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657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涉及手术床技术领域,包括底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床
,具体为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手术床是医院手术室中的重要设备,对手术结果具有直接影响

传统的手术床多为固定角度设计,但是有些临床研究及临床手术也需要观察不同角度体位对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

手术效果

操作便利及不良反应等的影响,例如脊柱手术

颅脑手术

心脏手术

腔镜手术及机器人辅助手术等,都需要在不同的角度体位下进行,这就要求手术床需要有精确而方便的角度调节功能

[0003]但对手术床的床身进行调整时,安装于床身上的显示系统,也即是显示屏幕的角度会产生同步移动,这就导致调整后的显示屏幕的角度和执行手术的医护人员的姿态及视野不相适应;例如,医护人员可能难以看到显示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但是一旦由医护人员去调整显示屏幕的角度时,又可能会对手术进程产生影响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使显示屏幕能够自动调节,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病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通过在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底座内底部的第二电机,在第二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推动杆,推动杆的顶端与调节板的底部铰接,第二电机与推动杆之间设置有联动件,在第二电机输出动力后,联动件使推动杆推动调节板沿着底座的边缘处旋转,在显示屏幕与调节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使显示屏幕沿着调节板的表面上下滑动;使显示屏幕当前的位置与医护人员头部位置相适应,医护人员能够一直观察到显示屏幕的表面,不会错过显示屏幕上显示信息,使显示屏幕的便利性更好,从而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

)
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本体,所述显示系统本体包括竖向设置且内部中空的底座,在底座的一侧设置显示屏幕,在底座靠近显示屏幕的顶端边缘处铰接有调节板,显示屏幕与调节板可拆卸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第二调节组件包括位于底座内底部的第二电机,在第二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推动杆,推动杆的顶端与调节板的底部铰接,第二电机与推动杆之间设置有联动件,在第二电机输出动力后,联动件使推动杆推动调节板沿着底座的边缘处旋转,在所述显示屏幕与调节板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使显示屏幕沿着调节板的表面上下滑动;
[0009]还包括监测单元

处理单元及控制单元,其中,当患者躺在床体上时,由监测单元
对医护人员进行监控,在识别医护人员的姿态后,将监控结果发送至处理单元,当医护人员的姿态产生变化时,依据医护人员姿态的调整过程,由控制单元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对第一调节组件及第二调节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控制,对显示屏幕的位置形成调整,使显示屏幕的位置与医护人员的姿态相适应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语音识别单元,在设置特定的指示语后,当显示屏幕处于运动状态下时,由医护人员发出特定的指示语并由语音识别单元识别,在识别后,使控制单元形成控制指令,对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开启或者关闭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位于调节板表面的安装架,在安装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架的内部,且安装架的外部配合设置有滚珠螺母,所述显示屏幕可拆卸设置于滚珠螺母的顶端

[0012]进一步的,所述联动件包括设置于底座内一侧的螺纹杆,螺纹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接,在第二电机输出动力后,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所述螺纹杆的外部配合设置有螺纹套,在所述螺纹套下端倾斜设置有支撑杆,推动杆与支撑杆远离螺纹套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推动杆与螺纹套之间设置有限位件,对推动杆的运动形成限制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贴附于螺纹套表面的限位滑套,限位滑套的内部横向穿设有限位滑杆,限位滑杆延伸至推动杆的表面处设置有限位环,在推动杆的表面固定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沿着限位环的内部滑动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监控模块

姿态识别模块及身份识别单元,其中,在患者位于床体上后,先由身份识别单元对起主导作用的医护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在验证身份后,使监控模块对医护人员进行持续监控并依据医护人员调整姿态的过程,获取医护人员的姿态数据,由姿态识别模块对医护人员当前的姿态进行识别,生成识别结果

[0015]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建模模块

预测模块

判断模块及调整策略库,其中,将医护人员的姿态数据发送至建模模块,在训练和测试后,建立医护人员姿态运动模型,在医护人员姿态处于调整状态时,由预测模块对医护人员的姿态调整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获取医护人员静止后的姿态,生成预测结果;将生成的预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由控制单元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对第一调节组件或第二调节组件形成控制,对显示屏幕的位置形成调整

