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
方法
、
介质和电子设备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使用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
。
混合动力车型在纯电模式下消耗电池的电,绿色节能
。
在混动模式下,发动机发电由电机驱动车辆,发动机转速与车速不相关,发动机可以一直工作在最经济的工作区间,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
。
电池的温度值对电池的放电功率和放电量影响很大,需要对电池进行低温保温和高温散热
。
电池本身的热容很大,如果一直用电加热器给电池进行加热,消耗能量太大
。
如果电池降温时一直用制冷剂给电池散热,需要启动压缩机,消耗能量大
。
[0003]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专利技术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冷却装置,至少包括发动机;暖风采暖装置,与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耦合连接,至少包括高压暖风机;电机冷却装置,与电池冷却装置耦合连接,至少包括电机总成;电池冷却装置,与所述暖风采暖装置热耦合连接,至少包括电池;控制装置,与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
、
所述暖风采暖装置
、
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分别通信连接,配置为:基于检测到的与所述电池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键信息确定热管理模式;在所述热管理模式下,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
、
所述暖风采暖装置
、
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使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电池工作在预设工作温度值范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关键信息包括所述电池的最大温度值和所述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所述基于检测到的与所述电池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键信息确定热管理模式,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最大温度值小于或等于
15℃
,且检测到所述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为插枪充电状态时,确定所述热管理模式为充电加热模式;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
18℃
,或检测到所述电池的充电工作状态为未插枪充电状态时,确定所述热管理模式为非充电加热模式;相应地,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所述在所述热管理模式下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
、
所述暖风采暖装置
、
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使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电池工作在预设工作温度值范围内,包括:在所述充电加热模式下,控制所述暖风采暖装置,使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电池的入水温度值不超过
55℃。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关键信息包括所述电池的最大温度值;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所述基于检测到的与所述电池相关联的至少一个关键信息确定热管理模式,包括: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最大温度值小于或等于
25℃
时,确定所述热管理模式为行车加热模式;当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最大温度值大于或等于
28℃
时,确定所述热管理模式为非行车加热模式;相应地,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所述在所述热管理模式下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
、
所述暖风采暖装置
、
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使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电池工作在预设工作温度值范围内,包括:在所述行车加热模式下,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
、
所述暖风采暖装置
、
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使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电池的入水温度值不超过
45℃。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所述在所述行车加热模式下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
、
所述暖风采暖装置
、
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
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使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电池的入水温度值不超过
45℃
,包括:在所述行车加热模式下,当检测到混合动力车辆处于平稳行驶状态,且获得乘员舱的采暖请求时,确定所述乘员舱所需的加热功率;当所述加热功率大于预设热功率阈值时,采用第一加热策略为电池冷却装置中的电池加热,其中,所述第一加热策略是指利用电机冷却装置中电机总成的余热使所述电池的入水温度值不超过
45℃
的策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所述在所述行车加热模式下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
、
所述暖风采暖装置
、
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使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电池的入水温度值不超过
45℃
,包括:在所述行车加热模式下,当检测到混合动力车辆处于平稳行驶状态,且未获得所述乘员舱的采暖请求时,检测到所述电池的最大温度值;当所述最大温度值小于或等于
0℃
时,采用第二加热策略或第三加热策略为所述电池加热,其中,所述第二加热策略是指利用暖风采暖装置中高压暖风机的余热使所述电池的入水温度值不超过
45℃
的第一策略,所述第三加热策略是指利用暖风采暖装置中高压暖风机的余热使所述电池的入水温度值不超过
45℃
的第二策略;当所述最大温度值大于
0℃
时,采用所述第一加热策略为所述电池加热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所述在所述行车加热模式下控制所述发动机冷却装置
、
所述暖风采暖装置
、
所述电机冷却装置和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一个装置,使所述电池冷却装置中电池的入水温度值不超过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芳,张爱文,常乃文,张悦,高姝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