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6074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11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包括平台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市场的发展,用户对于汽车产品的感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主机厂对于车辆的平台部分的感知质量提升也愈发重视

目前,汽车开发过程中平台布置相关感知质量验证评价主要在试制样车阶段,由于试制样车在开发过程中节点相对靠后,验证评价提出的感知质量问题在解决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3]1、
样车阶段由于平台零件已完成生准,需要进行设计变更,会产生大量的模具费用投入,不利于开发过程中投资费用降低;
[0004]2、
部分平台零件设计变更时间周期较长,不利于汽车开发周期缩短;
[0005]3、
由于受到投资费用

开发周期影响,部分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问题被迫接受,不利于产品竞争力提升

[0006]针对以上问题,平台布置设计过程中曾经试图在数据设计阶段利用前端实物模型验证及评价进行问题解决

但是,由于制作前端模型需要投入相关的费用,同时由于前端模型大部分是利用
3D
打印零件进行试制零件制作,无法最大程度还原实物的材质

色彩

纹理等,影响感知质量验证评价真实性,并非是一种对于平台布置感知质量提升的较好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利用
DDKM
虚拟模型对平台布置感知质量进行虚拟场景化评价,以解决数据设计阶段,平台布置相关的机舱美观性

备胎舱美观性

侧方外露及后方外露等感知质量的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A、
完成平台零件
3D
数据制作;
[0011]B、
基于平台零件
3D
数据,完成平台布置领域相关零件布置检查;
[0012]C、
基于检查完成的平台零件
3D
数据,制作
DDKM
虚拟模型,并建立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验证评价场景;
[0013]D、
基于
DDKM
虚拟模型及平台布置评价场景,进行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验证评价;
[0014]E、
验证评价结论作为有感知质量要求的零件发放的条件之一,用于判断是否可以进行生准数据发放;
[0015]F、
在实车阶段对平台布置感知质量进行最终验证;
[0016]G、
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验证评价结束

[0017]进一步地,步骤
B
,零件布置检查包括:零件静态间隙

动态间隙

性能

装配以及维
修检查

[0018]进一步地,步骤
C
,包括以下场景:在
DDKM
模型中设定机舱盖为开启状态,距离车前
100mm
远,
1500mm
高位置处作为客户使用场景下眼点,分别对机舱内各系统进行感知质量验证评价

[0019]更进一步地,验证评价内容包含:机舱内布局平整性以及机舱内各系统的美观性

[0020]进一步地,步骤
C
,包括以下场景:在
DDKM
模型中设定距离车侧方
3000mm
远,
1100mm
高位置处作为客户使用场景下眼点,对车辆地板下,侧方外露可视性进行验证评价

[0021]进一步地,步骤
C
,包括以下场景:在
DDKM
模型中设定距离车后方
5000mm
远,
1100mm
高处作为使用场景下为眼点,对车辆尾部外露可视性进行验证评价

[0022]进一步地,步骤
C
,包括以下场景:在
DDKM
模型中设定后行李箱盖及行李箱地毯为开启状态,距离车后
100mm
远,高
1500mm
位置处作为客户使用场景下眼点,对备胎舱内备胎

随车工具

储物盒的布局,结构美观性进行验证评价

[0023]进一步地,步骤
C
,包括以下场景:自由眼点,以上场景下无法涵盖的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验证评价

[0024]进一步地,步骤
D
,具体为:进行平台布置机舱美观性

备胎舱美观性

侧方外露

后方外露等感知质量验证评价

[0025]更进一步地,对于不满足感知质量评价标准的零件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平台布置方案

零件
3D
数据制作及
DDKM
模型更新,直到平台相关零件满足感知质量评价标准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7]本专利技术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在汽车开发过程中,利用
DDKM
虚拟模型对平台布置感知质量进行虚拟场景化评价方法,主要用于数据设计阶段解决平台布置相关的机舱美观性

备胎舱美观性

侧方外露

后方外露等感知质量问题;
DDKM
模型基于平台零件
3D
数据制作,该模型可以体现零件的真实材质

色彩,纹理,相对以往的评价载体及方法,主要优点在于充分考虑用户使用场景,最大程度还原了平台零件的材质

色彩

纹理等,可以在数据设计阶段最大化解决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问题,减少实车阶段由于感知质量问题导致的设计变更,实现开发质量提升,开发周期缩短及投资费用降低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9]图1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
完成平台零件
3D
数据制作;
B、
基于平台零件
3D
数据,完成平台布置领域相关零件布置检查;
C、
基于检查完成的平台零件
3D
数据,制作
DDKM
虚拟模型,并建立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验证评价场景;
D、
基于
DDKM
虚拟模型及平台布置评价场景,进行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验证评价;
E、
验证评价结论作为有感知质量要求的零件发放的条件之一,用于判断是否可以进行生准数据发放;
F、
在实车阶段对平台布置感知质量进行最终验证;
G、
平台布置感知质量验证评价结束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B
,零件布置检查包括:零件静态间隙

动态间隙

性能

装配以及维修检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C
,包括以下场景:在
DDKM
模型中设定机舱盖为开启状态,距离车前
100mm
远,
1500mm
高位置处作为客户使用场景下眼点,分别对机舱内各系统进行感知质量验证评价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验证评价内容包含:机舱内布局平整性以及机舱内各系统的美观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平台布置感知质量的虚拟验证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C
,包括以下场景:在
DDKM
模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鹏飞杨兴龙杨雪峰丁立杰郝帅曲春雷刘向党屈伸邢阳阳张爽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