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G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099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OG冷凝系统及BOG冷凝系统的运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然气液化
,特别涉及
BOG
冷凝系统及
BOG
冷凝系统的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

高效的化石燃料,相比于传统的煤炭

石油等化石燃料,天然气具有含碳量低

燃烧产物清洁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供能

天然气液化后可将体积缩小约
600
倍,有利于长途运输

但是液化天然气
(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
的沸点
(

162.6℃)
较低,在日常的储存及运输过程中会气化产生蒸发气体
(Biol off Gas

BOG)。BOG
的产生会造成
LNG
储罐压力的升高,对
LNG
储罐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0003]BOG
的处理方式一般分为直接加压外输

再液化加压外输

火炬直接燃烧

再液化返回储罐四类

其中,
BOG
再液化返回储罐的方法主要包括介质冷却法

射流冷却法以及主动降温法,介质冷却法一般需要加入大量的制冷介质
(/>例如液氮
)
,利用制冷介质的升温吸热或气化潜热来降低
BOG
的温度,这种方法会消耗大量的制冷介质

射流法一般是通过高压
LNG
通过文丘里喷管气化来吸收
BOG
的热量,以达到液化
BOG
的目的,这种方法技术垄断程度较高,设备复杂,维护性能较差

主动降温法一般是通过制冷机来降低
BOG
的温度,从而液化
BOG
,这样会消耗大量的电量,不节能且会产生极高的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
BOG
冷凝系统,结构简单,能够降低
BOG
液化时所需的运行成本和介质消耗

[0005]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
BOG
冷凝系统的运行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
BOG
冷凝系统,包括:预冷器,所述预冷器内设置有
LNG
换热组件

第一
BOG
换热组件和蓄冷介质,所述
LNG
换热组件设置有
LNG
入口和
LNG
出口,所述
LNG
换热组件内的
LNG
能够与所述预冷器中的蓄冷介质换热,以降低所述预冷器中的蓄冷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
BOG
换热组件设置有第一
BOG
入口和
BOG
出口,所述第一
BOG
换热组件内的
BOG
能够与所述预冷器中的蓄冷介质换热,以对
BOG
进行预冷;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内设置有第二
BOG
换热组件和蓄冷介质,所述第二
BOG
换热组件设置有第二
BOG
入口和产物出口,所述第二
BOG
入口与所述
BOG
出口连通,经过预冷的
BOG
通过所述第二
BOG
换热组件能够与所述冷凝器中的蓄冷介质换热,以液化
BOG
并形成液化产物

[000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外输过程中的
LNG
吸收预冷器中的蓄冷介质的热量,从而降低预冷器中的蓄冷介质的温度,进而通过降温后的蓄冷介质对
BOG
进行预冷,将预冷后的
BOG
输入冷凝器中进行液化,有效的降低了液化
BOG
所需消耗的能量,也降低了液化
BOG
所需的运行成本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
BOG
冷凝系统,所述
LNG
换热组件包括进液总管

出液总管和若干根
LNG
换热管,所述
LNG
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总管连通,所述
LNG
入口设置在所述进液总管远离所述
LNG
换热管的一端,所述
LNG
出口设置在所述出液总管远离所述
LNG
换热管的一端;所述第一
BOG
换热组件包括第一进气总管

第一出气总管和若干根第一
BOG
换热管,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总管连通,所述第一
BOG
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总管远离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的一端,所述
BOG
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总管远离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的一端;其中,所述
LNG
换热管与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交叉设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
BOG
冷凝系统,所述预冷器设置有第一蓄冷介质入口,所述预冷器内设置有第一分散组件,所述第一分散组件位于所述
LNG
换热管和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的上方,所述第一分散组件与所述第一蓄冷介质入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分散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喷口,所述预冷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蓄冷介质出口,所述预冷器内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
BOG
冷凝系统,所述第二
BOG
换热组件包括第二进气总管

出物总管和若干根第二
BOG
换热管,所述第二进气总管和所述出物总管分别竖直设置所述第二
BOG
换热管的两侧,所述第二
BOG
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总管的上端,所述产物出口设置在所述出物总管的下端,每根所述第二
BOG
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总管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物总管的上端连通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
BOG
冷凝系统,所述冷凝器设置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BOG
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冷器,所述预冷器内设置有
LNG
换热组件

第一
BOG
换热组件和蓄冷介质,所述
LNG
换热组件设置有
LNG
入口和
LNG
出口,所述
LNG
换热组件内的
LNG
能够与所述预冷器中的蓄冷介质换热,以降低所述预冷器中的蓄冷介质的温度,所述第一
BOG
换热组件设置有第一
BOG
入口和
BOG
出口,所述第一
BOG
换热组件内的
BOG
能够与所述预冷器中的蓄冷介质换热,以对
BOG
进行预冷;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内设置有第二
BOG
换热组件和蓄冷介质,所述第二
BOG
换热组件设置有第二
BOG
入口和产物出口,所述第二
BOG
入口与所述
BOG
出口连通,经过预冷的
BOG
通过所述第二
BOG
换热组件能够与所述冷凝器中的蓄冷介质换热,以液化
BOG
并形成液化产物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BOG
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LNG
换热组件包括进液总管

出液总管和若干根
LNG
换热管,所述
LNG
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液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液总管连通,所述
LNG
入口设置在所述进液总管远离所述
LNG
换热管的一端,所述
LNG
出口设置在所述出液总管远离所述
LNG
换热管的一端;所述第一
BOG
换热组件包括第一进气总管

第一出气总管和若干根第一
BOG
换热管,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进气总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气总管连通,所述第一
BOG
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总管远离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的一端,所述
BOG
出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气总管远离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的一端;其中,所述
LNG
换热管与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交叉设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BOG
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器设置有第一蓄冷介质入口,所述预冷器内设置有第一分散组件,所述第一分散组件位于所述
LNG
换热管和所述第一
BOG
换热管的上方,所述第一分散组件与所述第一蓄冷介质入口连通,且所述第一分散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喷口,所述预冷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蓄冷介质出口,所述预冷器内还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BOG
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BOG
换热组件包括第二进气总管

出物总管和若干根第二
BOG
换热管,所述第二进气总管和所述出物总管分别竖直设置所述第二
BOG
换热管的两侧,所述第二
BOG
入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总管的上端,所述产物出口设置在所述出物总管的下端,每根所述第二
BOG
换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气总管的下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物总管的上端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BOG
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设置有第二蓄冷介质入口,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二
BOG
换热管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分散组件,所述第二分散组件与第二蓄冷介质入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分散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喷口,所述冷凝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蓄冷介质出口,所述冷凝器内还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旭忱吕慰华刘秋均高志林余斌
申请(专利权)人:粤海番禺石油化工储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