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腔液压缸、液压驱动装置和输送带清扫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8707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清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腔液压缸、液压驱动装置和输送带清扫器,输送带清扫器包括刮板、转轴、安装座、悬臂和双腔液压缸,刮板安装在转轴上,转轴的两端可旋转的安装在两安装座上,双腔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悬臂一端铰接,悬臂另一端与转轴一端连接;在实际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油压方式驱动刮板转动,这样在刮板碰到坚硬的异物时会有油来缓冲,不用担心像采用电机驱动时外力导致驱动部件损坏;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腔液压缸,能同时控制双腔液压缸的两个储油腔的油流入和油流出,这样能提高刮板转动的实时响应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腔液压缸、液压驱动装置和输送带清扫器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带清扫
,具体涉及一种双腔液压缸、液压驱动装置和输送带清扫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水泥、沙石、矿石输送领域中,常采用带式输送机进行物料输送,其中带式输送机包括滚筒、托辊轴承座以及铺设在两者上的输送带。在带式输送机输送物料的过程中,如果输送带上残留物料,则残留物料一方面可能进入滚筒或者托辊轴承座内,进而加快轴承磨损,另一方面也会撕裂和拉毛输送带面胶,从而加速输送带的磨损和损坏。另外如果物料在带式输送机尾部改向滚筒或者垂直拉紧滚筒表面形成结块会造成输送带跑偏、增加输送带的磨损以及撕裂滚筒的包胶层。
[0003]为了提高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确保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可靠性以及减少设备故障率,都会使用带式输送机清扫器来对输送带上的残留物料进行清理。现有带式输送机清扫器按照驱动类型可分为机械型和电动型。
[0004]其中机械型清扫器采用弹簧压紧方式来实现清扫,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但存在动态性能差、需要人工定期现场调整维护和皮带易损伤的问题,而且由于刮片对输送带压力无法自动补偿即不能实现恒力控制,从而导致清扫有效性大大降低。
[0005]电动型清扫器采用电机、减速机和力矩传感器来实现旋转挤压力的闭环控制,从而实现智能清扫。在实际使用时,电动型清扫器存在以下问题:装置体积大、调节精度低和清扫效果不佳,在刮刀受到的外力冲击(皮带上异物)时,外力很快会传导到驱动轴及电机减速机端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技术是提供了一种双腔液压缸、液压驱动装置和输送带清扫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采用油压控制的输送带清扫系统的控制实时性和刮板的旋转控制精度较差。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腔液压缸,所述双腔液压缸上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储油腔、第二储油腔、第一输油支路和第二输油支路,所述第一油口通过第一输油支路与所述第一储油腔连通,所述第二油口通过第二输油支路与所述第二储油腔连通。
[000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包括上述的双腔液压缸、油罐、电机、蓄能器、第一比例阀、第二比例阀、第一压力检测传感器、第二压力检测传感器和第三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电机通过出油支路将油罐内的油抽取到蓄能器、第一比例阀的进口处和第二比例阀的进口处,所述第一压力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比例阀的出口处油压大小,所述第二压力检测传感器被配置于检测所述第二比例阀的出口处油压大小,所述第三压力检测传感器被配置于检测所述蓄能器内的油压大小,所述第一比例阀的出口
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
[0009]在第二方面的某种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上设有第一油量调节支路和第二油量调节支路,所述第一油量调节支路上安装所述第一比例阀,所述第二油量调节支路上安装所述第二比例阀;所述出油支路开设在所述驱动座上,与所述第一油量调节支路和第二油量调节支路连通;所述油罐、电机、蓄能器、第一压力检测传感器、第二压力检测传感器和第三压力检测传感器均安装在所述驱动座上;所述双腔液压缸安装在所述驱动座上,所述第一油口与所述第一油量调节支路的出油口密封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第二油量调节支路的出油口密封连通设置。
[0010]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输送带清扫器,包括上述的双腔液压缸或上述的液压驱动装置,还包括刮板、转轴、安装座和悬臂,所述刮板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两端可旋转的安装在两安装座上,所述双腔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所述悬臂一端铰接,所述悬臂另一端与所述转轴一端连接。
[0011]在第三方面的某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悬臂连接,每个悬臂与一个双腔液压缸的伸缩端铰接。
