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535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系统及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或超长类货物的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桥隧工程在铁路建设中占比较大,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是铁路建设中箱梁运输的重要设备,其车身长

体积大

载荷重,车身姿态调整困难,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运梁车的运行环境复杂,且隧道环境较暗,空间狭小,即使提前对场地进行清理,也依然存在障碍物突发进入场地引发安全事故,容易发生碰撞,对运梁车与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为了保障箱梁运输作业的安全
,
需要研究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技术
,
达到运梁车避开障碍到达目的地需求

[0003]现有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驾驶无避障预警设计,行驶安全性低

本系统将激光雷达检测障碍物技术应用于运梁车领域

全工程路况避障预警算法根据运梁车运行环境划分重点探障区域,采用最宽无障区算法,规划避障路径,实现及时预警

高效避障,大幅提高运梁车作业安全性和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

系统及设备,提供了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在全工程路况下,规避行驶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物,到达目的地的方法

采用该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无需人工干预操作,能够对运梁车在多种作业环境下进行避障路径规划选择,能够获得很好的避障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
S1.
对工程道路路况数据进行采集,并对数据预处理;
[0007]步骤
S2.
实时检测探测障碍物分布情况,将采集的路况信息绘制成环境地图并产生空间点云数据,对重点探障区域的点云数据经统计滤波

地面分割

点云聚类处理后,得到障碍物的最小包围面的三维信息;
[0008]步骤
S3.
建立障碍物不定长地图,在避障过程中,根据最宽无障区算法,检测局部道路宽度是否符合通行要求,若车辆距离无法通行区域大于预定距离时,此时正常行驶;若车辆距离无法通行区域到达预定距离时,则进行避障判断;
[0009]所述避障判断包括:对障碍信息进行采集,得到障碍物的长宽高,若障碍物位于车道中部且障碍物高度小于车辆可提升高度,且障碍物宽度小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控制车体抬升至安全通行所需高度通行;若障碍物高度大于车辆可提升高度,或障碍物宽度大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进行避障预警;
[0010]步骤
S4.
当触发避障预警时,重新进行路径规划,并改变车道中心线,寻找最佳路径运行,避开障碍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作出如下改进

[0012]可选的,所述路况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的高度和宽度,障碍物的分布位置,障碍的长宽高;所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运用统计滤波器对采集的路况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环境信息

[0013]可选的,所述重点探障区域探测包括:在隧道内,全隧道断面探测障碍物分布情况;在空旷路基桥面,仅探测地面障碍物分布情况

[0014]可选的,所述将采集的路况信息绘制环境地图并产生空间点云数据包括:
[0015]采用
RANSAC
算法进行拟合判断,基于平面模型拟合方法对点云进行地面分割,对非地平面点进行分类,以识别可能出现的障碍物

[0016]可选的,所述若障碍物位于车道中部且障碍物高度小于车辆可提升高度,且障碍物宽度小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控制车体抬升至安全通行所需高度通行包括:
[0017]将激光雷达测量得到的障碍物实际高度
H2、
运梁车底盘与地面距离
H1
加上车身可抬升高度
h
之和进行对比,若障碍物高度为
H2

H1+h
时,且障碍物宽度
w
小于车底净空宽度
D
时,则控制运梁车车体抬升至安全通行所需高度,运梁车穿过障碍物完成避障任务,直接行驶至目的地

[0018]可选的,所述若障碍物高度大于车辆可提升高度,或障碍物宽度大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进行避障预警包括:
[0019]将激光雷达测量得到的障碍物实际高度
H2、
障碍物宽度
w、
运梁车底盘与地面距离
H1
加上车身可抬升高度
h
,若满足障碍物高度
H2

H1+h
,或障碍物宽度
w
大于车底净空宽度
D

,
则进行避障预警处理

[0020]可选的,所述当触发避障预警时,重新进行路径规划,并改变车道中心线,寻找最佳路径运行,避开障碍包括:
[0021]修改运梁车的车道中心线,当运梁车距离障碍物达到预定距离时,利用自适应转向模型,自动选择合适的转向模式,完成运梁车转向,沿着修改后的车道中心线行驶

