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814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包括施工准备:获取北方施工蓄水池保温所需的热能量,基建处理:在蓄水池中进行打桩处理形成多排柱体;计算每一排柱体所需电伴热带长度:根据多排柱体的长度确认需缠绕电伴热带的排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伴热带保温控制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消防等部门通常利用深挖蓄水池进行储备用水,但由于北方冬季环境温度比较低,在消防等部门继续用水时,水往往出现结冰冰冻现象

而消防用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意义更为重大

北方气候寒冷,存在冻土层,一旦蓄水池的顶部水结冰,由于水压的原因,就会导致无法抽取蓄水池中的水

若采用热风系统对蓄水池进行供热,热稳定性相对差,电功率和耗电成本高,而且控温不均匀,也存在蓄水池的无法正常温度供水

[0003]因此,为了确保消防等用水池的正常运行,同时在节约能耗的前提下,申请人提出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在于,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
施工准备:获取北方施工蓄水池保温所需输入的总热能量
Q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户经验预先设定每平米水防冻输出功率
P
防冻
;测量所述施工蓄水池保温顶盖表面积
S
;根据公式计算出
Q

=P
防冻
*S
;步骤二
.
基建处理:根据蓄水池的长
D、

W、

H
在蓄水池中进行打桩处理形成多排柱体,获取多排柱体的数据信息确定需缠绕的电伴热带的排数
n
;步骤三
.
选定需缠绕多排柱体的电伴热带的型号,获取对应的每米功率
P;
步骤四
.
测量并计算每一排缠绕的电伴热带的长度
L

,包括:根据输入的热能量
Q

和需缠绕电伴热带的排数确定每一排柱体缠绕的电伴热带需输入的总能量;根据选定的每条电伴热带的每米功率
P
确定电伴热带的长度
L

,
;步骤五
.
以需缠绕电伴热带的排数为单元格,完成每一排柱体电伴热带的缠绕,形成加热墙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二
.
基建处理:根据蓄水池的长
D、

W、

H
在蓄水池中进行打桩处理,从而形成多排柱体,获取对应的柱体数据信息,具体包括:沿蓄水池的长度方向间隔等距设置多排柱体,每一排柱体相互平行,且每一排两
端部的柱体距离为
d,d
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 步骤一还包括:计算北方施工蓄水池的散热能量
Q

,并与输入总热能量
Q

进行比较,若
Q

≤Q

,将散热能量
Q

散赋值于
Q

,确保
Q

≥Q
散,
且输入总热能量
Q

按照
10%
的热损余量计算;具体包括:测量并计算在冻土层中深挖的蓄水池的保温顶盖厚度
δ
以及保温顶盖表面积
S
;根据当地地区的气候变化信息,获取最低温度
T
h
;设定蓄水池需要维持的水温温度
T
W
;根据公式计算出蓄水池的散热能量
Q

,
具体公式为:式中:
δ
为保温顶盖厚度
、S
为保温顶盖表面积
、T
W
水温温度
、T
h
最低温度,
λ
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
.
以需缠绕电伴热带的排数为单元格,完成每一排柱体电伴热带的缠绕,形成加热墙,具体包括:在蓄水池水面以下开始缠绕伴热带,从每一排的第一个柱体水平至最后一个柱体并采用螺旋缠绕的向下缠绕至蓄水池底部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
.
以需缠绕电伴热带的排数为单元格,完成每一排柱体电伴热带的缠绕,形成加热墙,具体包括:每一排的电伴热带均采用一根单回路电伴热带;计算电伴热带螺旋缠绕的圈数
r

r=L

/d
,其中,
d
为每一排两端部的柱体 距离
;
计算采用螺旋方式缠绕时每两圈之间的同一柱体上的高度间距
c

c=

H
‑2)
/r
,其中,
H
为施工蓄水池的总高度;在蓄水池水面1米以下开始缠绕电伴热带,以每圈间距
c=

H
‑2)
/r
为基准,在每一排的一端部水平至另一端部并采用螺旋缠绕的向下缠绕,缠绕的最低点距离蓄水池水池底部为1米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电伴热带采用自限温电热带,自限温电热带包括聚合物绝缘串联电阻式伴热带,最低安装温度为

70℃
,输出功率
≤30W/m
,工作电压
≤230V。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四还包括:缠绕电伴热带时,每一排电伴热带和柱体之间通过铝箔胶带进行固定

[0011]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蓄水池的侧壁上方设置有蓄水池人孔检修口,用于给电伴热带供热的电源控制配电箱引线至所述蓄水池人孔检修口处的电源防爆接线盒,通过电源防爆接线盒连接每根单回路的电伴热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根据用户经验预先设定每平米水防冻输出功率
P
防冻
和施工蓄水池保温顶盖表面积
S
获取所需输入的总热能量
Q
总,
并通过基建打桩处理后选定需缠绕多排柱体的电伴热带型号,获取对应的每米功率
P
米,
从而计算每一排缠绕的电伴热带的长度
L

,最后以需缠绕电伴热带的排数为单元格,完成每一排柱体电伴热带的缠绕,形成加热墙

因此,本专利技术实现为保消防等用水池的正常运行,节约了能耗,为客户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性能稳定可靠

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
.
施工准备:获取北方施工蓄水池保温所需输入的总热能量
Q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用户经验预先设定每平米水防冻输出功率
P
防冻
;测量所述施工蓄水池保温顶盖表面积
S
;根据公式计算出
Q

=P
防冻
*S
;步骤二
.
基建处理:根据蓄水池的长
D、

W、

H
在蓄水池中进行打桩处理形成多排柱体,获取多排柱体的数据信息确定需缠绕的电伴热带的排数
n
;步骤三
.
选定需缠绕多排柱体的电伴热带型号,获取对应的每米功率
P

;
步骤四
.
测量并计算每一排缠绕的电伴热带的长度
L

,包括:根据输入的热能量
Q

和需缠绕电伴热带的排数确定每一排柱体缠绕的电伴热带需输入的总能量;根据选定的每条电伴热带的每米功率
P
确定电伴热带的长度
L

,
;步骤五
.
以需缠绕电伴热带的排数为单元格,完成每一排柱体电伴热带的缠绕,形成加热墙
。2.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
.
基建处理:根据蓄水池的长
D、

W、

H
在蓄水池中进行打桩处理,从而形成多排柱体,获取对应的柱体数据信息,具体包括:沿蓄水池的长度方向间隔等距设置多排柱体,每一排柱体相互平行,且每一排两端部的柱体距离为
d,d<D。3.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电伴热带实现蓄水池防冻保温的施工方法, 步骤一还包括:计算北方施工蓄水池的散热能量
Q

,并与输入总热能量
Q

进行比较,若
Q

≤Q

,将散热能量
Q

赋值于
Q

,确保
Q

≥Q

,且输入总热能量
Q

按照
10%
的热损余量计算;计算散热能量
Q

具体包括:测量并计算在冻土层中深挖的蓄水池的保温顶盖厚度
δ
以及保温顶盖表面积
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美琴王淑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