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610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抗滑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山体滑坡治理
,尤其涉及一种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幅员辽阔,存在大量的山区斜坡地段,山区地带的房屋大多依山而建,而滑坡多发生于房前屋后,严重威胁山区民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导致多年来地质灾害应急与防治任务都十分严峻

滑坡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
(
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下水的动静压力
)
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
(

)
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尤其在西南地区,其充沛的降雨量和库区水位涨落常常引发滑坡灾害

[0003]目前常用的滑坡处置方式主要有清除滑坡体

修建排水工程

减重反压

支挡工程

注浆加固等,但各种方法都有着其各自的不足之处

例如:清除滑坡仅适用于小型土质边坡,经济性较低,且容易破坏原始的地形地貌,造成水土流失,对环境保护不利

修建排水工程属于间接治理方案,对于陡

高的坡区不适用且耗费巨大

减重反压土方工程复杂,效率较低

注浆法加固边坡可减少边坡的开挖和对环境的破坏,但由于注浆范围的有效性小,从而治疗效果不明显

而且,以上这些治理方法并未与滑坡体的下覆岩体相连结为一体,滑坡体容易发生整体滑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及方法,解决现有滑坡治理技术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一种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包括:抗滑桩

挡土板

锚杆与锚索;
[0006]抗滑桩的嵌固段为下伏基岩,桩顶位于地表次级滑面出口附近,相邻上下两排抗滑桩通过锚索连接,同时在桩顶下约1‑
2m
处设锚杆;
[0007]挡土板设置在抗滑桩的背面,挡土板的上部设置有锚杆,锚杆的锚固段嵌入或进入下伏基岩中;
[0008]潜在滑移体的后缘稳定地段设截水沟,截水沟沿潜在滑移体的波谷倾向布置

[0009]进一步地,上述截水沟由渠壁

渠底及护壁构成,渠底位于潜在滑移体和下伏基岩的交界面,护壁贴附在渠壁的内侧

[0010]进一步地,上述渠壁上设有汇水流道,汇水流道的外端贯穿渠壁的外壁,汇水流道的内端贯穿护壁,且汇水流道的外端高于内端

[0011]进一步地,上述潜在滑移体中埋设有集排管,集排管倾斜布置且其上端与截水沟连通,集排管的下端位于潜在滑移体的外侧

[0012]进一步地,上述锚杆呈圆管状且内部中空,锚杆的杆壁上分布有多个注浆孔

[0013]进一步地,上述锚杆呈圆管状且内部中空,锚杆的前段设有膨大袋,膨大袋中填充有膨胀材料

[0014]进一步地,上述锚索的两端通过锚头分别固定在两根抗滑桩上

[0015]进一步地,上述抗滑桩为方形柱状结构,由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而形成

[0016]一种山体滑坡防治的方法,基于上述的防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
:通过勘察手段获取潜在滑移体的范围

厚度

滑面角度

滑面长度

滑面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等滑坡参数;
[0018]S2
:根据滑坡参数设计抗滑桩

挡土板和截水沟的分布走向以及尺寸参数和施工计划,抗滑桩的位置选取依据是潜在滑移体的某部分处于高风险滑坡地段,挡土板设置在抗滑桩的上侧;
[0019]S3
: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在预定的位置开挖出用于安装抗滑桩的基坑,基坑的底部位于下伏基岩中且延伸有一定的深度,开挖基坑时采用分段施工,避免对潜在滑移体产生较大范围的扰动而发生整体滑移;
[0020]S4
:在基坑中安装钢筋笼,并浇筑速凝混凝土,形成抗滑桩,上下相邻的抗滑桩之间安装锚索,并将锚索绷直;
[0021]S5
:在同一高程的相邻抗滑桩之间设置挡土板,首先需在潜在滑移体上切坡成槽,切坡的深度根据潜在滑移体具体部位的厚度确定,然后在槽内布置预先制成的混凝土挡土板;
[0022]S6
:在挡土板上安装锚杆,锚杆的前端埋置于下伏基岩中,锚杆安装完成后向内部注浆,通过注浆孔使浆液充斥在锚杆附近并形成固结体,或通过锚杆向其前段的膨大袋中充入膨胀材料;
[0023]S7
:沿潜在滑移体的波谷
/
低洼走向设置截水沟,首先开挖沟槽,沟槽的底部处于潜在滑移体与下伏基岩的交界面,其次在沟槽内架模并浇筑混凝土形成渠壁与渠底,最后铺设集排管,保证潜在滑移体上的降水可以汇集在截水沟中并通过集排管排出