[0022]可选的,还包括:当运梁车车尾越过障碍物时,利用自适应转向模型,自动选择合适的转向模式,车身回到初始车道中心线,完成运梁车避障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系统,包括:
[0024]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对工程道路路况数据进行采集,并对数据预处理;
[0025]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实时检测探测障碍物分布情况,将采集的路况信息绘制成环境地图并产生空间点云数据,对重点探障区域的点云数据经统计滤波

地面分割

点云聚类处理后,得到障碍物的最小包围面的三维信息;
[0026]避障判断模块,用于建立障碍物不定长地图,在避障过程中,根据最宽无障区算法,检测局部道路宽度是否符合通行要求,若车辆距离无法通行区域大于预定距离时,此时正常行驶;若车辆距离无法通行区域到达预定距离时,则进行避障判断;
[0027]所述避障判断包括:对障碍信息进行采集,得到障碍物的长宽高,若障碍物位于车道中部且障碍物高度小于车辆可提升高度,且障碍物宽度小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控制车体抬升至安全通行所需高度通行;若障碍物高度大于车辆可提升高度,或障碍物宽度大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进行避障预警;
[0028]避障处理模块,用于当触发避障预警时,重新进行路径规划,并改变车道中心线,
寻找最佳路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步骤
S1.
对工程道路路况数据进行采集,并对数据预处理;步骤
S2.
实时检测探测障碍物分布情况,将采集的路况信息绘制成环境地图并产生空间点云数据,对重点探障区域的点云数据经统计滤波

地面分割

点云聚类处理后,得到障碍物的最小包围面的三维信息;步骤
S3.
建立障碍物不定长地图,在避障过程中,根据最宽无障区算法,检测局部道路宽度是否符合通行要求,若车辆距离无法通行区域大于预定距离时,此时正常行驶;若车辆距离无法通行区域到达预定距离时,则进行避障判断;所述避障判断包括:对障碍信息进行采集,得到障碍物的长宽高,若障碍物位于车道中部且障碍物高度小于车辆可提升高度,且障碍物宽度小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控制车体抬升至安全通行所需高度通行;若障碍物高度大于车辆可提升高度,或障碍物宽度大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进行避障预警;步骤
S4.
当触发避障预警时,重新进行路径规划,并改变车道中心线,寻找最佳路径运行,避开障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况数据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的高度和宽度,障碍物的分布位置,障碍的长宽高;所述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运用统计滤波器对采集的路况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更加精确的环境信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点探障区域探测分为:在隧道内,全隧道断面探测障碍物分布情况;在空旷路基桥面,仅探测地面障碍物分布情况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采集的路况信息绘制环境地图并产生空间点云数据包括:采用
RANSAC
算法进行拟合判断,基于平面模型拟合方法对点云进行地面分割,对非地平面点进行分类,以识别可能出现的障碍物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障碍物位于车道中部且障碍物高度小于车辆可提升高度,且障碍物宽度小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控制车体抬升至安全通行所需高度通行包括:将激光雷达测量得到的障碍物实际高度
H2、
运梁车底盘与地面距离
H1
加上车身可抬升高度
h
之和进行对比,若障碍物高度为
H2

H1+h
时,且障碍物宽度
w
小于车底净空宽度
D
时,则控制运梁车车体抬升至安全通行所需高度,运梁车穿过障碍物完成避障任务,直接行驶至目的地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轴全轮转向运梁车避障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障碍物高度大于车辆可提升高度,或障碍物宽度大于车底净空宽度时,则进行避障预警包括:将激光雷达测量得到的障碍物实际高度
H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向荣尹业成王新宇王冬梅李伟胡天鑫刘彦昱王心语徐坤魏乐航张奕然胡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