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筒结构及干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501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干筒结构及干衣机,其中的一种烘干筒结构,包括烘干筒,烘干筒的筒底设有第一进风腔,用于沿烘干筒的轴向向烘干筒内腔进风;烘干筒的筒壁具有第二进风腔,第二进风腔上开设有多个导气孔,各导气孔沿烘干筒的周向间隔均布,并将第二进风腔与烘干筒内腔连通,用于沿烘干筒的径向向烘干筒内腔进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干筒结构及干衣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烘干筒结构及干衣机


技术介绍

[0002]干衣机是家庭生活必不可少的家电产品

[0003]目前的干衣机通过向内层送风对内层中的衣物进行烘干处理,由内层的一端向内层进风另一端排风对衣物进行烘干,烘干过程中内层不断转动以搅动衣物,促进衣物与进风接触,增强烘干效果

[0004]通过向内层的一端进风以及内层带动衣物转动,虽然能够实现烘干功能,但只能由于只能由内层的一端进风,进风量十分受限,且不能均匀地吹向筒内的衣物,导致对衣物的烘干不够均匀,以及烘干效率低,难以实现对衣物的快速烘干,此外,通过内层转动虽然能够促进衣物与进风接触,但是质量较轻或较小的衣物,在与其他衣物一同烘干时,易贴覆在内层的筒壁上跟随内层转动,导致衣物与内层贴覆的面无法直接接触进风,影响烘干品质

效果,烘干不够均匀

快速

[0005]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的干衣机,在烘干过程中,对内层的进风较小,对衣物的烘干速度慢,且烘干不够均匀

[0006]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干衣机,在烘干过程中,对内层的进风较小,对衣物的烘干速度慢,以及烘干不够均匀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烘干筒结构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9]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烘干筒结构,包括烘干筒,烘干筒的筒底设有第一进风腔,用于沿烘干筒的轴向向烘干筒内腔进风;
[0010]烘干筒的筒壁具有第二进风腔,第二进风腔上开设有多个导气孔,各导气孔沿烘干筒周向间隔均布,并将第二进风腔与烘干筒内腔连通,用于沿烘干筒的径向向烘干筒内腔进风

[0011]优选的,
[0012]第二进风腔内设有多条第二导风通道,多条第二导风通道沿烘干筒的周向间隔均布;
[0013]第二导风通道呈长条状,由烘干筒的进风端延伸至封闭端;
[0014]多个导气孔沿第二导风通道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构成导气孔组;
[0015]第二导风通道内设有一组或多组导气孔组

[0016]优选的,沿烘干筒的进风端至封闭端方向,第二导风通道逐渐收窄,或者
[0017]第二导风通道中设有台阶部,在第二导风通道中,进风端至台阶部为前导风通道,
台阶部至封闭端为后导风通道,前导风通道沿烘干筒径向的宽度大于后导风通道沿烘干筒径向的宽度

[0018]优选的,烘干筒的筒底设有呈环状的第三进风腔;
[0019]烘干筒的筒底设有环状进风腔,第三进风腔的内周侧与环状进风腔连通,第三进风腔的外周侧与第二进风腔连通;
[0020]烘干气体由环状进风腔进入到第三进风腔,再由第三进风腔进入到第二进风腔

[0021]优选的,第三进风腔内,沿第三进风腔的周向均布有多条第三导风通道;
[0022]第二进风腔内设有多个第二隔板,第二导风通道由多个第二隔板在第二进风腔内间隔均布构成;
[0023]第二隔板延伸至第三进风腔,并沿第三进风腔的周向将第三进风腔分隔成多个第三导风通道;
[0024]第二导风通道与第三导风通道一一对应连接

[0025]优选的,
[0026]第三进风腔内设有多个第三隔板,多个第三隔板沿着第三进风腔的周向间隔均布,在第三进风腔内形成多个第三导风通道;
[0027]第三导风通道与第二导风通道一一对应连接,或者
[0028]第三导风通道与第二导风通道错位连接,使一个第三导风通道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导风通道连接

[0029]优选的,
[0030]环状进风腔内设有多个第二进风孔,多个第二进风孔沿环状进风腔的周向间隔均布;
[0031]第二进风孔与第三导风通道一一对应连接,或者
[0032]第二进风孔与第三导风通道错位连接,使一个第二进风孔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三导风通道连接

