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涂装系统及工件粉末涂装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7005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涂装系统,包括沿工件运输方向设置的抛丸加工线和喷粉加工线,钻杆与桅杆共同使用抛丸加工线,喷粉加工线包括第一喷粉设备和第二喷粉设备,第一喷粉设备与第二喷粉设备间隔设置,第一喷粉设备设有与桅杆匹配的第一粉末,第一粉末用于涂装桅杆,第二喷粉设备设有与钻杆匹配的第二粉末,第二粉末用于涂装钻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涂装系统及工件粉末涂装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涂装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涂装系统及工件粉末涂装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工程机械所采取的涂层体系已逐渐规范化,随着环保要求的严格管控,粉末涂料因具有安全环保

装饰性高

色彩丰富等特点,使其在工程机械涂装中应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企业开始逐步引入粉末涂装工艺,并进行相应涂装产线搭建

但是工程机械结构较为复杂,边角凹槽较多,传统涂装设备因其功能规划不全,缺少必要涂层质量保证手段,难以实现所有工件表面都具有较高的外观质量,且达不到挥发性有机物组织排放要求

现如今,随着人们消费观念转变,对其产品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了,需采取更为先进涂装工艺及装备才能保证涂层质量,而现有的涂装工艺机设备为节约成本,将钻杆与桅杆放置在同一个涂装设备进行涂装,由于钻杆的粉末与桅杆的粉末类型不同,因此容易导致出现窜粉现象,从而导致涂层不兼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件涂装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窜粉导致涂层不兼容的问题,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使工件的涂层更加均匀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工件涂装系统,包括沿工件运输方向设置的抛丸加工线和喷粉加工线,钻杆与桅杆共同使用所述抛丸加工线,所述喷粉加工线包括第一喷粉设备和第二喷粉设备,所述第一喷粉设备与所述第二喷粉设备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喷粉设备设有与所述桅杆匹配的第一粉末,所述第一粉末用于涂装所述桅杆,所述第二喷粉设备设有与所述钻杆匹配的第二粉末,所述第二粉末用于涂装所述钻杆

[0005]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喷粉加工线包括第一固化设备

第二固化设备

第一强冷设备和第二强冷设备,所述第一固化设备

所述第一强冷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粉设备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化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喷粉设备与所述第一固化设备之间,所述第一喷粉设备

所述第一固化设备和所述第一强冷设备形成第一喷粉加工段;所述第二固化设备

所述第二强冷设备分别与所述第二喷粉设备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化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二喷粉设备与所述第二强冷设备之间,所述第二喷粉设备

所述第二固化设备与所述第二强冷设备之间形成第二喷粉加工段

[0006]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抛丸加工设备包括抛丸室和后辅室,所述抛丸室与所述后辅室互不连通,所述抛丸室设有多组抛头,各所述抛头设置在所述抛丸室内,各所述抛头为仿形布置;所述后辅室对所述钻杆和所述桅杆进行人工补喷

[0007]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抛丸加工线还包括前处理设备和水分烘干设备,所述前处理设备设置在所述抛丸加工设备与所述水分烘干设备之间,所述前处理设备对所述钻杆和所述桅杆进行脱脂及清洁处理,所述水分烘干设备烘干所述钻杆的表面和所述桅杆的
表面的水分

[0008]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喷粉设备包括第一传送装置

第一喷枪

第二传送装置和第二喷枪,所述第一喷枪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带动所述第一喷枪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移动,桅杆包括第一顶面

第一底面

第一前端面

第一后端面

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顶面

所述第一底面

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端面和所述第一后端面之间,所述第一喷枪对所述第一顶面

所述第一底面

所述第一前端面和所述第一后端面喷涂所述第一粉末;所述第二喷枪连接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带动所述第二喷枪沿水平方向移动对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喷涂所述第一粉末

[0009]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二喷粉设备包括第三传送装置

第三喷枪

机器人和第四喷枪,所述第三喷枪连接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所述钻杆包括第二顶面

第二底面

第二前端面

第二后端面

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二顶面

所述第二底面

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前端面和所述第二后端面之间,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带动所述第三喷枪对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喷涂第二粉末,所述第四喷枪连接于所述机器人,所述机器人带动所述第四喷枪对所述第二顶面

所述第二底面

所述第二前端面和所述第二后端面喷涂所述第二粉末

[0010]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喷枪

所述第二喷枪

所述第三喷枪和所述第四喷枪分别采用静电喷粉旋杯技术

[0011]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喷粉设备和所述第二喷粉设备分别设有扫描系统,所述扫描系统用于扫描所述钻杆或所述桅杆的轮廓,并发送轮廓信息信号

