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谷氨酸扁形绿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4169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谷氨酸扁形绿茶的制备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谷氨酸扁形绿茶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谷氨酸扁形绿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绿茶属不发酵茶,是以茶树芽叶为原料,经过杀青

揉捻

干燥等三个典型工序加工而成

因其品质特点是绿叶绿汤故名绿茶

随着消费者对天然

健康功能性饮料的需求,利用茶叶资源开发具有功能性茶饮料,不仅可以丰富茶叶产品结构,而且可以增加茶叶附加值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类茶饮料含有茶叶功能性成分非常少,难以达到茶叶应有的功效

因此,开发适合广大消费群体的富含天然功能性茶饮料,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0003]谷氨酸是生物机体内氮代谢的基本氨基酸之一,在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

谷氨酸在生物体内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参与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中的许多重要化学反应

含有谷氨酸的营养液可显著提高生菜叶片的鲜重和品质,其中甘氨酸对降低叶片硝酸盐含量

提高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
C
含量的效果好于谷氨酸,而谷氨酸促进生长和提高可溶性蛋白质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效果好于甘氨酸

谷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成分之一,在光呼吸氮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能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的含量;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做为植物增产营养素

茶氨酸是茶树中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其由谷氨酸与乙胺在茶氨酸合成酶作用下,在茶树的根部合成,能迅速运输到地上部分生长点,是参与氮素代谢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其合成

分解与茶树的呼吸代谢和物质代谢有关,并参与茶叶品质的形成,对茶叶的风味,包括滋味

香气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针对高谷氨酸茶的技术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如何针对性开发高谷氨酸茶系列新产品是本领域研究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谷氨酸扁形绿茶的制备方法,提高了扁形绿茶中谷氨酸含量和产品品质,丰富了现有产品结构,增加了现有产品效益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谷氨酸扁形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后的茶青原料依次进行摊青

杀青

第一次摊凉

补杀

回潮

理条

第二次摊凉

压扁做形

第三次摊凉

脱毫

高低温处理

提香

筛选,得到扁形绿茶;
[0007]所述杀青温度为
120

130℃
,杀青时间为1~
1.5min

[0008]所述补杀温度为
250

280℃
,补杀时间为
0.5

1min。
[0009]优选的,所述茶青原料选自黔茶1号

黔湄
601
或湄潭苔茶中的任意一种

[0010]优选的,所述茶青原料的采摘标准为单芽或1芽1叶初展,采摘时间为4月5日~4月
20
日期间

[0011]优选的,所述回潮时间为
1.5

2h。
[0012]优选的,所述理条温度为
80

120℃
,理条转速为
180

200r/min
,理条时间为2~
3min
,理条至茶叶失水率
50

60


[0013]优选的,所述压扁做形处理至茶叶含水量为
15

20


[0014]优选的,所述脱毫温度为
60

80℃
,脱毫转速为
90

100r/min
,脱毫时间为
60

90min
,脱毫至茶叶含水量为9~
11


[0015]优选的,所述高低温处理工艺包括:低温

20


30℃
放置2~
3d
,再高温
20

25℃
放置2~
3d
,高低温交替处理2~3次

[0016]优选的,采用远红外提香机进行提香处理,所述提香温度为
150

170℃
,提香时间为3~
5min
,提香至茶叶含水量为5%以下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谷氨酸扁形绿茶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扁形绿茶中谷氨酸含量和产品品质,丰富了现有产品结构,增加了现有产品效益

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的高谷氨酸扁形绿茶具有外形扁直

匀整,色泽翠绿

香气清香持久

滋味鲜醇回甘的优点,谷氨酸含量损失较小,黔茶1号产品中谷氨酸含量可达
2.67mg/g
,黔湄
601
产品中谷氨酸含量可达
2.61mg/g
,湄潭苔茶产品中谷氨酸含量可达
2.98mg/g。
[0020]本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高谷氨酸绿茶的生产加工技术问题,实现了高谷氨酸绿茶规模化

自动化连续加工生产

清洁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谷氨酸扁形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后的茶青原料依次进行摊青

杀青

第一次摊凉

补杀

回潮

理条

第二次摊凉

压扁做形

第三次摊凉

脱毫

高低温处理

提香

筛选,得到扁形绿茶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茶青原料选自黔茶1号

黔湄
601
或湄潭苔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高谷氨酸扁形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摘后的茶青原料依次进行摊青

杀青

第一次摊凉

补杀

回潮

理条

第二次摊凉

压扁做形

第三次摊凉

脱毫

高低温处理

提香

筛选,得到扁形绿茶;所述杀青温度为
120

130℃
,杀青时间为1~
1.5min
;所述补杀温度为
250

280℃
,补杀时间为
0.5

1min。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青原料选自黔茶1号

黔湄
601
或湄潭苔茶中的任意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青原料的采摘标准为单芽或1芽1叶初展,采摘时间为4月5日~4月
20
日期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潮时间为
1.5

2h。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条温度为
80

120℃
,理条转速为
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张小琴罗金龙杨肖委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