[0016]进一步的,对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方式如下:获取医护人员头部在底座高度上的移动幅度及移动方向,由判断模块判断移动幅度是否低于第一阈值,在低于第一阈值时,保持显示屏幕的静止;当医护人员头部的移动幅度处于第一阈值与第二阈值之间时,使推动杆推动调节板沿着底座顶端边缘处转动,转动方向与医护人员头部的移动方向一致,转动幅度与医护人员头部的移动幅度一致

[0017]进一步的,当医护人员头部的移动幅度大于第二阈值时,在使推动杆旋转时,由滚珠螺母带动显示屏幕沿着底座的高度方向移动,移动方向与医护人员头部移动方向一致;其中,第一阈值低于第二阈值

[0018]进一步的,当所述显示屏幕跟随医护人员头部移动时,由监控模块分别获取医护人员头部的移动过程及显示屏幕的调整过程,将医护人员姿态调整过程与显示屏幕调整过程相对应,组成调整策略;在汇总若干调整策略后构建调整策略库,当姿态识别模块再次识别到医护人员调整姿态时,依据医护人员姿态调整过程从调整策略库中匹配出对应的调整
策略,将调整策略发送至控制单元,并由控制单元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

[0019](

)
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

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
通过设置第一调节组件及第二调节组件,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包括显示系统本体
(10)
,所述显示系统本体
(10)
包括竖向设置且内部中空的底座
(11)
,在底座
(11)
的一侧设置显示屏幕
(12)
,在底座
(11)
靠近显示屏幕
(12)
的顶端边缘处铰接有调节板
(13)
,显示屏幕
(12)
与调节板
(13)
可拆卸固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
(11)
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
(40)
,第二调节组件
(40)
包括位于底座
(11)
内底部的第二电机
(43)
,在第二电机
(43)
的上方设置有推动杆
(45)
,推动杆
(45)
的顶端与调节板
(13)
的底部铰接,第二电机
(43)
与推动杆
(45)
之间设置有联动件,在第二电机
(43)
输出动力后,联动件使推动杆
(45)
推动调节板
(13)
沿着底座
(11)
的边缘处旋转,在所述显示屏幕
(12)
与调节板
(13)
之间设置有第一调节组件
(30)
,所述第二调节组件
(40)
使显示屏幕
(12)
沿着调节板
(13)
的表面上下滑动;还包括监测单元
(50)、
处理单元
(60)
及控制单元
(70)
,其中,当患者躺在床体上时,由监测单元
(50)
对医护人员进行监控,在识别医护人员的姿态后,将监控结果发送至处理单元
(60)
,当医护人员的姿态产生变化时,依据医护人员姿态的调整过程,由控制单元
(70)
形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对第一调节组件
(30)
及第二调节组件
(40)
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控制,对显示屏幕
(12)
的位置形成调整,使显示屏幕
(12)
的位置与医护人员的姿态相适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语音识别单元
(20)
,在设置特定的指示语后,当显示屏幕
(12)
处于运动状态下时,由医护人员发出特定的指示语并由语音识别单元
(20)
识别,在识别后,使控制单元
(70)
形成控制指令,对第一调节组件
(30)
和第二调节组件
(40)
中的至少一个形成开启或者关闭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
(30)
包括位于调节板
(13)
表面的安装架
(32)
,在安装架
(32)
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
(31)
,所述第一电机
(31)
的输出端延伸至安装架
(32)
的内部,且安装架
(32)
的外部配合设置有滚珠螺母
(34)
,所述显示屏幕
(12)
可拆卸设置于滚珠螺母
(34)
的顶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可调节手术床的电子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件包括设置于底座
(11)
内一侧的螺纹杆
(44)
,螺纹杆
(44)
与第二电机
(43)
的输出端相连接,在第二电机
(43)
输出动力后,能够带动螺纹杆
(44)
转动,所述螺纹杆
(44)
的外部配合设置有螺纹套
(46)
,在所述螺纹套
(46)
下端倾斜设置有支撑杆
(41)
,推动杆
(45)
与支撑杆
(41)
远离螺纹套
(46)
的一端活动连接,在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燕李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