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合式储发电可控再生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6425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合式储发电可控再生电系统:风力发电站;若干个浮筏式发电装置,与风力发电站的电缆连接;储发电站,所述风力发电站和各浮筏式发电装置通过电缆连接储发电站;浮筏式发电装置基于现有的风力发电站的基础电缆,接入储发电站,由风力发电站完成风能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合式储发电可控再生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绿色可再生能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集合式储发电可控再生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虽然目前绿色能源的种类有很多,但所存在的诸多困难如经济性

稳定性

可使用性

和连续性等还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发展

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所进行的大规模储能建设也同时存在安全性和高成本等方面的挑战

[0003]现有的风能

波能

潮汐能都属于低品位的能源,稳定性较差,应用价值不高,如何将这些低品位的能源集中收集并转化为高品位的稳定能源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合式储发电可控再生电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收集风能

波能

潮汐能低品位

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合式储发电可控再生电系统,包括:
[0006]风力发电站;
[0007]若干个浮筏式发电装置,与风力发电站的电缆连接,所述浮筏式发电装置包括:筏体,浮动设置在液面上;所述筏体包括:设置在筏体中部的进液口

设置在进液口外部并高于进液口上端面的防倾覆圈;所述防倾覆圈面向海浪一侧设置有低于进液口上端面的扇形槽,所述扇形槽面向海浪一侧的径向端面形成集浪隔墙;所述防倾覆圈内壁形成面向海浪的弧形挡台;叶轮机组,设置在所述进液口中部;沿筏体径向排布的若干个太阳能发电组件,均匀地浮动设置在所述筏体外径处;
[0008]储发电站,所述风力发电站和各浮筏式发电装置通过电缆连接储发电站,所述储发电站包括:蓄水库本体;设置在蓄水库坝墙外侧的供水池,所述供水池背向蓄水库坝墙一侧设置有波形墙,所述波形墙沿与蓄水库坝墙平行方向呈波浪形,波形墙高度低于蓄水库坝墙;设置在蓄水库本体和供水池之间的可逆式机组,所述可逆式机组两端分别与蓄水库本体和供水池连通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筏式发电装置浮动设置在海面上,海浪由扇形槽一侧进入进液口,并向下冲击叶轮机组从而收集海浪的动能完成发电;防倾覆圈的设置,提高了筏体的稳定性;太阳能发电组件的设置,在筏体外径处形成了一圈浮子,进一步提高了筏体的稳定性,并能收集光能,增加了能量的收集形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扇形槽的设置,不仅形成了集浪隔墙,能够将迎向发电装置的海浪最大程度的收集到进液口内,而且形成了弧形挡台,能够防止海浪越过进液口造成波能流失,集浪隔墙和弧形挡台的组合,增大了冲击叶轮机组的海浪量,提高了波能的利用效率;
[0010]另外,基于现有的蓄水库本体,建设供水池,并依靠蓄水库坝墙建设,波形墙的高
度低于蓄水库坝墙高度,涨潮或起浪时,海水向波形墙冲击,高于波形墙的海水灌入供水池内,海水涨潮时的潮汐能和海浪的波能转化为水的势能储存在供水池内,不稳定

低品位的潮汐能和波能转化为了稳定

高品位的水势能,实现了潮汐能和波能的稳定储存,提高了能源质量;通过可逆式机组,将供水池内的水可控地抽至蓄水库本体内,防止供水池内的水位过高,供水池内水位与波形墙最大高度差值较少,导致供水池可继续储存的水量及水的势能减少,影响后续的潮汐能和波能的持续转化;波浪形的波形墙使海涨潮或起浪时海水最大程度向波形墙的波谷端点处汇集,使波谷端点处的浪潮高度更高,进入供水池的海水量更大,转化为势能的潮汐能和波能更多,提高了潮汐能和波能的转化效率;
[0011]浮筏式发电装置基于现有的风力发电站的基础电缆,接入储发电站,由风力发电站完成风能收集

浮筏式发电装置完成光能和波能收集

储发电站完成潮汐能和波能收集,实现风能

光能

波能

潮汐能多形式的集合式收集,并储存在储发电站的供水池和蓄水库本体内以水的势能作为稳定的能源发电,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

