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25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热带雨林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数据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极化定标,估算不同极化通道之间在幅度和相位上的偏差,以恢复雷达照射区域中地物的散射矩阵


SAR
数据进行极化定标处理,是开展数据应用和研究的关键前提

全极化雷达天线在实际工作时,不同极化通道间存在一定程度信号泄露,导致雷达天线测量所得的散射矩阵存在失真

因此须对失真进行校正,消除不同极化通道之间的偏差,恢复地物实际的散射矩阵,方可利用测量的
SAR
影像数据,分析和提取地物信息

[0003]现有极化标定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0004]①
:现有极化定标方法,大多需要利用至少一个点目标解算极化定标参数,因此需要人为布设定标器,故会增加定标的人力

物力成本,降低极化定标效率

[0005]②
:大多算法采用迭代运算估计定标参数,因此存在解算过程耗时

影像定标效率的问题;
[0006]③
:针对国产
SAR
卫星而言,每年需要进行1‑2次的定标实验

一般是采用布设人工点目标的方法,估算极化定标参数,完成
SAR
数据的定标工作

但由于布设点目标费时费力

且需要定标的数据量较大,因此通过点目标解算定标参数的方法,对目前
SAR
卫星数据的定标而言,是一个较大的挑战和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算法,不需要额外布设人工点目标,大大减少定标的成本,提高极化定标效率

特别是针对国产
SAR
卫星而言,可加快完成极化定标任务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9]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热带雨林对
SAR
的后向散射特征,通过非迭代运算估算极化标定参数,其估算步骤包括:
[0010]步骤1:基于测量所得全极化
SAR
影像,计算得到观测协方差矩阵
[C];
[0011]步骤2:基于计算所得观测协方差矩阵
[C],结合散射特征,解算串扰
δ

[0012]步骤3:利用在步骤2中所求
δ
,对观测协方差矩阵
[C]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协方差矩阵
[∑

];
[0013]步骤4:基于修正串扰后的协方差矩阵
[∑

],在结合散射特征,估算通道不平衡
α

k

[0014]步骤5:通过步骤1~4的解算和推导,即可利用测量的
SAR
影像,估算得到极化定标参数,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布设人工点目标

[0015]优选的,用到的散射特征包括散射互异性

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不相关性

同极化
元素在幅度和相位上的统计等价性,其各自的表达式如下:
[0016](1)
散射互异性:
[0017][0018]式中,
S
hh
、S
hv
、S
vh
、S
w
分别为全极化
SAR
四个极化通道的测量数据,
< >
表示空间平均运算,
*
表示共轭运算;
[0019](2)
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不相关性:
[0020][0021](3)
同极化元素在幅度和相位上的统计等价性:
[0022][0023][0024]优选的,在步骤1中,观测协方差矩阵
[C]的具体公式如下:
[0025][0026]上式中,上标
H
表示共轭转置运算

[0027]优选的,在步骤2中,基于计算所得观测协方差矩阵
[C],结合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不相关性,采用下式推算串扰
δ

[0028][0029]式中,
δ

[u v w z]T
,字母
u、v、w、z
表示串扰
δ
的元素,为待求未知量;
X

[C
hvhh C
vhhh C
hvvv C
vhvv
]T
,为矩阵方程的常数项;
均为矩阵方程的系数矩阵;
Re()、Im()
分别表示求实部

虚部的函数,上标
T
表示矩阵转置运算

[0030]优选的,在步骤3中,修正后的协方差矩阵
[∑

]的表示式如下:
[0031][∑

]=
[M]‑1[C]([M]H
)
‑1ꢀꢀ
(7)
[0032]式中,矩阵
[M]由串扰
δ
的元素构造得到,具体为:
[0033][0034]优选的,在步骤4中,基于修正串扰后的协方差矩阵
[∑

],结合散射互异性

同极化元素在幅度和相位上的统计等价性,估算通道不平衡
α

k

[0035][0036][0037]式中,函数
exp()
表示构造一个以
e
为底的指数;函数
Arg()
表示求复数的主幅角;
i
为虚数单位;


vhvh
、∑

hvhv
、∑

vhhv
、∑

hhhh
、∑

hvhv
、∑

vhvh
、∑

vvvv
、∑

vvhh
、∑

vhhv
均为矩阵
[∑

]中的元素

[00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采用一种非迭代运算估算极化定标参数,不需要人为布设定标器,因此可节约大量的人力

物力成本,提高极化定标效率

且针对
SAR
卫星而言,可以加快完成极化定标任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主要利用热带雨林对
SAR
的后向散射特征,通过非迭代运算估算极化标定参数,其估算步骤包括:步骤1:基于测量所得全极化
SAR
影像,计算得到观测协方差矩阵
[C]
;步骤2:基于计算所得观测协方差矩阵
[C]
,结合散射特征,解算串扰
δ
;步骤3:利用在步骤2中所求
δ
,对观测协方差矩阵
[C]
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后的协方差矩阵
[∑

]
;步骤4:基于修正串扰后的协方差矩阵
[∑

]
,在结合散射特征,估算通道不平衡
α

k
;步骤5:通过步骤1~4的解算和推导,即可利用测量的
SAR
影像,估算得到极化定标参数,在此过程中,不需要布设人工点目标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到的散射特征包括散射互异性

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不相关性

同极化元素在幅度和相位上的统计等价性,其各自的表达式如下:
(1)
散射互异性:式中,
S
hh
、S
hv
、S
vh
、S
vv
分别为全极化
SAR
四个极化通道的测量数据,
< >
表示空间平均运算,
*
表示共轭运算;
(2)
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不相关性:
(3)
同极化元素在幅度和相位上的统计等价性:同极化元素在幅度和相位上的统计等价性: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观测协方差矩阵
[C]
的具体公式如下:
上式中,上标
H
表示共轭转置运算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热带雨林的极化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基于计算所得观测协方差矩阵
[C]
,结合同极化和交叉极化的不相关性,采用下式推算串扰
δ
;式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光德刘磊万刚王珏王帅尹云霞彭思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