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式镁合金半固态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420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梭式镁合金半固态成形装置,包括压铸机和感应加热装置,所述的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室,在压射状态下,加热室之一恰与压铸机压室在其压射位置配合连接,并与压射活塞同轴。加热室两侧设有密封保温挡板,挡板固定不动,并在其上开设压射口和进料口。各加热室功率均独立可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是省去保温输送过程,简化装置,工艺简单,节省能源,减少热量损失,且不易氧化,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及稳定性。视频、触变性及温度检测装置可综合、直观、精确、有效地在线控制成型能力。(*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固态成形装置,特别是镁合金和铝合金半固态成形装置。
技术介绍
镁作为最轻的工程金属材料(密度1. 8g/cm3,为铝的2/3,钢的1/4),具有比重轻、 比强度及比刚度高、阻尼性及切削加工性好、导热性好、电磁屏蔽能力强以及易于回收等一 系列独特的性质,可满足航空、航天、现代汽车工业对减重、节能的要求,并可替代工程塑料 作电子设备的壳体及结构件,以满足产品的轻、薄、小型化,高集成度及环保等要求,提高能 源利用效益。而镁合金在常规压铸时,易产生气孔、缩松和热裂等缺陷。半固态压铸成形是近年 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短流程成形技术。在金属浆料充型前已形成一半左右的固相,具有 可减轻合金的氧化和裹气,减少凝固收缩和使组织均勻、致密等优点,且易于成型形状复杂 和尺寸精密的零件。半固态压铸温度比常规压铸温度低,表面无液体,减少污染,节约能源, 降低成本。但现有的镁合金、铝合金半固态压铸工艺都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在实际生产过 程中仍存在局限性,如半固态坯料加热和压铸过程是分离的,即都需要一个转运装置,以 使加热好的半固态坯料顺利的输送至压铸机压注室,而转运装置一般都较复杂,不易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梭式镁合金半固态成形装置,包括压铸机和感应加热装置,所述感应加热装置包括多个加热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个加热室内径与压铸机压室内径及压射活塞外径逐一匹配,并在所述的压铸机压室、每个加热室和压射活塞套上分别设有定位装置;在压射状态下,加热室之一恰与压铸机压室在其压射位置配合连接,并与压射活塞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赵铭权高峰张英波王恒鳌艾秀兰耶西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