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7034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具体涉及水土保持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支撑的积水收集座,所述积水收集座的顶部设置有水土保持组件,所述水土保持组件包括若干个均设置在积水收集座顶部用于导流的导流管,且各导流管呈阶梯式设置并与积水收集座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土保持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是一种用于固定和保护植被的设施,通常用于山坡

边坡等地貌

这种装置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增加土壤肥力

改善生态环境等

其原理是通过种植植被

加固土壤,使边坡保持稳定,减少水土流失

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有很多种,如植草沟

生态袋

生物网格

植被混凝土等

目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在城市建设或道路开发建设均作为主要的水土保持的手段,植被能够固定土壤,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增加土壤肥力,植被能够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结构,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0003]其中,经检索发现,专利申请号
CN202210556288.5
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形成
L
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首尾相连的形成梯状结构的植被网组,所述植被网组上通过多个销钉进行铺设或架设在植被护坡的施工段,所述销钉内设有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用于将地下水进行引流至所述植被网组的种植槽内,并供所述种植槽内的植物进行取水

[0004]该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实现在植被护坡系统后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便于对缺水植被进行水分补充的目的,进而提高植被护坡的水土保持功能的持久性,减少因植被缺水造成水土保持功能出现受损或失效的情况,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植被在生长时,其根茎与泥土之间抓力较低,不仅造成植被容易被拔出,同时也导致水土保持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包括用于支撑的积水收集座,所述积水收集座的顶部设置有水土保持组件;所述水土保持组件包括若干个均设置在积水收集座顶部用于导流的导流管,且各导流管呈阶梯式设置并与积水收集座相连通;多个所述导流管上均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分流管,且各所述分流管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导流的聚拢管,所述聚拢管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若干个植被栽种壳最顶部植被栽种壳上的接口,所述防护罩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防护罩限位的第二限位防护圈,所述第二限位防护圈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在聚拢管上用于支撑的第一限位防护圈;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渗入栽种基层内的积水沉积在吸水层上,由导流管输送至积水收集座内存储,同时使用者可以在防护罩内安装水泵,并将水泵的输入端与聚拢管连接在一起,由水泵将积水收集座内存储的积水抽出并通过接口输送至最顶部的植被栽
种壳内;多个所述导流管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植被栽种的植被栽种壳,且所述植被栽种壳均与相应的导流管相连通,多个所述植被栽种壳内均设置有栽种基层;所述栽种基层包括层叠设置的滤网层

挡水层

碎石填充层和吸水层,所述滤网层设置在挡水层的顶部,所述碎石填充层设置在挡水层的底部,所述吸水层设置在碎石填充层的底部,所述滤网层

挡水层

碎石填充层和吸水层内均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对植被根茎限位的限位立杆,且各所述限位立杆的外侧均设置有若干个竖截面形状设置螺旋状的延长筋条,所述滤网层包括若干个交错设置的滤网丝,所述挡水层包括若干个交错设置的导流挡块,所述碎石填充层包括若干个碎石块;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各滤网层

