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纠偏
,具体为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很多建筑物在长时间使用后,地基的两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的倾斜,国家规范对各级建筑物的倾斜量都有明确的规定,超过固定的建筑物就要设法纠偏或者拆除
。
常规的建筑建筑物纠偏主要通过在室外进行掏土的方法,不断扰动基础下卧的土体,进而实现强迫纠偏
。
[0003]但是常见的纠偏在操作过程中,并未对地基数据进行多方面测量,从而使得纠偏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
。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
。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
施工前进行楼房的倾斜沉降监测点的布置,检测楼房的倾斜沉降情况,全面掌握楼房沉降倾斜情况;
[0007]S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施工前进行楼房的倾斜沉降监测点的布置,检测楼房的倾斜沉降情况,全面掌握楼房沉降倾斜情况;
S2:
为防止沉降偏向侧沉降量继续增加,施工前将楼房室内沉降偏向侧第一排注浆钢管打入地下,注浆口密封好,防止土体进入;注浆管打入地下以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临时起到钢管桩加固地基的作用;
S3:
在沉降背向侧基础底板下方开挖边长2×
2m、
深度
1.6m
的掏土坑,并在掏土坑附近设置集水坑和卸亚坑槽;
S4:
安装地质钻机,并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检查,以免影响工期;先使用钻机进行钻取掏土孔,之后使用洛阳铲对地基土体进行掏挖
;
S5:
掏土过程中在沉降背向侧以水平垂直分批逐次进行掏土,第一次掏土孔间距按4米布置,掏土后进行倾斜率监测,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按2米间距进行第二次掏土孔布置,如掏土后仍达不到设计要求,按1米间距布置第三次掏土孔;纠偏过程中可根据沉降量的变化加密掏土孔;
S6:
如果前3次掏土结束后倾斜率仍达不到设计要求的3‰
以内,进行第四次掏土设计,可增加掏土孔数量,按底板标高处的沉降量进行分配;
S7:
纠偏完成后,即沉降已达到设计要求,则需在掏土孔中插入注浆
PVC
管,然后注入水泥水玻璃浆液,对掏土孔洞进行加固,之后即可结束整个纠偏过程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布设的传感器包括智能沉降仪
、
单点沉降计
、
光纤
、
湿度计
、
基质吸力计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1
中,智能沉降仪和单点沉降计要求精度小于
0.1
%
FS
,量程大于
1000mm
,寿命大于3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地基建筑物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
S3
中,掏土过程中,为防止楼房沉降偏向侧沉降量继续增加,沉降偏向侧掏土深度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嘉荧,宋立兴,郑铁鑫,金丽丽,陈军杰,
申请(专利权)人:龙德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