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型MMC受端交流系统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并联型
MMC
受端交流系统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
HVDC)
技术迅速发展
。
基于电网换相型换流器
(Line Commuted Converter
,
LCC)
的常规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LCC
‑
HVDC)
已经日趋成熟,但其存在着换相失败问题,威胁着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
VSC)
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VSC
‑
HVDC)
不存在换相失败问题,同时可以为交流系统提高动态无功支撑,是支撑新能源基地电力外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
一种并联型
MMC
受端交流系统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为:步骤1:确定自适应距离Ⅲ段保护整定值;系统正常运行时,
MMC
输出谐波分量很小,交流系统看作理想三相对称,设相电压和相电流有效值分别为和电压超前电流角度
θ
,
MMC
与交流系统之间传输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为:距离保护包含接地距离保护与相间距离保护以应对不同故障类型,首先以接地距离保护为例进行分析;忽略正常运行时的零序补偿电流,根据由
MMC
流入交流系统的有功
、
无功理论值
P
thi
、Q
thi
计算正常运行时
MMCi
交流出口处相接地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幅值与相角的理论值为:其中:和分别为接地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幅值和相角的理论值;为
MMCi
交流出口处相电流有效值;
U
iN
为正常运行相电压有效值;同理,可以得到正常运行时相间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理论值为:其中:和分别为
MMCi
交流出口处相间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幅值和相角的理论值;
U
iNN
为正常运行线电压有效值;可以看出,正常运行时接地距离保护与相间距离保护的理论测量阻抗相同,将两者用
Z
thi
统一表示;当
MMC
功率指令值随运行方式变化时,测量阻抗的理论值也随之改变,系统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后的测量阻抗即负荷阻抗近似等于理论值;距离Ⅲ段保护按躲过正常运行时的最小负荷阻抗整定,最终距离Ⅲ段保护整定如下式所示,其中和分别为保护
D
i
处的接地测量阻抗与相间测量阻抗,其中
Z
seti
为对应距离保护Ⅲ段的阻抗整定值,
k
为可靠系数且
k<1
,选取
k
=
0.85
;
步骤2:建立过负荷判据;为应对
MMC
受端交流系统故障引起的潮流转移导致非故障交流系统过负荷,进而引起距离Ⅲ段误动作的情况,应该设置判据来区分交流系统故障与过负荷;当受端交流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或两相接地故障时,将同时产生正序
、
负序和零序分量,负序电流进入换流器将占用
MMC
的功率传输容量,故
MMC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丽,刘佳硕,王永欢,刘宁宁,陈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