[0012]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倾覆圈由礼帽形的塑料板件制成,可以采用尼龙

聚乙烯

聚丙烯
、PVC
中的一种,所述防倾覆圈的底部倾角小于
45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倾覆圈下部的圆锥台底部倾角较小,向外延伸,增加了防倾覆圈的最大直径,进一步提高了筏体的稳定性

[0014]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扇形槽对应夹角呈
120


[0015]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筏体上部水平设置有与太阳能发电组件一一对应的架梁,各所述架梁沿筏体径向排布;所述太阳能发电组件包括:设置在各架梁上的密封仓

水平设置在密封仓内的太阳能板;所述密封仓包括:密封连接的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为透明质地,可以采用透明尼龙材料,所述太阳能板发电端面朝向密封仓的上盖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密封仓形成了位于筏体外围的浮子,太阳能板在密封仓内与海水隔绝,太阳光从透明的上盖进入密封仓作用在太阳能板上,不会受到海水腐蚀,提高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使用寿命

[0017]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仓与架梁之间设置有翻转机构,所述翻转机构可以采用在密封仓与架梁之间架设电机,驱动密封仓沿长轴方向进行
180
度翻转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密封仓上盖上表面长期被海水接触,可能造成海水盐分沉积在上盖上表面,从而影响上盖的透光率,导致光能的吸收和利用率降低,通过翻转机构,可在夜间将密封仓沿长轴方向
180
度翻转,使上盖向下

下盖向上,上盖表面附着的盐分被水溶解,再在日间重新将密封仓沿长轴方向
180
度翻转,恢复上盖向上

下盖向下,继续吸收光能,提高了长期使用后光能的吸收和利用率

[0019]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仓侧壁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方向为由密封仓内部向外部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仓内气体可由单向阀向外排出,防止受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导致密封仓内压强过大的情况,同时,单向阀的单向通过结构可以防止海水进入密封仓腐蚀太阳能板,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发电组件的使用寿命

[0021]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叶轮机组下部竖直设置有整流管,所述整流管上下贯通,上部与进液口连通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进入进液口的海水进行整流,使其统一沿由上而下的
流动方向,从而最大程度冲击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集合式储发电可控再生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发电站;若干个浮筏式发电装置
(1)
,与风力发电站的电缆连接,所述浮筏式发电装置
(1)
包括:筏体
(11)
,浮动设置在液面上;所述筏体
(11)
包括:设置在筏体
(11)
中部的进液口
(111)、
设置在进液口
(111)
外部并高于进液口
(111)
上端面的防倾覆圈
(112)
;所述防倾覆圈
(112)
面向海浪一侧设置有低于进液口
(111)
上端面的扇形槽
(1121)
,所述扇形槽
(1121)
面向海浪一侧的径向端面形成集浪隔墙
(1122)
;所述防倾覆圈
(112)
内壁形成面向海浪的弧形挡台
(1123)
;叶轮机组
(12)
,设置在所述进液口
(111)
中部;沿筏体
(11)
径向排布的若干个太阳能发电组件
(13)
,均匀地浮动设置在所述筏体
(11)
外径处;储发电站
(2)
,所述风力发电站和各浮筏式发电装置
(1)
通过电缆连接储发电站
(2)
,所述储发电站
(2)
包括:蓄水库本体
(21)
;设置在蓄水库坝墙
(211)
外侧的供水池
(22)
,所述供水池
(22)
背向蓄水库坝墙
(211)
一侧设置有波形墙
(221)
,所述波形墙
(221)
沿与蓄水库坝墙
(211)
平行方向呈波浪形,波形墙
(221)
高度低于蓄水库坝墙
(211)
;设置在蓄水库本体
(21)
和供水池
(22)
之间的可逆式机组
(23)
,所述可逆式机组
(23)
两端分别与蓄水库本体
(21)
和供水池
(22)
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合式储发电可控再生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覆圈
(112)
由礼帽形的塑料板件制成,所述防倾覆圈
(112)
的底部倾角小于
45

。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寿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初然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