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及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键帽生产
,具体为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及生产工艺
。
技术介绍
[0002]以申请号为
CN201610520687.0
的已公开专利为对比文件1,在对比文件1中指出,“目前消费性电子产品外壳的标志
(logo
,例如
:
笔记本电脑外壳上的
logo)
,普遍使用透明压克力来达到可透光的目的,其表面皆未经过特殊处理,也不具有颜色光泽
。
在光源固定的时候
(
例如
:
屏幕背光
)
,发光时所呈现的效果仅为较单调的单纯的白光或经过压克力后产生的有色光,所以其变化单调且无法改变透明度
。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申请人于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
TW I505935 B
中提出一种具有金属光泽的透光板体及其制造方法,其使用具有金属层以及油墨层的透光板体,使得透光板体的透光区在有光的时候可以产生金属镜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键帽基座(
100
),包括上端开口的安装槽(
110
);上端基板(
200
),装设于安装槽(
110
)的上端开口处,上端基板(
200
)上装设有上下贯穿于上端基板(
200
)的第一透光板(
210
);中层基板(
300
),装设于安装槽(
110
)内,中层基板(
300
)包括靠近使用者的第一显示部(
310
)和远离使用者的第二显示部(
320
),第二显示部(
320
)的横向宽度大于第一显示部(
310
),第一显示部(
310
)上设有第二透光板(
330
);彩色油墨层(
340
),具有一定透光率,形成于第二透光板(
330
)上;安装槽(
110
)的内壁包括靠近使用者的第一内壁(
111
)
、
远离使用者的第二内壁(
112
)
、
以及分别设于第一内壁(
111
)和第二内壁(
112
)左右两侧第三内壁(
113
)和第四内壁(
114
),第二内壁(
112
)
、
第三内壁(
113
)和第四内壁(
114
)拼合形成第三显示部(
400
),第三显示部(
400
)与第二显示部(
320
)拼合形成金属光泽面,第一内壁(
111
)上设有反射镜面(
600
);光源件(
500
),装设于中层基板(
300
)下方,光源件(
500
)射出的光线经第二透光板(
330
)和彩色油墨层(
340
)透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透光板(
210
)的透光率大于
90
%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源件(
500
)包括向反射镜面(
600
)照射的平行光源,反射镜面(
600
)包括曲面镜(
610
)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键帽变色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透光板(
330
)的透光率大于
90
%,彩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朝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嘉星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