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63926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论和机器学习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所需解决的首要难题,因此,各国及组织积极致力于探究新型替代能源的技术,以推动能源领域的经济转型

在这方面,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由于其具备可再生和无污染的特点,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在中国,风力发电产业作为可再生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迅速发展

然而,为实现风力发电的高效化,对于技术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风场中的尾流效应指的是风流过风机,转子后方的风速降低,导致下游风力发电机的发电量减少的过程

为减少尾流效应,提升整场发电,场级优化控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提前进行机群划分是提高风场并行优化效率的关键一步

[0004]目前对风场机群划分的研究方法较少,大部分通过人工划分

人工划分只能针对布局整齐的风场,并且需要在特定风向时才能保证划分机群的准确性

由于风况通常变化复杂,人工划分无法保证在任何风况下都能进行稳定的并行优化

有的方法基于尾流模型建立了尾流权值有向图,然后采用深度树搜索的思想进行机群划分

该方法的主要问题是机群划分的数量由最前排风机数决定,无法调整

机群划分数量太少,会导致并行优化效率太低;机群划分数量太多,会导致被忽略的尾流太多,优化结果的最终误差太大

此外这类方法从整个风场看可能不是最优划分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可以实现在不同风向下针对特定的风场进行合理的机群划分,在尽量忽略更少的尾流效应的情况下保证子集中的风机数量均衡

该方法基于多变量耦合的尾流模型,建立风场尾流权值无向图,然后利用谱聚类算法,对图进行分割,并实现风场机群划分,为后续的风场并行优化控制提供参考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1,构建多变量耦合的尾流模型;
[0008]步骤2,基于尾流模型的信息,建立风场尾流权值无向图;
[0009]步骤3,对风场尾流权值无向图进行预处理,剔除孤点,将所有孤点保存为独立机群;
[0010]步骤4,基于谱聚类方法对风场尾流权值无向图做切割;
[0011]步骤5,合并孤点的独立机群,采用索引的方式保存划分结果,更换不同风向,重复步骤2‑
步骤5,保存所有风向下的运行结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尾流模型是基于
PARK
模型的改进模型,可以实现所有风
机的轴杆因子和偏航角的联合控制,尾流模型的优化控制目标函数如下:
[0013][0014]s.t.
α
i

min

α
i

α
i

max

[0015]o
i

min
≤o
i
≤o
i

max

[0016](i

1...n)。
[0017]其中,
P
表示总风场发电量,
ρ
表示空气密度,
A
表示风机迎风面,
C
p
表示发电系数,
u
i
表示风机
i
前的风速,
U


表示环境风速,
θ
W
表示环境风向,
α
i

o
i
分别表示风机
i
的控制变量轴感因子和偏航角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0019]分析已有的
PARK
模型,加入偏航角对其的影响,建立基于
PARK
模型的多变量耦合的尾流模型,
PARK
模型仅表示下游风速与轴杆因子之间的关系:
[0020]u(d

r

α
j
)

(1

δ
u(d

r

α
j
))U


[0021][0022]其中,
δ
u
表示尾流衰减系数,
α
j
表示风机
j
的轴杆因子,
U

为环境风速;
d

r
表示风机后的位置,具体参考图
3。R
j
表示风机的迎风面半径

[0023]尾流模型在
PARK
模型基础上增加了偏航角对尾流轨迹的影响:
[0024][0025]r
ij
表示尾流偏移,其中分别表示由位置

旋转叶片及偏航角导致的尾流偏移

θ
ij
表示由
i、j
位置决定的角度,
θ
W
表示环境风向

进而可以计算尾流叠加面积,当风机
i
受到不止一台上游风机影响,尾流衰减因子表示如下:
[0026][0027]式中,
γ
为偏航角对尾流衰减系数的影响,
κ
为尾流膨胀系数,表示影响风机
i
的所有上游风机,其中
α
j

o
j
分别表示上游风机的轴杆因子和偏航角,表示尾流叠加面积,
A
i
表示下游风机迎风面积;
[0028]进而可以计算得到风场受到尾流效应时每台风机的发电量,以此为目标进行优化控制

[002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风场尾流权值无向图的每条边的权值表示尾流效应的强弱,定义如下:
[0030][003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
[0032]使用
i∈A
表示
{i|v
i
∈A)

V

{v1,
...

v
n
}
表示所有风机集,一个风机集与它的补集之间的尾流效应表示如下:
[0033][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构建多变量耦合的尾流模型;步骤2,基于尾流模型的信息,建立风场尾流权值无向图;步骤3,对风场尾流权值无向图进行预处理,剔除孤点,将所有孤点保存为独立机群;步骤4,基于谱聚类方法对风场尾流权值无向图做切割;步骤5,合并孤点的独立机群,采用索引的方式保存划分结果,更换不同风向,重复步骤2‑
步骤5,保存所有风向下的运行结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尾流模型是基于
PARK
模型的改进模型,可以实现所有风机的轴杆因子和偏航角的联合控制,尾流模型的优化控制目标函数如下:
s.t.
α
i

min

α
i

α
i

max
o
i

min
≤o
i
≤o
i

max
(i

1...n)
其中,
P
表示总风场发电量,
ρ
表示空气密度,
A
表示风机迎风面,
C
p
表示发电系数,
u
i
表示风机
i
前的风速,
U

表示环境风速,
θ
W
表示环境风向,
α
i

o
i
分别表示风机
i
的控制变量轴感因子和偏航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风场尾流模型的机群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分析已有的
PARK
模型,加入偏航角对其的影响,建立基于
PARK
模型的多变量耦合的尾流模型,
PARK
模型仅表示下游风速与轴杆因子之间的关系:
u(d

r

α
j
)

(1

δ
u(d

r

α
j
))U

,其中,
δ
u
表示尾流衰减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玮袁林松刘懿楚胡婧瑶张金博干献丰杨秦敏孟文超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