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90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材料是指具有光泽

具有延展性

容易导电

传热等性质的材料

金属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其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导热性能,导电性能,且性价比较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

原子能

电化学

石油化工

冶金

机械

建筑

医药

环保

计算机等诸多领域,金属材料的应用领域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0003]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金属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希望已有的金属材料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产生最大的效益;扩展金属材料新的性能,使其能够适应更高的应用需求,例如希望金属材料能够兼具高力学性能
(
例如强度
)
与高其他物理性能
(
例如塑性

导电性

导热性
)。
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例如强度
)
与其他物理性能
(
例如塑性

导电性

导热性
)
就像鱼与熊掌一样,两者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可兼得

具体而言,在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的同时,通常会伴随着其他物理性能
(
例如塑性

导电性

导热性
)
的显著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
例如强度
)
与其他物理性能
(
例如塑性

导电性

导热性
)
不能兼具的技术问题

[0005]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06]于保护气体气氛下向液态金属中加入纳米颗粒,随后铸造成坯,并进行后处理,液态金属中,所述纳米颗粒之间的界面势垒大于十倍纳米颗粒的布朗热运动能量,且纳米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势井能大于纳米颗粒的布朗热运动能量

[0007]可选地,加入纳米颗粒之后

铸造成坯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层流搅拌

[0008]可选地,所述层流搅拌过程中,使搅拌所采用的搅拌器上下往复同步运动

[0009]可选地,所述保护气体选自氮气

氩气

氦气和氖气中的至少一种

[0010]可选地,所述层流搅拌过程中,使搅拌所采用的搅拌器上下往复同步运动

[0011]可选地,在所述金属的熔点温度下,所述纳米颗粒不熔化,且在所述金属的熔点温度下,所述纳米颗粒与金属液体不发生化学反应

[0012]可选地于,所述纳米颗粒的粒径为
10

200nm
,优选为
30

150nm。
[0013]可选地,所述纳米颗粒选自纳米碳族化合物颗粒

纳米氮族化合物颗粒和纳米氧化合物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0014]可选地,所述纳米颗粒与液态金属的体积比为1‑
20

100
,优选为5‑
20

100。
[0015]可选地,所述后处理包括热处理

[0016]第二个方面,本申请还提供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金属复合材料

[0017]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金属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通过层流搅拌的方式,制得呈双峰结构的金属复合材料,进而通过双峰结构的“背应力”强化
/
硬化效应
(
具体为:金属复合材料内部由两级尺寸的晶粒构成,这些微观结构单元带来强度
(
软硬
)
的差异

由于强度在空间上的差异,在金属复合材料变形过程中,这些软

硬单元之间会产生极大的应变不协调

这样,会在软

硬单元域之间产生很大的“背应力”。
通常情况下,软单元提供变形,硬单元提供强度
)
,使金属复合材料能够兼备力学性能和其他物理性能,从而实现力学性能
(
例如强度
)
与其他物理性能
(
例如塑性

导电性

导热性
)
的完美匹配,规避了强度延展性悖论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
[0020]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铜基复合材料的电镜图;
[0021]图3为对比例1制得的铁基复合材料的电镜图;
[0022]图4为对比例2制得的铁基复合材料的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

工艺条件及结果等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
[0025]于保护气体气氛向液态金属中加入粒径为
10

200nm
的纳米颗粒,纳米颗粒与液态金属的体积比为1‑
20

100
;层流搅拌,层流搅拌过程中,使搅拌所采用的搅拌器上下往复同步运动随后铸造成坯,并进行后处理,后处理包括热处理;
[0026]在金属的熔点温度下,纳米颗粒不熔化,且在金属的熔点温度下,纳米颗粒与金属液体不发生化学反应;
[0027]纳米颗粒选自纳米碳族化合物颗粒

纳米氮族化合物颗粒和纳米氧化合物颗粒中的至少一种

[0028]液态金属中,纳米颗粒之间的界面势垒
Wbarrier
大于十倍纳米颗粒的布朗热运动能量
(

10kT)
,且纳米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势井能
Wvdw
大于纳米颗粒的布朗热运动能量
kT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于保护气体气氛下向液态金属中加入纳米颗粒,随后铸造成坯,并进行后处理,液态金属中,所述纳米颗粒之间的界面势垒大于十倍纳米颗粒的布朗热运动能量,且纳米颗粒之间的范德华势井能大于纳米颗粒的布朗热运动能量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气体选自氮气

氩气

氦气和氖气中的至少一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入纳米颗粒之后

铸造成坯之前,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层流搅拌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流搅拌过程中,使搅拌所采用的搅拌器上下往复同步运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诗鑫张芝民刘志威邓敖于智成朱科冯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