有的液冷电缆结构中,结构一和结构二由于均是单独的冷却液流道,实际冷却效果相比于结构三和结构四有明显的不足;即由于冷却液无法作用到导体上,导体冷却效果会降低

同理,结构三与结构四相比,结构四外径小而且冷却效果更好

[0005]在实际使用时,如果结构四采用现有的常规导体结构,为保证冷却效果,需要在绝缘层和导体中间留下足够的空间用于冷却液的流动,但是绝缘层与导体之间的空隙会导致绝缘线芯在多芯电缆成缆时无法保持其应有的圆形而变形或在成缆过程中因变形而擦伤破损,从而出现线芯结构变形,冷却效果降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线芯结构不易变形

冷却效果好的一种液冷充电电缆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冷充电电缆,包括缆芯

设置在缆芯外的包带层

设置在包带层外的护套层以及用于填充缆芯缝隙的缆芯填充物;所述缆芯包括多根输电线芯

控制线芯组

至少一根地线芯以及多根辅助电源线芯;所述输电线芯包括输电线芯绝缘层以及设置在输电线芯绝缘层内的扩径导体;所述扩径导体包括设置在中心位置的中心层以及设置在中心层外的两层或三层疏绕扩径层;所述疏绕扩径层具有股线间空隙,所述股线间空隙形成冷却液流道;
所述扩径导体的相邻层的绞向相反

[0008]所述中心层由两根紧密接触的股线组成;所述疏绕扩径层包括由四根或六根股线组成的第一疏绕扩径层以及由八根或十根股线组成的第二疏绕扩径层

[0009]所述股线采用铜丝或镀锡铜丝制成,并在绞合时加入高强度的防弹丝

[0010]所述股线的直径小于等于
0.20mm 。
[0011]所述缆芯包括设置在中部

间隔设置的两根输电线芯;所述控制线芯组布置在缆芯的上部,所述地线芯布置在缆芯的下部;所述控制线芯包括大直径控制线芯以及布置在大直径控制线芯两侧的小直径控制线芯;所述大直径控制线芯的外表面分别与输电线芯的输电线芯绝缘层外表面抵接,所述小直径控制线芯的外表面分别与大直径控制线芯的外表面抵接以及输电线芯绝缘层外表面抵接

[0012]所述地线芯的一侧还设有一根液冷管;所述地线芯的一侧与其中一根输电线芯的输电线芯绝缘层外表面抵接,其另一侧与液冷管的外表面抵接;所述液冷管在远离地线芯的一侧与另一根输电线芯的输电线芯绝缘层抵接

[0013]所述地线芯与输电线芯之间以及液冷管与输电线芯之间缝隙中分别设有辅助电源线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的输电线芯包括输电线芯绝缘层以及设置在输电线芯绝缘层内的扩径导体;扩径导体包括设置在中心位置的中心层以及设置在中心层外的两层或三层疏绕扩径层;疏绕扩径层具有股线间空隙,股线间空隙形成冷却液流道;扩径导体的相邻层的绞向相反

其中,输电线芯内的疏绕扩径层具有股线间空隙,股线间空隙形成冷却液流道

采用该技术措施,可以使冷却液直接作用在输电线芯内的导体上,能有效提高冷却效果

并且扩径导体的相邻层的绞向相反,采用该技术措施,可保持扩径导体结构的稳定,使输电线芯保持圆形

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

线芯结构不易变形

冷却效果好的优点

[0015]2. 本专利技术的扩径导体的股线采用铜丝或镀锡铜丝制成,并在绞合时加入高强度的防弹丝

采用该技术措施,能保证导体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0016]3. 本专利技术的缆芯包括设置在中部

间隔设置的两根输电线芯;控制线芯组布置在缆芯的上部,地线芯布置在缆芯的下部;控制线芯包括大直径控制线芯以及布置在大直径控制线芯两侧的小直径控制线芯;大直径控制线芯的外表面分别与输电线芯的输电线芯绝缘层外表面抵接,小直径控制线芯的外表面分别与大直径控制线芯的外表面抵接以及输电线芯绝缘层外表面抵接

采用该技术措施,能使整个缆芯的结构更稳定,在输电线芯自身能通过冷却液冷却的时候,还能对大直径控制线芯起到冷却的作用;同时,能对小直径控制线芯起到一定的冷却效果

[0017]4. 本专利技术的地线芯的一侧还设有一根液冷管;地线芯的一侧与其中一根输电线芯的输电线芯绝缘层外表面抵接,其另一侧与液冷管的外表面抵接;液冷管在远离地线芯的一侧与另一根输电线芯的输电线芯绝缘层抵接

采用该技术措施,在输电线芯自身能通过冷却液冷却的时候,还能对地线芯起到冷却效果,同时,通过液冷管增强增个缆芯的冷却效果

[0018]5. 本专利技术的地线芯与输电线芯之间以及液冷管与输电线芯之间缝隙中分别设有
辅助电源线芯

采用该技术措施,保证缆芯结构的稳定性的同时,通过输电线芯以及冷却管能对辅助电源线芯起到一定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液冷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

设置在缆芯外的包带层

设置在包带层外的护套层以及用于填充缆芯缝隙的缆芯填充物;所述缆芯包括多根输电线芯

控制线芯组

至少一根地线芯以及多根辅助电源线芯;所述输电线芯包括输电线芯绝缘层以及设置在输电线芯绝缘层内的扩径导体;所述扩径导体包括设置在中心位置的中心层以及设置在中心层外的两层或三层疏绕扩径层;所述疏绕扩径层具有股线间空隙,所述股线间空隙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扩径导体的相邻层的绞向相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层由两根紧密接触的股线组成;所述疏绕扩径层包括由四根或六根股线组成的第一疏绕扩径层以及由八根或十根股线组成的第二疏绕扩径层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充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股线采用铜丝或镀锡铜丝制成,并在绞合时加入高强度的防弹丝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永超宋明明钟金华李志现李琴圆戚欢陈麒麟严正伟
申请(专利权)人: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