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3357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包括沉降箱、第一沉降腔体、第二沉降腔体和第三沉降腔体,所述第一沉降腔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旋风分离器本体,所述沉降箱的左侧连通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右端贯穿至第一沉降腔体的内腔并与旋风分离器本体连通,所述进烟管位于沉降箱外部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进气管、进气箱、防尘网和挡板,起到了能够加快进烟管内腔烟尘流动速度的效果,采用撞风式进气结构相对于使用风机进行增压,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了使用能耗,进而有效的降低了除尘成本,通过设置旋风分离器本体,起到了能够使烟尘中的粉尘颗粒与烟气进行分离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烟尘的分离效果。有效的提高了烟尘的分离效果。有效的提高了烟尘的分离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除尘沉降室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降室是利用重力作用使粉尘自然沉降的除尘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在箱体里让粉尘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进行沉降,实现烟气与粉尘的分离,以降低后续除尘器的工作压力;
[0003]根据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21863771.8,公开了一种新型重力沉降室,包括沉降仓,所述沉降仓的左侧和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进料锥斗和出料锥斗,所述沉降仓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沉降仓底部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与进料口配合使用的聚料锥斗,所述聚料锥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设置有安装盘,对比案例通过设置挡板、支撑套、支撑板、移动板、支撑杆、旋转螺杆和旋转螺孔的配合使用,可对进入的气体与物料混合物进行遮挡,这样物料的沉降数量更多,解决了重力沉降室在使用时,因不能对进入的气体与物料混合物进行遮挡,使得进入气体与物料混合物容易在沉降室内移动,不利于物料的沉降,从而导致沉降室出现沉降物料数量较少的问题;
[0004]对比案例有效的解决了沉降室在使用时,因不能对进入的气体与物料混合物进行遮挡,使得进入气体与物料混合物容易在沉降室内移动,不利于物料的沉降,从而导致沉降室出现沉降物料数量较少的问题,具有对进入的气体与物料混合物进行遮挡的优点,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沉降室的进烟速度较慢,通常会增加风机对其增压,通过风机能够提高进烟速度,但是增加了一定的使用成本,而且通过重力原理进行分离,在风机的增压下使得烟尘的流速较快,从而导致烟气与粉尘的分离效果较低,进而降低了沉降室的分离效果。
[0005]综上,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沉降室的进烟速度较慢,通常会增加风机对其增压,通过风机能够提高进烟速度,但是增加了一定的使用成本,而且通过重力原理进行分离,在风机的增压下使得烟尘的流速较快,从而导致烟气与粉尘的分离效果较低,进而降低了沉降室的分离效果的问题。
[0007]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包括沉降箱、第一沉降腔体、第二沉降腔体和第三沉降腔体,所述第一沉降腔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旋风分离器本体,所述沉降箱的左侧连通有进烟管,所述进烟管的右端贯穿至第一沉降腔体的内腔并与旋风分离器本体连通,所述进烟管位于沉降箱外部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进烟管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箱,所述进气箱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进气箱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沉降箱的右侧连通有排烟管,所述沉降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所述收集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两个所述通槽的内腔分别与第二沉降腔体和第三沉降腔体的内腔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远离旋风分离器本体的一端与第二沉降腔体的内腔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旋风分离器本体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远离旋风分离器本体的一端与收集斗的内腔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沉降腔体内腔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三沉降腔体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
[0011]优选的,所述收集斗的底部连通有排渣管,所述排渣管的表面设置有排渣阀。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表面连通有止回阀,所述排烟管的表面连通有排烟阀。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气管、进气箱、防尘网和挡板,起到了能够加快进烟管内腔烟尘流动速度的效果,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箱和进气管进入到进烟管的内腔与烟尘形成撞风,从而能够对烟尘进行增压,提高烟尘的流动速度,防尘网能够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拦截,采用撞风式进气结构相对于使用风机进行增压,从而能够有效的降低了使用能耗,进而有效的降低了除尘成本。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旋风分离器本体,起到了能够使烟尘中的粉尘颗粒与烟气进行分离的效果,烟尘在进入到旋风分离器本体的内腔时形成旋转运动,旋风分离器本体利用离心力分离的原理使烟尘中的颗粒与烟气实现分离,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烟尘的分离效果,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后续除尘器的工作压力。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沉降箱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进气箱、防尘网和挡板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旋风分离器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沉降箱;2、第一沉降腔体;3、第二沉降腔体;4、第三沉降腔体;5、旋风分离器本体;6、进烟管;7、进气管;8、进气箱;9、防尘网;10、挡板;11、排烟管;12、收集斗;13、通槽;14、第一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6、第一滤网;17、第二滤网;18、排渣管;19、排渣阀;20、止回阀;21、排烟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包括沉降箱1、第一沉降腔体2、第二沉降腔体3和第三沉降腔体4,第一沉降腔体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旋风分离器本体5,沉降箱1的左侧连通有进烟管6,进烟管6的右端贯穿至第一沉降腔体2的内腔并与旋风分离器本体5连通,进烟管6位于沉降箱1外部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7,进气管7远离进烟管6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箱8,进气箱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网9,进气箱8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0,沉降箱1的右侧连通有排烟管11,沉降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12,收集斗1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13,两个通槽13的内腔分别与第二沉降腔体3和第三沉降腔体4的内腔连通。
[00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旋风分离器本体5的顶部连通有第一连通管14,第一连通管14远离旋风分离器本体5的一端与第二沉降腔体3的内腔连通,通过设置第一连通管14,起到了能够将旋风分离器本体5内腔的烟尘导流至第二沉降腔体3内腔的效果。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旋风分离器本体5的底部连通有第二连通管15,第二连通管15远离旋风分离器本体5的一端与收集斗12的内腔连通,通过设置第二连通管15,起到了能够将旋风分离器本体5内腔的分离的粉尘排放至收集斗12内腔的效果。
[002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沉降腔体3内腔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16,第三沉降腔体4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滤网17,通过设置第一滤网16和第二滤网17,起到了能够对烟尘中的粉尘颗粒进行拦截的效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沉降箱1的烟尘分离效果,进而有效的降低了后续除尘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撞风式沉降室装置,包括沉降箱(1)、第一沉降腔体(2)、第二沉降腔体(3)和第三沉降腔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降腔体(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旋风分离器本体(5),所述沉降箱(1)的左侧连通有进烟管(6),所述进烟管(6)的右端贯穿至第一沉降腔体(2)的内腔并与旋风分离器本体(5)连通,所述进烟管(6)位于沉降箱(1)外部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远离进烟管(6)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箱(8),所述进气箱(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防尘网(9),所述进气箱(8)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0),所述沉降箱(1)的右侧连通有排烟管(11),所述沉降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斗(12),所述收集斗(12)的顶部开设有通槽(13),两个所述通槽(13)的内腔分别与第二沉降腔体(3)和第三沉降腔体(4)的内腔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撞风式沉降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龙强杨书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紫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