[0012]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化设备设有第一燃气触媒远红外辐射系统和第一热风循环系统,所述第一燃气触媒远红外辐射系统的烘干温度为
180℃

220℃
,所述第一热风循环系统用于使所述桅杆的表面受热均匀;所述第二固化装置设有第二燃气触媒远红外辐射系统和第二热风循环系统,所述第二燃气触媒远红外辐射系统的烘干温度为小于
140℃
,所述第二热风循环系统用于使所述桅杆的表面受热均匀

[0013]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工件粉末涂装工艺,应用于上述的工件涂装系统,所述工件粉末涂装工艺包括:
[0014]将桅杆和钻杆放置在抛丸加工线进行表面预处理;
[0015]将桅杆放置在第一喷粉设备内,并对所述桅杆的表面进行第一粉末的喷涂;
[0016]将所述钻杆放置在第二喷粉设备内,并对所述钻杆的表面进行第二粉末的喷涂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钻杆和桅杆在抛丸加工线进行共线处理,使得工件涂装系统的生产线柔性高,在喷粉固化时进行分线处理,桅杆在第一喷粉设备内进行涂装第一粉末,钻杆在第二喷粉设备内进行涂装第二粉末,避免第一粉末和第二粉末窜粉导致涂层不兼容的问题,提高漆膜质量以及一致性,降低作业难度和生产成本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

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工件涂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工件运输方向设置的抛丸加工线
(11)
和喷粉加工线,钻杆
(17)
与桅杆
(16)
共同使用所述抛丸加工线
(11)
,所述喷粉加工线包括第一喷粉设备
(121)
和第二喷粉设备
(131)
,所述第一喷粉设备
(121)
与所述第二喷粉设备
(131)
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喷粉设备
(121)
设有与所述桅杆
(16)
匹配的第一粉末,所述第一粉末用于涂装所述桅杆
(16)
,所述第二喷粉设备
(131)
设有与所述钻杆
(17)
匹配的第二粉末,所述第二粉末用于涂装所述钻杆
(17)。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涂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粉加工线包括第一固化设备
(122)、
第二固化设备
(132)、
第一强冷设备
(123)
和第二强冷设备
(133)
,所述第一固化设备
(122)、
所述第一强冷设备
(123)
分别与所述第一喷粉设备
(121)
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化设备
(122)
设置在所述第一喷粉设备
(121)
与所述第一固化设备
(122)
之间,所述第一喷粉设备
(121)、
所述第一固化设备
(122)
和所述第一强冷设备
(123)
形成第一喷粉加工段
(12)
;所述第二固化设备
(132)、
所述第二强冷设备
(133)
分别与所述第二喷粉设备
(131)
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固化设备
(132)
设置在所述第二喷粉设备
(131)
与所述第二强冷设备
(133)
之间,所述第二喷粉设备
(131)、
所述第二固化设备
(132)
与所述第二强冷设备
(133)
之间形成第二喷粉加工段
(13)。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涂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加工设备
(111)
包括依次设置的抛丸室
(1112)
和后辅室
(1113)
,所述抛丸室
(1112)
与所述后辅室
(1113)
互不连通,所述抛丸室
(1112)
设有多组抛头
(1112a)
,各所述抛头
(1112a)
设置在所述抛丸室
(1112)
内,各所述抛头
(1112a)
为仿形布置;所述后辅室
(1113)
用于对所述钻杆
(17)
和所述桅杆
(16)
进行人工补喷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件涂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丸加工线
(11)
还包括前处理设备
(112)
和水分烘干设备
(113)
,所述前处理设备
(112)
设置在所述抛丸加工设备
(111)
与所述水分烘干设备
(113)
之间,所述前处理设备
(112)
对所述钻杆
(17)
和所述桅杆
(16)
进行脱脂及清洁处理,所述水分烘干设备
(113)
烘干所述钻杆
(17)
的表面和所述桅杆
(16)
的表面的水分
。5.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工件涂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粉设备
(121)
包括第一传送装置
(1213)、
第一喷枪
(1214)、
第二传送装置
(1215)
和第二喷枪
(1216)
,所述第一喷枪
(1214)
连接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
(1213)
,所述第一传送装置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微高哲婷李小平罗陆昌陈玉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联重科桩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