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宜机化大棚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621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宜机化大棚建造方法,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的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上设有骨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宜机化大棚建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棚建造方法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宜机化大棚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的大棚建造技术方案中,许多大棚的设计和制造都是通过人工进行的,人工建造大棚没有统一的标准,费时费力,规格各异,而且人工建造大棚不能方便的通过机械进行操作,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安装效率和质量。现有技术中的大棚建造选材标准较低,大棚的整体框架结构比如肩高和脊高不利于机械操作,现有技术中的大棚安装不方便;现有技术中的棚室不适合作物宜机化生产,而且现有技术中制造的大棚存在机械化利用率低和大跨度棚室温度高等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宜机化大棚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棚不方便安装、机械化利用率低和大跨度棚室温度高等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宜机化大棚建造方法,具体包括建设规划和结构设计两个步骤;建设规划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建设大棚的场地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排水便利、土壤疏松肥沃、水电源均有、交通便利以及无污染源的地区;(2)规划布局:大棚宜成片建设,大棚与大棚之间的距离在跨度方向的棚间距为2m~3m,在长度方向棚头之间的距离为4m~5m;以利于通风换气、排水、采光以及运输;(3)棚向选泽:棚向以南北向为最好,若受地块限制,棚向为东西向,尽量避免斜向建棚;结构设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总体尺寸:大棚的跨度和高度构成大棚的规格;大棚的跨度为9m~11m,脊高为3.7m~3.9m,长度为80m~100m,大棚两侧肩高1.9m~2.1m;以利于农业机械操作,提高机械化率。
[0005](2)大棚骨架: 大棚骨架的设计设置大棚骨架承载能力为风载>0.25KN/

,雪载>0.2KN/

, 恒载>0.2KN/

,作物荷载>0.25KN/

;(3)基座:大棚基座固定采用C20混凝土基础桩,基础地锚25cm*25cm *30cm,预埋深度28cm~32cm,每隔3m~5m一个基础地锚上表面水平,上铺设5cm*5cm角钢用于焊接固定棚架;(4)卡槽卡簧:
卡槽卡簧采用高强度合成材料制成,宽度28mm~30mm,厚度0.6mm~0.8mm,长度580cm~620cm;(5)棚膜选择:棚膜的选择选用散光PO膜,厚度>0.1mm,透光率>90%,采用专用固膜卡槽固定密封;通过漫散射技术,在不影响光总量透过的前提下,使透过薄膜进入设施的阳光由直射光转变为散射光,从而使设施内光照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的均匀度大幅度提高,减少直射光的比例,改善作物群体内的光照条件,让作物能从不同维度接收到光照,从而显著提升作物的产量。
[0006](6)防虫网设置:选择40目~50目幅宽米的尼龙防虫网,安装于上方风口及两侧通风口处;(7)放风设置:腰风:手动或电动卷膜器安装在棚头钢骨架肩部下方的卷膜器滑杆上,根据需要调整开窗大小,大棚侧面放风口高度1.1m~1.3m;顶风:参照日光温室的放顶风模式,正反滑轮手动拉扯或使用电动放风器放风;(8)压膜线:选用高强度压膜线固定棚膜,高强度压膜线为高弹尼龙丝或聚丙丝线;(9)开门:大棚两端分别设置平开门4个,高1.7m~1.9m,宽1.9m~2.1m;利于长垄栽培机械操作。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建设规划的步骤(2)规划布局时,大棚与大棚之间的距离在跨度方向的棚间距为2.5m,在长度方向棚头之间的距离为4.5m。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结构设计步骤(1)总体尺寸中:大棚的跨度为10m,脊高为3.8m,长度为90m,大棚两侧肩高2m。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结构设计步骤(2)大棚骨架中:大棚骨架采用尺寸为3cm*5cm、壁厚为3.2mm的镀锌U型钢,内设纵向拉杆5~7道,拉杆采用DN20镀锌钢,并采用壁厚为0.25cm的管焊接或对接,确保拉杆处于张紧状态。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结构设计步骤(2)大棚骨架中:大棚拱架间距110cm~130cm,大棚两侧棚头需加设1.5~2寸钢管支柱。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结构设计步骤(3)基座中:预埋深度30cm,每隔4m一个基础地锚上表面水平。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结构设计步骤(4)卡槽卡簧中:棚脊正中、棚两侧肩高50cm和180cm处分别通长加装棚膜固定卡槽,并由自攻丝固定,用于固定顶膜和裙膜。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结构设计步骤(4)卡槽卡簧中:卡槽卡簧宽度29mm,厚度0.7mm,长度600cm。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结构设计步骤(6)防虫网设置中:选择40目幅宽米的尼龙防虫网,安装于上方风口及两侧通风口处。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结构设计步骤(9)开门中:大棚两端分别设置平开门4个,高1.8m,宽2m。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建造的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上设有骨架、角板、边框、预
埋管和加强杆,骨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骨架的下端均安装有预埋管,预埋管连接在外部设备上,加强杆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加强杆分别连接在多个骨架上,角板分别连接在多个骨架之间,边框连接在角板上。
[0017]在大棚的边框上设有方钢对门,方钢对门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方钢对门分别转动连接在边框上方,多个方钢对门提升了大棚进出的便利性。边框和骨架上分别设有卡块,卡块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块分别安装在骨架和边框的上端和两侧,卡块的设计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卡块上分别设有顶部连筋和地脚连筋,顶部连筋和地脚连筋分别安装在多个卡块上,顶部连筋和地脚连筋的设计保证了整体的稳定性。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机械化生产的塑料大棚的生产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大棚本体上设有骨架、角板、边框、预埋管和加强杆,骨架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骨架的下端均安装有预埋管,预埋管连接在外部设备上,加强杆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加强杆分别连接在多个骨架上,角板分别连接在多个骨架之间,本专利技术通过多个角板、顶部连筋和地脚连筋的作用下提升了机械操作的便利性,从而减少了人工操作,提升了安装的效率,并且提升了安装的质量。本专利技术建造这样的大棚是为了方便作物宜机化生产,比如:机械整地、机械起垄、覆膜铺设滴灌带、机械移栽和机械运输等操作,上放风口是为了解决大跨度棚室温度高、降温难的问题;大棚两边各设4个门的目的是便于通风降温和利于机械进出和在外调头。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大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大棚边框的内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