挡水层

碎石填充层和吸水层,水流滴落在滤网层上由各个滤网丝最先进行过滤,避免垃圾杂质伸入到挡水层和吸水层内影响植被生长,同时也方便植护人员对垃圾进行清理,而通过导流挡块对水流进行隔挡,多余的水能够残留在植被栽种壳的外侧,避免植被栽种壳吸水过多而造成植被淹死,同时植被根茎在生长时,能够延伸至各个限位立杆和延长筋条上,以提高植被根茎抓地的稳定性,同时渗入栽种基层内的积水沉积在吸水层上;多个所述植被栽种壳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防护的加强防护套,且各所述加强防护套的外侧且沿着加强防护套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限位的抓地齿,多个所述抓地齿的一侧且位于加强防护套的表面均开设有错位口,多个所述植被栽种壳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防护的第一防护套,所述积水收集座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护的第二防护套,所述积水收集座的底部且沿着积水收集座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若干个用于抓地的下延斜板;可以看出,上述技术方案中,由第二防护套对积水收集座外侧进行限位,避免积水收集座受到滑坡或者挤压而损坏造成装置破碎,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下延斜板提高积水收集座与泥土之间的稳定性,通过加强防护套和抓地齿的设置,能够对植被栽种壳进行防护,避免植被栽种壳受到外来物力损坏造成植被根茎受损,而抓地齿则能够提高加强防护套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泥土滑坡时装置受损造成植被位移的情况,提高水土保持效果;多个所述内均设置有用于支撑的弹性支撑筒,且各所述弹性支撑筒的顶部均设置有卡接套,所述卡接套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对栽种基层进行托举的滤网垫柱,所述滤网垫柱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在卡接套上且用于对滤网垫柱进行导向的导向滑座,所述弹性支撑筒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圈,所述中心圈的底部设置有活塞盘,所述中心圈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滤网垫柱底部的弹簧,其中卡接套的外部沿竖直方向上设有多组导水槽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由第二防护套对积水收集座外侧进行限位,避免积水收集座受到滑坡或者挤压而损坏造成装置破碎,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下延斜板提高积水收集座与泥土之间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通过水流滴落在滤网层上由各个滤网丝最先进行过滤,避免垃圾杂质伸入到挡水层和吸水层内影响植被生长,同时也方便植护人员对垃圾进行清理,而通过导流挡块对水流进行隔挡,多余的水能够残留在植被栽种壳的外侧,避免植被栽种壳吸水过多而造成植被淹死;
本专利技术通过植被根茎在生长时,能够延伸至各个限位立杆和延长筋条上,以提高植被根茎抓地的稳定性,同时渗入栽种基层内的积水沉积在吸水层上,由导流管输送至积水收集座内存储,易于对积水收集;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强防护套和抓地齿的设置,能够对植被栽种壳进行防护,避免植被栽种壳受到外来物力损坏造成植被根茎受损,而抓地齿则能够提高加强防护套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泥土滑坡时装置受损造成植被位移的情况,提高水土保持效果;本专利技术当栽种基层受到水流冲刷的原因而向下凹陷并与滤网垫柱相接触时,滤网垫柱向下位移对弹簧进行挤压并使得活塞盘挤压弹性支撑筒内的气压和水,通过弹簧自身的弹性驱动滤网垫柱向上复位,对栽种基层进行支撑,以提高装置的水土保持效果

[0008]综上所述,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的积水收集座(1),所述积水收集座(1)的顶部设置有水土保持组件;所述水土保持组件包括若干个均设置在积水收集座(1)顶部用于导流的导流管(
101
),且各导流管(
101
)呈阶梯式设置并与积水收集座(1)相连通;多个所述导流管(
101
)的顶部均设置有用于植被栽种的植被栽种壳(2),且所述植被栽种壳(2)均与相应的导流管(
101
)相连通,多个所述植被栽种壳(2)内均设置有栽种基层(
201
);多个所述植被栽种壳(2)的外侧均设置有用于防护的加强防护套(3),且各所述加强防护套(3)的外侧且沿着加强防护套(3)的轴心点圆周分布有若干个用于限位的抓地齿(
301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流管(
101
)上均设置有用于导流的分流管(
102
),且各所述分流管(
102
)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导流的聚拢管(
105
),所述聚拢管(
105
)的顶部设置有防护罩(
103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
103
)的一端设置有延伸至最顶部植被栽种壳(2)上的接口(
104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
103
)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对防护罩(
103
)限位的第二限位防护圈(
107
),所述第二限位防护圈(
107
)的底部设置有安装在聚拢管(
105
)上用于支撑的第一限位防护圈(
106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种基层(
201
)包括层叠设置的滤网层(
202


挡水层(
203


碎石填充层(
204
)和吸水层(
205
),所述滤网层(
202
)设置在挡水层(
203
)的顶部,所述碎石填充层(
204
)设置在挡水层(
203
)的底部,所述吸水层(
205
)设置在碎石填充层(
204
)的底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植被护坡水土保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李强戎国钰李帅田国宁李曼昕马明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秦能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