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538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应用于中水膜处理领域的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通过用于环形输送膜元件的传输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中水膜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水也称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资源,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反渗透膜系统对中水进行集中处理

[0003]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

[0004]现有的中水膜系统在长期使用后需进行清洁作业,分为线上清洁和线下清洁两种模式,其中线下清洁需要拆卸膜元件进行处理,将膜元件放入清洗液中浸泡,让清洗液与污染物反应并脱落,浸泡的时间通常为
30
分钟至数小时,再用高压水或水龙头将膜表面的污垢刷除,清洗结束后,使用清水冲洗膜元件,以去除清洗液和残留物质,此类的线下清洁方式多为人工处理,清洁效率低,且膜元件内反渗透膜间隙间的杂质无法有效分离,为此提出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线下清洁方式清洁效率低,膜元件内反渗透膜间隙间的杂质无法有效分离的技术问题,相比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分离装置包括用于环形输送膜元件的传输机构

用于浸泡清洁膜元件的清洁池以及用于分离膜元件内部杂质的分离机构,其中膜元件为中水膜系统中的可拆卸单元,膜元件包括集水管,集水管的外侧卷绕有膜卷,膜卷的外侧一端固定有止水环;清洁池固定在机架上,清洁池内填充有清洁剂,传输机构固定在清洁池内,传输机构用于将膜元件输送至清洁池内浸泡,并传输至分离机构处;分离机构包括对称滑动连接在清洁池顶部的上平移架,一侧上平移架上等距均分固定有若干第一抵块,另一侧上平移架上固定有与第一抵块相对应的第一缸体,第一缸体的一端设有锥形口,锥形口内固定有与止水环相匹配的封口囊,第一缸体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缸体,第二缸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缸体内还滑动连接有第二抵块,第一活塞与第二抵块间固定有推杆,第一活塞与第二缸体间夹接有张紧弹簧,第二缸体的外壁固定有与第一缸体相匹配的第二活塞;第二缸体的一端通过气嘴与封口囊连通设置,两组上平移架分别由线性模组驱动位移,第二缸体由固定在上平移架的伸缩气缸驱动位移

[0006]进一步的,第一抵块

第二抵块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圆锥形凹槽,圆锥形凹槽内胶接有密封垫,圆锥形凹槽与集水管的端部相匹配

[0007]进一步的,传输机构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传输支架,传输支架呈上下平直

两侧半圆的环形支架结构,两组传输支架间滑动连接有传输带,传输带为横向刚性传输带结构,传
输带内侧等距均分固定有若干夹持工装;夹持工装包括固定在传输带上的底座,底座的两侧对称设有两组磁性夹板,磁性夹板的剖面呈
J
形结构,两组夹持工装相邻的磁性夹板间具有相排斥的磁力

[0008]进一步的,传输带由步进电机驱动,传输带每次步进距离等于第一缸体的排布间距

[0009]进一步的,传输支架的上部平直一侧设有下凹侧,下凹侧的下凹半径大于待夹持的膜元件半径,上平移架的一侧固定有卸料托板,卸料托板设置在下凹侧的正下方

[0010]进一步的,清洁池内还设有加热装置和超声波振动装置,清洁池内填充的清洁剂由循环系统输送,循环系统上设有过滤清洁剂内杂质的过滤机构

[0011]进一步的,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同步推架,同步推架用于固定多个第二缸体的端部

[0012]进一步的,清洁池的底部还滑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下平移架,同一侧的下平移架

上平移架固定连接,其中一侧下平移架上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清洁杆,另一侧下平移架上转动连接有两组对称设置的清洁管,清洁杆的外壁

清洁管的内壁均固定有清洁刷

[0013]进一步的,清洁池的顶部通过门架转动连接有两组碾辊,碾辊上设有若干等距均分设置的凸环,两组碾辊上的凸环交错设置,碾辊通过调节气缸实现上下方向的位移,碾辊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锥齿轮,上平移架上转动连接有与第二锥齿轮相匹配的第一锥齿轮

