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感应摩擦复合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铁路钢轨摩擦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钢轨感应摩擦复合焊接装置及焊接方法
。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高铁技术在国内外的大量推广和运用,以及在各种极端气侯条件下的高铁网络建设,对承载高速列车运行的无缝线路钢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现无缝线路最关键
、
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钢轨焊接,其所使用的焊接方法对钢轨焊接的安全可靠
、
节能环保
(
环境污染
)、
质量和效率等诸多方面起决定性的作用
。
[0003]针对高强度钢轨材料和对其焊接质量的要求,西南交通大学钢轨焊接团队提出了第一级解决方案:采用轨道摩擦焊,轨道摩擦焊是针对钢轨的材料和结构特征,以及工程应用的实际情况而采用的一种特殊的摩擦焊方法,参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
CN108568591A
和
CN108788443A
,这两个专利文献分别提供了一种钢轨轨道摩擦焊接方法和一种钢轨线性摩擦焊接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钢轨感应摩擦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控制器
(2)
及分别与所述运动控制器
(2)
相连的固定端夹紧机构
(3)、
移动端夹紧机构
(4)、
振动夹紧机构
(5)、
摩擦振动器
(7)、
感应加热线圈
(8)、
顶锻机构和推瘤机构;所述固定端夹紧机构
(3)
与所述移动端夹紧机构
(4)
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固定端夹紧机构
(3)
用以将第一待焊钢轨
(12)
的一端夹紧,所述移动端夹紧机构
(4)
用以将第二待焊钢轨
(13)
的一端夹紧,所述第一待焊钢轨
(12)
和第二待焊钢轨
(13)
相对设置且预留出容纳所述感应加热线圈
(8)
的加热间隙,所述振动夹紧机构
(5)
用以将第一待焊钢轨
(12)
靠近待焊接面的一端以及第二待焊钢轨
(13)
靠近待焊接面的一端夹紧,所述振动夹紧机构
(5)
在所述摩擦振动器
(7)
的带动下实现两根钢轨的适配对中;所述感应加热线圈
(8)
设于所述加热间隙中对位于其两侧的待焊接面进行加热;所述顶锻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端夹紧机构
(4)
的一侧且用以将第二待焊钢轨
(13)
与第一待焊钢轨
(12)
顶紧;所述推瘤机构用以去除钢轨上的焊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感应摩擦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夹紧机构
(3)
与所述移动端夹紧机构
(4)
相对间隔的设置在机架
(1)
上,所述固定端夹紧机构
(3)
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以及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夹持臂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组件,两个所述夹持臂被驱动的相互靠近并与所述第一待焊钢轨
(12)
的侧壁抵接,实现对第一待焊钢轨
(12)
的夹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感应摩擦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端夹紧机构
(4)
通过导轨安装在机架
(1)
上,所述移动端夹紧机构
(4)
通过所述导轨沿所述机架
(1)
移动,所述移动端夹紧机构
(4)
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持臂,以及用以驱动两个所述夹持臂相互靠近或远离的驱动组件,两个所述夹持臂被驱动的相互靠近并与所述第二待焊钢轨
(13)
的侧壁抵接,实现对第二待焊钢轨
(13)
的夹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感应摩擦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
(8)
与感应加热器
(9)
相连,所述感应加热器
(9)
设置在机架
(1)
上,所述感应加热器
(9)
用以对感应加热线圈
(8)
提供感应加热电流;所述感应加热线圈
(8)
通过执行机构与所述运动控制器
(2)
相连,当两个待焊端面均超过再结晶温度后,所述运动控制器
(2)
通过所述执行机构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
(8)
移出所述加热间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感应摩擦复合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夹紧机构
(5)
位于所述固定端夹紧机构
(3)
和移动端夹紧机构
(4)
之间,所述振动夹紧机构
(5)
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谭克利,肖晓荚,张松,郑杰坪,黄世一,肖冬林,段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交大焊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