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231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装配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输入输送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吸水袋,是由无毒

无味

透明

柔软的乳胶或聚乙烯注塑而成,登山

骑行,户外旅游时可放背包的任何空隙里,灌水简单,饮用方便,随喝随吸,携带柔软舒适;吸水袋添加抗菌材质才能多次使用

吸水袋的水嘴非常重要

必要时要开合方便,单手操作或者牙齿开启

必须将吸水袋的安全,无毒放在第一位

[0003]吸水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各个零部件进行分别成型后再将其各个部分进行热压复合后形成成品,传统生产过程中人工干预较多,即通过人工进行对已经成型后的零部件进行转运至自动化热压合装置上进行热压合,而后人工将其取出至置物架上进行冷却,如此生产方式存在以下弊端,如人工在将零部件放入自动化热压合装置中可能存在无法准确定位零部件的位置,导致热压合后良品率较低;零部件在热压合过程中发生偏移导致热压后的成品密封性能变差

[0004]现有的自动化装配设备,其通过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自动化程度高,人为误差小,装配效率高,装配周期短且装配质量合格率高,但针对现有的应用在吸水袋领域内的自动化转配设备,由于其材质特殊,对设备要求较高,本申请人基于对吸水袋自动装配领域的思考,产生研究一款自动化程度更高的针对吸水袋自动装配设备的想法
r/>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针对上述构思,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解决了现有吸水袋生产装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易导致存在人工误差,成品率降低,自动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和工作箱体,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所述工作箱体内设置有装配转盘

环绕设置于所述装配转盘的三个装配工位,所述装配转盘的中心处设置有机械手,所述装配转盘可沿自身轴线方向
360
°
进行旋转,三个装配工位在水平面上的夹角相同,均为
120
°
;所述输入输送带和所述输出输送带均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所述输入输送带包括第一输入输送带和第二输入输送带,所述第一输入输送带

所述第二输入输送带和所述输出输送带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输入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置料槽,所述第一置料槽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输入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置料槽;所述装配工位上设置有第一热压模具,所述第一热压模具上设置有第一热压模腔,所述第一热压模腔的四周边缘集成设置有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一热压模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机械手上位于其自由端末端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下底面上设置有第
二热压模腔,所述第二热压模腔的四周边缘集成设置有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热压模腔的两侧对称有可伸缩的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第三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三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上设置有圆台形凹槽,所述圆台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热压模腔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热压模腔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均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能够通过正转产生正压气流或者通过反转产生负压气流

[0007]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的上表面,所述圆台形凹槽在水平面上的设置区域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的上表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压模腔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二热压模腔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竖直截面均为半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相互配合形成用于卡置吸管的卡置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上均集成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设置有定位轴,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轴和所述定位孔相互插接配合,所述夹持板内设置有驱动电机,通过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可以进行相互拼接或者相互远离的动作

[0011]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的间距大小为
1mm

3mm。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之间靠近或远离的速度为
1m/s

1.5m/s。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内均集成设置有振动电机

[0014]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类型为直线型振动,其通过自身振动带动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共同振动,使二者在竖直方向上上下振动,二者的振动轨迹在垂直面上为直线

[0015]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电机的振动频率为8‑
10

/
秒,振动范围为以初始位置为基准上下活动范围在
0.1

0.3mm。
[0016]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
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内容相较于现有的吸水袋装配生产线,其最大的优点在于通过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来提升产品装配过程中的精度,提升产品的成品率,本专利技术中具体通过相互配合的输送装置和工作箱体来实现吸水袋的自动化装配工作,产品通过输入输送带运输至工作箱体内,通过工作箱体内的机械手将产品抓取至装配工位上进行全自动的装配作业后通过输出输送带进行输出;吸水袋分为上袋体

下袋体和吸管,第一输入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置料槽,第一置料槽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第一定位凸起的设置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上袋体或者下袋体能够精准放置在第一置料槽上,便于当机械手对上袋体或者下袋体进行拾取的时候能够保证其以预设的状态进入装配工位,保证后期的热压合工序精度高,产品的成品率更高;机械手上位于其自由端末端上设置有夹持板,夹持板的
下底面上设置有第二热压模腔,第二热压模腔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当机械手将袋体从输入输送带上运输转移至装配工位上时,预先通过机械手上的第三定位凸起和输入输送带上的第一定位凸起进行配合定位,而后通过第二热压模腔上的第二通风孔产生负压气流将袋体吸附在第二热压模腔上进行转运,此时袋体通过机械手上的第三定位凸起进行定位,而当袋体运输至装配工位上进行热压合作业时,第三定位凸起与第二定位凸起进行配合又能够保证袋体以正确的状态放置在装配工位上,相较于传统的人工进行袋体运输,机械自动化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和工作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入输送带和输出输送带,所述工作箱体内设置有装配转盘

环绕设置于所述装配转盘的三个装配工位,所述装配转盘的中心处设置有机械手,所述装配转盘可沿自身轴线方向
360
°
进行旋转,三个装配工位在水平面上的夹角相同,均为
120
°
;所述输入输送带和所述输出输送带均延伸至所述工作箱体,所述输入输送带包括第一输入输送带和第二输入输送带,所述第一输入输送带

所述第二输入输送带和所述输出输送带处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一输入输送带上间隔设置有第一置料槽,所述第一置料槽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凸起,所述第二输入输送带上设置有第二置料槽;所述装配工位上设置有第一热压模具,所述第一热压模具上设置有第一热压模腔,所述第一热压模腔的四周边缘集成设置有第一加热部,所述第一热压模腔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定位凸起;所述机械手上位于其自由端末端设置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下底面上设置有第二热压模腔,所述第二热压模腔的四周边缘集成设置有第二加热部,所述第二热压模腔的两侧对称有可伸缩的第三定位凸起,所述第三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三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相配合;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为圆台形结构,所述第三定位凸起上设置有圆台形凹槽,所述圆台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热压模腔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第二热压模腔上设置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第二通风孔均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能够通过正转产生正压气流或者通过反转产生负压气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的上表面,所述圆台形凹槽在水平面上的设置区域完全覆盖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的上表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水袋自动化装配设备,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松栩胡锦鹏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野途运动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