骨架;2

角板;3

边框;4

预埋管;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宜机化大棚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宜机化大棚建造方法具体包括建设规划和结构设计两个步骤;所述建设规划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场地选择:建设大棚的场地选择地势高、背风向阳、排水便利、土壤疏松肥沃、水电源均有、交通便利以及无污染源的地区;(2)规划布局:大棚宜成片建设,大棚与大棚之间的距离在跨度方向的棚间距为2m~3m,在长度方向棚头之间的距离为4m~5m;(3)棚向选泽:棚向以南北向为最好,若受地块限制,棚向为东西向,尽量避免斜向建棚;所述结构设计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总体尺寸:大棚的跨度和高度构成大棚的规格;大棚的跨度为9m~11m,脊高为3.7m~3.9m,长度为80m~100m,大棚两侧肩高1.9m~2.1m;(2)大棚骨架: 大棚骨架的设计设置大棚骨架承载能力为风载>0.25KN/

,雪载>0.2KN/

, 恒载>0.2KN/

,作物荷载>0.25KN/

;(3)基座:大棚基座固定采用C20混凝土基础桩,基础地锚25cm*25cm *30cm,预埋深度28cm~32cm,每隔3m~5m一个基础地锚上表面水平,上铺设5cm*5cm角钢用于焊接固定棚架;(4)卡槽卡簧:卡槽卡簧采用高强度合成材料制成,宽度28mm~30mm,厚度0.6mm~0.8mm,长度580cm~620cm;(5)棚膜选择:棚膜的选择选用散光PO膜,厚度>0.1mm,透光率>90%,采用专用固膜卡槽固定密封;(6)防虫网设置:选择40目~50目幅宽米的尼龙防虫网,安装于上方风口及两侧通风口处;(7)放风设置:腰风:手动或电动卷膜器安装在棚头钢骨架肩部下方的卷膜器滑杆上,根据需要调整开窗大小,大棚侧面放风口高度1.1m~1.3m;顶风:参照日光温室的放顶风模式,正反滑轮手动拉扯或使用电动放风器放风;(8)压膜线:选用高强度压膜线固定棚膜,高强度压膜线为高弹尼龙丝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令强李杰梅旭张晓梅杨威程瑞宝刘汉宇王秀芝彭海军薛新伟崔聪聪唐雨孙宇丹董喆孙军玲姚宇涵曲宝茹周艳芳正月赵禹凯
申请(专利权)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