[0014]进一步的,清洁池的底部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若干旋转管,旋转管的一端固定有同步齿轮,相邻的同步齿轮间相啮合设置,同步齿轮由电机驱动,旋转管的另一端设有花键槽,第一锥齿轮

清洁杆

清洁管上均固定有与花键槽相匹配的花键轴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利用传输机构实现循环上料作业,利用下凹侧实现自动下料,供料效率高,利用传输机构将在清洁池内浸泡过的膜元件输送至分离机构,由分离机构多次利用气压差将膜元件的膜卷软绕间隙间的杂质及清洁剂分离,杂质分离率高,有效提升了中水膜系统中的膜元件离线清洁的效率,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市场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跟随上平移架同步位移的下平移架的设置,利用带有清洁刷的清洁杆

清洁管,分别位移穿插至集水管内

套接在膜卷,再利用同步齿轮

旋转管和花键轴的同步传动,旋转清洁杆

清洁管,对集水管内壁和膜卷外壁进行杂质的初步清洁作业,同时利用带有凸环的碾辊,在下平移架位移的过程中,使第一锥齿轮

第二锥齿轮相啮合,通过同步齿轮的带动,使碾辊旋转,进而碾压膜卷外壁,施加的压力使膜卷卷绕间隙间的结晶杂质细化,便于清洁剂的浸入,进一步降低了膜元件在清洁池内的浸泡时间,提升整体杂质分离效率

[0017]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中提出的第一缸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中提出的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中提出的第一抵块抵靠膜元件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中提出的第二抵块抵靠膜元件时的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中提出的传输机构下凹侧的结构示意图;图
10
为本申请中提出的传输机构平直处的结构示意图;图
11
为本申请中提出的下平移架及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
12
为本申请中提出的清洁杆及清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包括用于环形输送膜元件(9)的传输机构(3)

用于浸泡清洁膜元件(9)的清洁池(2)以及用于分离膜元件(9)内部杂质的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池(2)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清洁池(2)内填充有清洁剂,所述传输机构(3)用于将膜元件(9)输送至清洁池(2)内浸泡,并传输至分离机构处;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对称滑动连接在清洁池(2)顶部的上平移架(4),一侧所述上平移架(4)上等距均分固定有若干第一抵块(
41
),另一侧所述上平移架(4)上固定有与第一抵块(
41
)相对应的第一缸体(
42
),所述第一缸体(
42
)的一端设有锥形口(
421
),所述锥形口(
421
)内固定有封口囊(
422
),所述第一缸体(
42
)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缸体(
427
),所述第二缸体(
427
)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
425
),所述第一缸体(
42
)内还滑动连接有第二抵块(
423
),所述第一活塞(
425
)与第二抵块(
423
)间固定有推杆(
424
),所述第一活塞(
425
)与第二缸体(
427
)间夹接有张紧弹簧(
426
),所述第二缸体(
427
)的外壁固定有与第一缸体(
42
)相匹配的第二活塞(
429
);所述第二缸体(
427
)的一端通过气嘴(
428
)与封口囊(
422
)连通设置,两组所述上平移架(4)分别由线性模组驱动位移,所述第二缸体(
427
)由固定在上平移架(4)的伸缩气缸(
71
)驱动位移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块(
41


第二抵块(
423
)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圆锥形凹槽,所述圆锥形凹槽内胶接有密封垫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机构(3)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传输支架(
31
),两组所述传输支架(
31
)间滑动连接有传输带(
32
),所述传输带(
32
)内侧等距均分固定有若干夹持工装;所述夹持工装包括固定在传输带(
32
)上的底座(
33
),所述底座(
33
)的两侧对称设有两组磁性夹板(
34
),两组夹持工装相邻的磁性夹板(
34
)间具有相排斥的磁力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中水膜系统的杂质分离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诚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