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制作工艺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298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制作工艺流程,包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制作工艺流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浮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制作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海上风机的基础形式分为固定式和浮式

其中,浮式基础包括:半潜式

驳船式和张力腿式等

随着海上风电技术的成熟,海上风电场逐渐由近海走向深海,其基础形式也随着水深的改变由固定式基础向浮式基础转变

其中,半潜式浮式平台具有稳定性好

适用水深范围广和建造运输方便等优点,成为未来海上浮式风电场的主流基础形式

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半潜式浮体多是一体成型,无法根据风机的大小相应的对支撑模块进行制作,无法适应不同类型的风机,降低了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制作工艺流程,通过模块的单独制作,能根据风机的大小相应的制作相互配合的模块,能根据风机的大小制作不同尺寸的模块,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风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包括垂荡舱模块

连梁模块

立柱模块

撑杆模块以及将军柱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垂荡舱模块

连梁模块

立柱模块

撑杆模块和将军柱组成三角形浮体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将军柱固定设置在立柱模块顶端,所述撑杆模块包括第一斜杆和横杆,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在立柱模块靠近顶端处,所述第一斜杆固定连接在垂荡舱模块和横杆之间;所述立柱模块设置有多组;且均呈竖直状态设置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梁模块固定设置在垂荡舱模块之间,所述立柱模块固定设置在垂荡舱模块顶面

[0008]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制作工艺流程,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具体制作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
:通过计算机绘制浮体三维图,得到各零件精确尺寸;
S2
:绘制各构件零件详图,作为绘制下料套料图及数控编制的依据;
S3
:各模块重心位置及导管架整体尺寸,放样时按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焊接收缩补偿量

加工余量;
S4
:模块制作,核对钢材的牌号

规格

材质等相关资料,检查钢材表面质量,当发现钢料不平直

有蚀锈

油漆等污物影响号料质量时,应矫正

清理后再切割,保证钢板及下料后零件的平整度;
S5
:分别制作垂荡舱模块

连梁模块

立柱模块

撑杆模块以及将军柱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立柱模块制作工艺流程步骤为:
S1
:首先在水平板上建立胎架,然后对胎架进行校准;
S2
:制作立柱模块单片,并在单片壁上固定十字舱壁片,然后对单片进行拼接合拢,拼接合拢成圆筒状,整个过程在胎架上完成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垂荡舱模块制作工艺流程步骤为:
S1
:首先准备顶板片体

底板片体

弧形外侧壁板片体

直段外侧壁板片体

十字内舱壁片体

直段内舱壁片体和圆弧形舱壁片体;
S2
:制作一半垂荡舱模块,在水平地面上制作平面胎架,铺设底板片体,安装十字内舱壁片体,安装圆弧形内舱壁片体,安装弧形外侧壁板片体

安装直段内舱壁片体,安装直段外侧壁板片体,最后安装顶板片体,然后制作另一半垂荡舱模块;
S3
:将两半垂荡舱模块对称对接,然后焊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梁模块制作工艺流程步骤为:
S1
:首先准备顶板片体

底板片体

内侧隔板片体

舱室隔板片体

侧面围壁片体

腹板片体及加强筋;
S2
:在水平面上铺设底板片体,然后在底板片体顶面铺设固定加强筋,在加强筋上固定多个内侧隔板片体,并在内侧隔板片体两侧固定腹板片体,且腹板片体底端与加强筋固定,然后固定舱室隔板片体,舱室隔板片体设置在加强筋和腹板片体之间,然后在舱室隔板片体侧壁固定侧面围壁片体,然后将顶板片体盖设在侧面围壁片体顶面,且顶板片体底面与舱室隔板片体和内侧壁隔板片体顶面固定,其中在侧面围壁片体之间设置有结构支撑附件,结构支撑附件就是舱室隔板片体,用于加固支撑的稳定性;
S3
:将顶板片体盖设后进行校正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各个模块的单独制作,能根据风机的类型相应的进行制作,以便于符合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风机的浮起,提升使用效率,增加适用范围,通过模块的单独制作,能根据风机的大小相应的制作相互配合的模块,能根据风机的大小制作不同尺寸的模块,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风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三角形浮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胎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柱模块单片制作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立柱模块内部平台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圆筒拼装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垂荡舱底板片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垂荡舱底板加固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垂荡舱十字内舱壁片体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垂荡舱弧形外侧壁板片体图;图
10
为本专利技术垂荡舱顶板盖设部;图
11
为本专利技术垂荡舱整体结构示意图;图
12
为本专利技术连梁底板图;图
13
为本专利技术连梁内侧隔板片体图;

14
为本专利技术连梁腹板片体图;图
15
为本专利技术连梁结构支撑附件图;图
16
为本专利技术连梁侧面围壁片体图;图
17
为本专利技术连梁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
1、
垂荡舱模块;
2、
连梁模块;
3、
立柱模块;
5、
将军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

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垂荡舱模块(1)

连梁模块(2)

立柱模块(3)

撑杆模块以及将军柱(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垂荡舱模块(1)

连梁模块(2)

立柱模块(3)

撑杆模块和将军柱(5)组成三角形浮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军柱(5)固定设置在立柱模块(3)顶端,所述撑杆模块包括第一斜杆和横杆,所述横杆固定连接在立柱模块(3)靠近顶端处,所述第一斜杆固定连接在垂荡舱模块(1)和横杆之间;所述立柱模块(3)设置有多组;且均呈竖直状态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梁模块(2)固定设置在垂荡舱模块(1)之间,所述立柱模块(3)固定设置在垂荡舱模块(1)顶面
。5.
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制作工艺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海上基础漂浮体模块,具体制作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S1
:通过计算机绘制浮体三维图,得到各零件精确尺寸;
S2
:绘制各构件零件详图,作为绘制下料套料图及数控编制的依据;
S3
:各模块重心位置及导管架整体尺寸,放样时按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焊接收缩补偿量

加工余量;
S4
:模块制作,核对钢材的牌号

规格

材质等相关资料,检查钢材表面质量,当发现钢料不平直

有蚀锈

油漆等污物影响号料质量时,应矫正

清理后再切割,保证钢板及下料后零件的平整度;
S5
:分别制作垂荡舱模块(1)

连梁模块(2)

立柱模块(3)

撑杆模块以及将军柱(5)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庆韩正龙魏阳祁瑞宁蔡佳冬孔令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四局福清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