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髓鞘再生的磁响应性各向异性载药同轴静电纺多孔悬浮纤维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与组织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髓鞘再生的磁响应性各向异性载药同轴静电纺多孔悬浮纤维的制备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自体神经移植是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缺损常用的办法,也是目前治疗周围神经长距离缺损的“金标准”,但是自体移植物不仅供应有限
(Nieetal.,2007)
,而且最常用的是患者腓肠神经,这样会造成继发性损伤和供体部位的感觉丧失
(Ma etal.,2023)。
随着组织工程学的迅速发展,构建人工组织工程神经移植物替代自体神经桥接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成为可能
(Giannattasioetal.,2015)。
神经组织工程可以帮助避免自体神经移植的缺点,甚至有可能达到类似于自体神经移植的功效
。
因此,神经支架一直是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研究的重点
。
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神经传导功能主要由轴突及包饶在轴突外面的髓鞘完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髓鞘再生的磁响应性各向异性载药同轴静电纺多孔悬浮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凹型基底;步骤2:制备载药磁性纳米粒子;步骤3:制备同轴多孔悬浮纤维,具体操作如下:制备壳液
、
核液,通过两个注射器分别抽取以上制备的壳液与核液,并且将两个注射器置于双通道微量注射泵上,利用金属框作为收集装置接收纳米纤维,高压电源的正极连接同轴纺丝的针头,负极连接做好接地处理的金属框;设置核
、
壳纺丝液流速,纺丝电压以及接受距离,接通高压电源,纺丝一段时间,得到同轴多孔悬浮纳米纤维;步骤4:磁场作用下控制药物释放,实现髓鞘再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髓鞘再生的磁响应性各向异性载药同轴静电纺多孔悬浮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的凹型基底的制备方法为:通过三维建模软件
3dsMAX
,
CAD
等对目标基底进行设计基底,建立目标基底的三维模型
,
在切片软件中组装,并转换为
3D
平台的
G
代码命令,利用
3D
打印机将三维模型打印成型,得到所需基底的三维物理实体;基底所用材料为聚乳酸
(PLA)、
聚二甲硅氧烷
(PDMS)、
聚乙交酯
(PGA)
,基底所用打印参数为:层高
0.1
‑
0.5mm
,喷嘴直径
0.05
‑
0.5mm
,打印速度:1‑
50mm/min。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髓鞘再生的磁响应性各向异性载药同轴静电纺多孔悬浮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载药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质量的表面修饰剂溶解于溶液中,磁力搅拌器搅拌,加入一定质量的磁性粒子,用铝箔纸或保鲜膜封住离心管管口,并在铝箔纸或保鲜膜上戳尽量多的孔洞使内部溶液尽量接触到空气,摇床摇晃;将充分反应的磁性粒子与表面修饰剂溶液离心去除上清液,烘箱烘干;干燥后的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纯水,用移液枪反复吹打达到清洗的目的,离心去除上清液,重复三次,去除没有吸附在磁性粒子表面的多余修饰剂,烘干,得到一定浓度的表面修饰剂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髓鞘再生的磁响应性各向异性载药同轴静电纺多孔悬浮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载药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为:称取一定质量的药物溶解于溶液中,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加入一定质量的修饰后磁性纳米粒子;将充分反应的磁性纳米粒子与药物溶液离心去除上清液,烘箱烘干;干燥后的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纯水,用移液枪反复吹打达到清洗的目的,离心去除上清液,重复三次,去除没有吸附在磁性粒子表面的多余药物,冷冻干燥,得到一定浓度的载药磁性纳米粒子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髓鞘再生的磁响应性各向异性载药同轴静电纺多孔悬浮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贵才,孙韶兰,管文超,高红霞,刘亚琼,郑田田,吴林良,杨宇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