[0012]在第三方面的某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刮板贴合输送带的一面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
[0013]在第三方面的某种实施方式中,本技术还包括安装管,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安装管,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管通过螺丝连接,所述安装管的外壁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刮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固定板上。
[0014]在第三方面的某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上还安装有编码器。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技术通过采用油压方式驱动刮板转动,这样在刮板碰到坚硬的异物时会有油来缓冲,不用担心像采用电机驱动时外力导致驱动部件损坏;另外本技术采用双腔液压缸,在实际使用时能同时控制双腔液压缸的两个储油腔的油流入和油流出,这样能提高刮板转动的实时响应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中的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中的本技术的双腔液压缸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中的安装管与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中的双腔液压缸与驱动座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中的本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实施例中的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刮板,2、转轴,3安装座,4、双腔液压缸,5、悬臂,6、安装管,7、固定板,8、驱动座,9、电机,10、油罐,11、蓄能器,12、第一压力检测传感器,13、第二压力检测传感器,14、第一比例阀,15、第二比例阀,16、第三压力检测传感器,40、第一油口,41、第二油口,42、第一储油腔,43、第二储油腔,70、螺孔,101、第一曲面,102、第二曲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
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4]由于需要对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上的异物进行清扫来提高带式输送机的使用寿命,而现有机械型的清扫器由于动态性能差、电动型清扫器的驱动轴由于会因收到外力作用出现损坏,满足不了清扫需求,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输送带清扫器。
[0025]对本申请的输送带清扫器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输送带清扫器,包括刮板1、转轴2、安装座3、悬臂5和双腔液压缸4,刮板1安装在转轴2上,转轴2的两端可旋转的安装在两安装座3上,双腔液压缸4的伸缩端与悬臂5一端铰接,悬臂5另一端与转轴2一端连接。
[0026]在实际使用时,通过双腔液压缸4的伸缩端的伸出或者回缩来带动悬臂5转动,从而带动转轴2转动,进而带动刮板1转动,让刮板1抵住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带,从而实现输送带上的残留物清扫。另外图1中只显示了转轴2一端与一个双腔液压缸4的伸缩端连接,在某种实施方式中,转轴2的两端可分别与一个双腔液压缸4的伸缩端连接,这样能使用两个双腔液压缸4来驱动刮板1转动。
[0027]如图2所示,双腔液压缸4上设有第一油口40、第二油口41、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腔液压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腔液压缸上设有第一油口、第二油口、第一储油腔、第二储油腔、第一输油支路和第二输油支路,所述第一油口通过第一输油支路与所述第一储油腔连通,所述第二油口通过第二输油支路与所述第二储油腔连通。2.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腔液压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罐、电机、蓄能器、第一比例阀、第二比例阀、第一压力检测传感器、第二压力检测传感器和第三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电机通过出油支路将油罐内的油抽取到蓄能器、第一比例阀的进口处和第二比例阀的进口处,所述第一压力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比例阀的出口处油压大小,所述第二压力检测传感器被配置于检测所述第二比例阀的出口处油压大小,所述第三压力检测传感器被配置于检测所述蓄能器内的油压大小,所述第一比例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比例阀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座;所述驱动座上设有第一油量调节支路和第二油量调节支路,所述第一油量调节支路上安装所述第一比例阀,所述第二油量调节支路上安装所述第二比例阀;所述出油支路开设在所述驱动座上,与所述第一油量调节支路和第二油量调节支路连通;所述油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新刘建国李翔吴志良陈希高灿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宝通智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