[0024]其中,步骤
S6
中在安装锚杆时,采用钻机预先对潜在滑移体和下伏基岩进行钻孔,钻孔深度

直径与锚杆相适配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
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潜在滑移体设置抗滑桩

挡土板

锚杆

锚索,挡土板布置在抗滑桩的背面,上下相邻抗滑桩使用锚索连接,锚杆连接在挡土板上,综合构成了桩



墙立体防护体系,极大地增强了松散的滑移体的整体性;同时,抗滑桩与锚杆均延伸至下伏岩体,滑坡体所产生的重力分离和剪切力均传递至下方的完整岩体上,避免了整体滑坡的风险,使防滑坡的治理效果更明显

[0027](2)
本专利技术还在潜在滑移体的低洼倾向上设置了截水沟,通过截水沟将潜在滑移体内部多余的积水排出,避免潜在滑移体内部颗粒在水力作用下继续发生迁移,增强内部岩土的粘聚力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滑坡防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挡土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截水沟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锚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锚杆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
10

抗滑桩;
20

挡土板;
30

锚杆;
301

注浆孔;
302

膨大袋;
40

锚索;
401

锚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抗滑桩
(10)、
挡土板
(20)、
锚杆
(30)
与锚索
(40)
;所述抗滑桩
(10)
的嵌固段为下伏基岩
(70)
,桩顶位于地表次级滑面出口附近,相邻上下两排抗滑桩
(10)
通过锚索
(40)
连接,同时在桩顶下约1‑
2m
处设锚杆
(30)
;所述挡土板
(20)
设置在抗滑桩
(10)
的背面,所述挡土板
(20)
的上部设置有锚杆
(30)
,锚杆
(30)
的锚固段嵌入下伏基岩
(70)
中;所述潜在滑移体
(60)
的后缘稳定地段设截水沟
(50)
,所述截水沟
(50)
沿潜在滑移体
(60)
的波谷倾向布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水沟
(50)
由渠壁
(501)、
渠底
(502)
及护壁
(503)
构成,所述渠底
(502)
位于所述潜在滑移体
(60)
和所述下伏基岩
(70)
的交界面,所述护壁
(503)
贴附在所述渠壁
(501)
的内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渠壁
(501)
上设有汇水流道
(504)
,所述汇水流道
(504)
的外端贯穿渠壁
(501)
的外壁,所述汇水流道
(504)
的内端贯穿护壁
(503)
,且所述汇水流道
(504)
的外端高于内端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在滑移体
(60)
中埋设有集排管
(505)
,所述集排管
(505)
倾斜布置且其上端与所述截水沟
(50)
连通,所述集排管
(505)
的下端位于潜在滑移体
(60)
的外侧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
(30)
呈圆管状且内部中空,所述锚杆
(30)
的杆壁上分布有多个注浆孔
(301)。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
(30)
呈圆管状且内部中空,所述锚杆
(30)
的前段设有膨大袋
(302)
,所述膨大袋
(302)
中填充有膨胀材料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
(40)
的两端通过锚头
(401)
分别固定在两根所述抗滑桩
(10)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体滑坡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
(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泉蒙立洋张小洪余杰李富迅黄建平耿强韩波张建刚杨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第九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