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22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变电站出线开关均连接有首端分段开关,一侧沿线开关均为非首端分段开关,另一侧首端分段开关与非首端分段开关之间连接分界开关,所有开关均配置延时速断保护和一次重合闸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自动化
,尤其涉及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

然而,当电网中存在较多分布式电源
(Distributed Generation,DG)
时,其将对系统电压形态

电压闪落

谐波

短路电流

暂态稳定

动态稳定

电压稳定

频率控制等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这其中,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尤为突出

传统配电网的特点是呈辐射形拓扑接线,并由单侧电源供电,其继电保护也是以此架构为基础而设计的

对于具有大量
DG
接入的配电网,其运行特性将发生明显变化,这对配电网的保护配置带来了挑战

[0003]含含高渗透率
DG
的配电网馈线会有潮流双向流通,甚至在主干线上

含高渗透率的
DG
使得无论在正常运行还是故障时,电流方向都可能双向流动

[0004]对于不含
DG
的小电流接地系统
(
不接地与谐振接地
)
配电网,现阶段关于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方法,基于故障稳态及暂态特性的研究已较为成熟,并提出了一系列接地故障选线及定位方法,其中利用暂态信号的选线与定位装置近年在现场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用得最多的暂态算法是基于零序模型暂态功率方向的算法

随着
DG
在配电网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渗透率越来越高,亟须明确有源配电网中小电流接地故障的暂态特征如何变化

已有选线定位方法是否继续适用

已有检测装置性能能否继续满足要求等一系列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分析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
10kV
配电网正常供电及转供电情况下潮流方向特征及单相接地故障特征,结合目前的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逻辑,提出了基于来电方向自适应的单相接地处理方法,接地保护延时只需配置三级时间级差,即可实现在正常供电及转供电情况下的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
10kV
配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0007]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变电站出线开关均连接有首端分段开关,一侧沿线开关均为非首端分段开关,另一侧首端分段开关与非首端分段开关之间连接分界开关,所有开关均配置延时速断保护和一次重合闸功能,其处理方法如下:
[0009]判断供电状态;
[0010]1)
正常供电,判断故障位置:故障位于主干线,首端分段开关延时分闸,非首端分段开关失压分闸,首端分段开关开启第一级延时合闸,首端分段开关合闸后,非首端分段开关依次开启第二级延时合闸,开关合闸后合闸确认时间内若检测到接地特征,则将当前时间段内合闸的首端分段开关或非首端分段开关进行分闸后,设置正向闭锁,沿电流正向相
邻的首端分段开关或非首端分段开关检测到瞬时电压后设置反向闭锁,确定故障位置并完成保护;
[0011]故障位于分支线,分界开关先于首端分段开关分闸,分界开关开启第一级延时合闸,开关合闸后合闸确认时间内若检测到接地特征,则分界开关分闸并设置闭锁,完成保护;
[0012]2)
转供电,判断故障位置:故障位于变电站内部,首端分段开关失压分闸,联合开关及非首端分段开关失压分闸,联合开关开启第三级延时合闸,联合开关标记电压方向为负方向,非首端分段开关依次合闸,首端电压反向来电不合闸,完成保护;
[0013]故障位于主干线,首端开关检测到接地故障特征,联合开关由于合闸前电压方向标记为负方向,联合开关经由故障延时确认后先于首端分段开关分闸,非首端分段开关失压分闸,联合开关开启第一级延时合闸,非首端分段开关依次开启第二级延时合闸,开关合闸后合闸确认时间内若检测到接地特征,则将当前时间段内合闸的首端分段开关或非首端分段开关进行分闸后,设置正向闭锁,沿电流正向相邻的首端分段开关或非首端分段开关检测到瞬时电压后设置反向闭锁,确定故障位置并完成保护;
[0014]故障位于分支线,故障处理过程与正常供电状态时一致

[0015]进一步的,所述故障位置位于主干线或的判断依据为分界开关负载侧是否检测到接地故障特征;转供电时故障位置位于变电站内部的判断依据为首端分段开关是否为失压分闸

[0016]进一步的,所述合闸确认时间小于第一级延时合闸和第二级延时合闸时间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变电站出线开关包括第一变电站出线开关
CB1
和第二变电站出线开关
CB2
,第一变电站出线开关
CB1
和第二变电站出线开关
CB2
电连接变电站,第一变电站出线开关
CB1
和第二变电站出线开关
CB2
之间依次串联有第一首端分段开关
FB1、
第一非首端分段开关
FB2、
第二非首端分段开关
FB3、
和第二首端分段开关
FB6
,第二非首端分段开关
FB3、
和第二首端分段开关
FB6
之间电连接有联络开关
LS
,第一首端分段开关
FB1
和第一非首端分段开关
FB2
之间电连接有第三非首端分段开关
FB4
,第三非首端分段开关
FB4
电连接有第四非首端分段开关
FB5
,第四非首端分段开关
FB5
电连接有第一分界开关
WY1
,第一分界开关
WY1
电连接有第一分布式电源
DG1
,第一非首端分界开关
FB2
和第二非首端分界开关
FB3
之间电连接有第二分界开关
WY2
,第二分界开关
WY2
电连接有第二分布式电源
DG2。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可实现含高渗透率
DG
的配电网在正常供电和转供电状态两种状态切换情况下单相接地故障处理的自适应;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处理方式无需对原有算法进行较大的改动,只需针对零序电流采样数据进行简单的预处理操作,处理逻辑简单

实用;...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变电站出线开关均连接有首端分段开关,一侧沿线开关均为非首端分段开关,另一侧首端分段开关与非首端分段开关之间连接分界开关,所有开关均配置延时速断保护和一次重合闸功能,其处理方法如下:判断供电状态;
1)
正常供电,判断故障位置:故障位于主干线,首端分段开关延时分闸,非首端分段开关失压分闸,首端分段开关开启第一级延时合闸,首端分段开关合闸后,非首端分段开关依次开启第二级延时合闸,开关合闸后合闸确认时间内若检测到接地特征,则将当前时间段内合闸的首端分段开关或非首端分段开关进行分闸后,设置正向闭锁,沿电流正向相邻的首端分段开关或非首端分段开关检测到瞬时电压后设置反向闭锁,确定故障位置并完成保护;故障位于分支线,分界开关先于首端分段开关分闸,分界开关开启第一级延时合闸,开关合闸后合闸确认时间内若检测到接地特征,则分界开关分闸并设置闭锁,完成保护;
2)
转供电,判断故障位置:故障位于变电站内部,首端分段开关失压分闸,联合开关及非首端分段开关失压分闸,联合开关开启第三级延时合闸,联合开关标记电压方向为负方向,非首端分段开关依次合闸,首端电压反向来电不合闸,完成保护;故障位于主干线,首端开关检测到接地故障特征,联合开关由于合闸前电压方向标记为负方向,联合开关经由故障延时确认后先于首端分段开关分闸,非首端分段开关失压分闸,联合开关开启第一级延时合闸,非首端分段开关依次开启第二级延时合闸,开关合闸后合闸确认时间内若检测到接地特征,则将当前时间段内合闸的首端分段开关或非首端分段开关进行分闸后,设置正向闭锁,沿电流正向相邻的首端分段开关或非首端分段开关检测到瞬时电压后设置反向闭锁,确定故障位置并完成保护;故障位于分支线,故障处理过程与正常供电状态时一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位置位于主干线或的判断依据为分界开关负载侧是否检测到接地故障特征;转供电时故障位置位于变电站内部的判断依据为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奇李强孙勇卫黄亮游山峰范兴江
申请(专利权)人:威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