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371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物料运输周转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包括落料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物料运输周转
,具体涉及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矿企业均需要大量输送物料时一般采用皮带输送机,并在输送机外部安装导料槽防止灰尘污染,而在皮带输送机后部输送物料时均需要使用落料筒,落料筒的高度一般为8‑
10
米,然而物料在有落差或高速周转时,时存在较大的势能和动能,进入输送装置的瞬间由于物料速度与运行的时物料容重发生变化,有较大冲击力,空气对流使得物料内的细微粉尘颗粒,随空气流动散开,从而造成工作环境内严重的粉尘污染,危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且存在火灾和爆炸的安全隐患,即使配备有导料槽,仍然不能有效的解决的灰尘在通道内部的快速流通与逸出

如公告号为
CN210973106U
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除尘导料装置;包括皮带输送机

设在皮带输送机顶部的导料槽,皮带输送机的后部设有与导料槽为一体结构的落料筒,落料筒的顶部与落料管相连,所述落料管下部两侧相对应的落料筒内分别设有带叶轮的滚筒,所述两个滚筒之间的下部设有落料斜管,所述滚筒的上部分别设有与落料筒相连的导料杆;通过在落料筒内增设带叶轮的滚筒,将落料的势能转化为滚筒的动能,使滚筒转动产生诱导风将落料点前后的扬尘向上抽引,并实现落料势能减弱扬尘范围和能量变小,使扬尘通过诱导风抽引返回落料通上部,能够实现削除扬尘的同时回收粉尘的优点

又如公告号为
CN217707483U
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密封导料槽,包括导料槽机构,导料槽机构包括导料槽支腿

导料槽侧板和导料槽上盖板,导料槽侧板呈上端大

下端小的倒八字型结构,导料槽侧板靠近上端的侧壁和导料槽支腿靠近上端的侧壁连接,导料槽上盖板设在导料槽侧板的上端开口处;导料槽侧板包括两侧板连接板,两侧板连接板沿横向设有若干排平行设置的泄压孔;全贴合缓冲托辊组包括缓冲辊子

缓冲托辊支腿

托板边支柱

输送带托板和底部托架;输送带设在缓冲辊子和输送带托板的上端面

本申请通过设置全贴合缓冲托辊组可以保证输送带不会因为受到冲击从而造成输送带与导料槽侧板产生间隙,造成大量粉尘外溢;通过设置带泄压孔的两侧板连接板,防止粉尘扩散

[0003]现有的部分导料槽采用密封

遮盖

水雾或负压风机除尘等措施,利用阻挡等方式或者除尘装置消除灰尘污染,但是此过程需要耗费电力与水资源,不利于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部分导料槽采用密封

遮盖

水雾或负压风机除尘等措施,利用阻挡等方式或者除尘装置消除灰尘污染,但是此过程需要耗费电力与水资源,不利于环保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包括落料管

导料槽和输送带,所述落料管设于所述
导料槽的上方且与所述导料槽连通,所述导料槽两端密闭设置且将所述输送带密封,所述导料槽上至少设置一个泄压循环导流结构,所述泄压循环导流结构包括弧形导流管,所述弧形导流管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所述导料槽连通,所述弧形导流管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弧形导流管的出口装设有至少一层阻尼网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物料从落料管溜至输送带上,输送带用于接受落料管滑落的物料进行输送周转,导料槽对输送带进行密封用于防止粉尘外溢,泄压循环导流结构导料槽内气流泄压并循环流回导料槽中

其中,弧形导流管用于分流泄压,开设的第一排气口用于将弧形导流管中的气流与大气联通而实现泄压,第一过滤网阻挡粉尘散入空气中,多余气流湍流回到导流槽,在返回过程中设置阻尼网,降低气流流速及吸附气流中的粉尘,阻尼网可随时进行拆除清理,进行再次使用

[000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阻尼网设有多层,相邻两层所述阻尼网的网格交错排布设置,每层所述阻尼网背向所述弧形导流管出口的一面设置有绒毛吸附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阻尼网使用化纤类材质,透气,降低风速,极易摩擦产生静电的材料制作而成,且阻尼网表面为绒毛吸附爪,可增大阻尼,提高吸附面积

[0009]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弧形导流管包括一体设置的导向管和循环管,所述导向管的进口连通所述导料槽,所述导向管的出口连接所述循环管的进口,所述循环管的出口连通所述导料槽,所述阻尼网设于所述循环管的出口

导料槽内气流沿导向管进入循环管,循环管顶部的第一排气口进行排气泄压,多余气流经循环管湍流回到导流槽

[00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落料管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上设有第二过滤网

使得物料在落料管内形成的气流与大气联通,降低空气流动产生的气压,第二过滤网阻挡粉尘散入空气中

[001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料槽的两端均通过封堵件密封设置

进一步,所述封堵件为多层设置,多层封堵件的设计保证粉尘从导料槽的两端逃逸

[0012]进一步,位于所述输送带物料出口处的所述封堵件为双层内嵌式挡帘

[0013]进一步,位于所述输送带物料进口处的所述封堵件为橡胶挡板

[00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料槽的开设有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设于所述落料管远离所述泄压循环导流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三排气口上设有第三过滤网

第三排气口和第三滤网形成排气结构,降低物料接触输送带时空气流动产生的气压

[001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料槽的两侧还设有外侧防护层,所述外侧防护层配置为封堵从所述导料槽逃逸的粉尘

外侧防护层进一步防止粉尘从导料槽中的侧方溢出

此外外侧防护层导料槽之间形成外层防尘腔还起到平衡内外压的作用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
本技术对导料槽前后左右上等可能出现粉尘逃逸的几率及可能性的方位进行防止粉尘外溢的封堵

[0018]2、
在粉尘扬起时,本技术采用排气减压

导流及湍流的形式进抑尘

降尘

[0019]3、
本技术以单纯的机械结构设计,不需要额外增加动力,节能效果好

[0020]4、
本技术部件可长期反复使用,比如过滤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落料管
(1)、
导料槽
(2)
和输送带
(3)
,所述落料管
(1)
设于所述导料槽
(2)
的上方且与所述导料槽
(2)
连通,所述导料槽
(2)
两端密闭设置且将所述输送带
(3)
密封,所述导料槽
(2)
上至少设置一个泄压循环导流结构,所述泄压循环导流结构包括弧形导流管
(4)
,所述弧形导流管
(4)
的进口和出口均与所述导料槽
(2)
连通,所述弧形导流管
(4)
的顶部设有第一排气口
(43)
,所述第一排气口
(43)
设有第一过滤网
(44)
,所述弧形导流管
(4)
的出口装设有至少一层阻尼网
(45)。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网
(45)
设有多层,相邻两层所述阻尼网
(45)
的网格交错排布设置,每层所述阻尼网
(45)
背向所述弧形导流管
(4)
出口的一面设置有绒毛吸附爪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循环式泄压密封导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管
(4)
包括一体设置的导向管
(41)
和循环管
(42)
,所述导向管
(41)
的进口连通所述导料槽
(2)
,所述导向管
(41)
的出口连接所述循环管
(42)
的进口,所述循环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刘建国李翔钱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宝通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