[0033]优选的,环状进风腔与第一进风腔之间设有第一挡板,环状进风腔内设有第二挡板;
[0034]第二挡板设置多个,沿环状进风腔的周向间隔均布,将环状进风腔分隔成多个进风区,第二进风孔设置在进风区内;
[0035]每个进风区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进风孔

[0036]优选的,第一进风腔设置在烘干筒筒底的中心区域,第一进风腔内设有第一进风孔,第一进风孔连通烘干筒内腔

[003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干衣机,包括箱体,箱体上设有风道壳体,上述的一种烘干筒结构设置在箱体内,风道壳体上设有连通第一进风腔的第一排风口

连通第二进风腔的第二排风口

[003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通过导气孔沿着内层侧壁的各处进入到内层的内腔中,一方面增大了对内层的进风面积,提高了对内层的进风量,即提高了对衣物的烘干风量,利于对内层中的衣物快速烘干,且适合烘干大量衣物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烘干气体由内层的侧壁吹进内层,衣物受到指向内层中心的风力,对贴覆在内层内壁上的衣物具吹动

剥离的作用,避免
衣物贴覆在内层的内壁上,导致衣物与内层贴覆的面不能接触烘干气体,导致烘干不够均匀,难以达到较好的烘干效果

[0040]此外,通过内层侧壁向内层吹入烘干气体,可以使内层中的衣物处于漂浮状态,减少与内层内壁接触,使内层环绕衣物进风,烘干气体环绕衣物对衣物进行烘干,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衣物的烘干速度,并且对衣物的烘干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41]附图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42]在附图中:
[004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
[0044]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烘干筒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3是图2的
A
部放大图;
[0046]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烘干筒的剖视图;
[0047]图5是图4的
B
部放大图;
[0048]图6是图4的
C
部放大图;
[0049]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烘干筒外层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8是图7的
D
部放大图

[0051]图中:
[0052]1、
烘干筒;...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烘干筒结构,包括烘干筒
(1)
,烘干筒
(1)
的筒底设有第一进风腔
(3)
,用于沿烘干筒
(1)
的轴向向烘干筒内腔
(108)
进风;其特征在于,烘干筒
(1)
的筒壁具有第二进风腔
(4)
,第二进风腔
(4)
上开设有多个导气孔
(107)
,各导气孔
(107)
沿烘干筒
(1)
的周向间隔均布,并将第二进风腔
(4)
与烘干筒内腔
(108)
连通,用于沿烘干筒
(1)
的径向向烘干筒内腔
(108)
进风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筒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进风腔
(4)
内设有多条第二导风通道
(103)
,多条第二导风通道
(103)
沿烘干筒
(1)
的周向间隔均布;第二导风通道
(103)
呈长条状,由烘干筒
(1)
的进风端
(6)
延伸至烘干筒
(1)
的封闭端
(7)
;多个导气孔
(107)
沿第二导风通道
(103)
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布,构成导气孔组;第二导风通道
(103)
内设有一组或多组导气孔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干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烘干筒
(1)
的进风端
(6)
至烘干筒
(1)
的封闭端
(7)
方向,第二导风通道
(103)
逐渐收窄,或者第二导风通道
(103)
中设有台阶部
(104)
,在第二导风通道
(103)
中,进风端
(6)
至台阶部
(104)
为前导风通道
(105)
,台阶部
(104)
至封闭端
(7)
为后导风通道
(106)
,前导风通道
(105)
沿烘干筒
(1)
径向的宽度大于后导风通道
(106)
沿烘干筒
(1)
径向的宽度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干筒结构,其特征在于,烘干筒
(1)
的筒底设有呈环状的第三进风腔
(5)
;烘干筒
(1)
的筒底设有环状进风腔
(204)
,第三进风腔
(5)
的内周侧与环状进风腔
(204)
连通,第三进风腔
(5)
的外周侧与第二进风腔
(4)
连通;烘干气体由环状进风腔
(204)
进入到第三进风腔
(5)
,再由第三进风腔
(5)
进入到第二进风腔
(4)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烘干筒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三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霆游佳鑫金学峰郝兴慧吴迪黄胜建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