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3238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悬吊架,涉及悬吊架技术领域,一种悬吊架,包括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调节机构的配合下,通过球形调节器能够将摄像机进行左右整体的调节,简单方便,易操作,稳定性较强,不容易损坏,可通过螺丝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摄像机的机型进行大小尺寸的调节,对装置进行一个高度与宽度的调节,针对同一种机型的不同大小尺寸,固定方法简单,且都是通过手动调节,零件成本较低,装置整体的利用率与适配度较高,且可以通过摄像机的机型进行大小尺寸的调节,安全牢固,掉落风险低,使用效果好,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吊架


[0001]本技术涉及悬吊架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悬吊架。

技术介绍

[0002]悬吊架具有悬吊带,并固定在墙上或物理治疗床上方的网架辅助训练器械,用于肢体肌力、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无人机底部的悬吊架基本上是与摄影机机身相固定连接的,难以拆卸,且维修成本较高,只能单一针对一种机型进行使用,使用率降低,实用性较差,不能根据摄像机大小,进行高度与宽度的多方位调节,相对成本较高,实际应用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设备在使用时,由于现阶段的设备无人机悬吊架不能针对不同尺寸的无人机摄像装置进行调节,导致其摄像装置能够安装的产品单一,从而需要浪费财力去再次购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悬吊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悬吊架,包括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
[0006]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柱形槽,所述柱形槽的内表壁活动嵌设有球状调节器,所述球状调节器的底部开设有两组螺眼孔A,所述球状调节器的底部接触有两个板子,两个所述板子的顶部均开设有三个螺眼孔B,六个所述螺眼孔B的内表壁均活动插设有螺丝本体B,且六个螺丝本体B均贯穿于螺眼孔A与螺眼孔B的内部,六个所述螺丝本体B的外表壁均旋转连接有螺帽B,两个所述板子的外表壁均开设有一组螺眼孔C,两组所述螺眼孔C的内表壁之间均固定插设有两个U型杆。
[0007]优选的,两个所述U型杆的外表壁之间焊接有两组固定板A,两组所述固定板A的外表壁均开设有六个孔洞A,两组所述固定板A的内部均活动插设有两个移动穿孔板,两组所述移动穿孔板的外表壁均开设有六个孔洞B。
[0008]优选的,两组所述孔洞B的内表壁均活动插设有六个螺栓A,且六个螺栓A的外表壁均贯穿于孔洞A与孔洞B的内部,两组所述移动穿孔板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柱,两组所述空心柱的外表壁均开设有三个孔洞C,两组所述空心柱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L型板。
[0009]优选的,两组所述L型板的外表壁均开设有两个孔洞D,两组所述孔洞D的内表壁均活动插设有螺栓B,且螺栓B的外表壁贯穿于孔洞C与孔洞D的内部,两组所述L型板的外壁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四个夹持器,四个所述夹持器的外表壁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板B,八个所述固定板B的外表壁均开设有四个孔洞E,多组所述孔洞E的内表壁均活动插设有螺栓C,多个所述螺栓C的外表壁均活动连接有螺帽C。
[0010]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的外表壁均开设有两个孔眼A,两个所述侧板的内表壁之间滑动连接
有移动板块,所述移动板块的外表壁开设有两个孔眼B,两个所述孔眼A的内表壁之间活动插设有螺丝本体A,且螺丝本体A的外表壁贯穿于孔眼A与孔眼B的内部,多个所述螺丝本体A的外表壁均活动套设有螺帽A,所述移动板块的底部开设有四个槽眼,四个所述槽眼的内表壁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支架。
[0011]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与柱形槽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通过在调节机构的配合下,通过球形调节器能够将摄像机进行左右整体的调节,简单方便,易操作,稳定性较强,不容易损坏,可通过螺丝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通过摄像机的机型进行大小尺寸的调节,对装置进行一个高度与宽度的调节,针对于同一种机型的不同大小尺寸,固定方法简单,且都是通过手动调节,零件成本较低,装置整体的利用率与适配度较高,且可以通过摄像机的机型进行大小尺寸的调节,安全牢固,掉落风险低,使用效果好,实用性较强。
[0014]2、本技术中,通过在移动机构的配合下,通过手动可将悬吊装置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方便易拆卸,螺丝固定可增加其结构之间的稳定性,其底部连接的四角支架,能够使装置在落地时,达到减震的效果,同时也能保证其稳定性,通过螺丝固定无需专业人员即可完成拆卸安装,结构简单,易于维修,零件成本低,安全可靠,置换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悬吊架中的主视结构平面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悬吊架中的仰视结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悬吊架中的移动机构俯视结构立体拆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悬吊架中的调节机构结构立体图;
[0019]图5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悬吊架中的调节机构仰视立体结构拆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悬吊架中的调节机构俯视立体结构拆分图;
[0021]图7为本技术提出一种悬吊架中的调节机构部分立体结构拆分图。
[0022]图例说明:
[0023]1、移动机构;101、无人机本体;102、侧板;103、孔眼A;104、移动板块;105、孔眼B;106、螺丝本体A;107、螺帽A;108、槽眼;109、支架;
[0024]2、调节机构;201、柱形槽;202、球状调节器;203、螺眼孔A;204、板子;205、螺眼孔B;206、螺丝本体B;207、螺帽B;208、螺眼孔C;209、U型杆;210、固定板A;211、孔洞A;212、移动穿孔板;213、孔洞B;214、螺栓A;215、空心柱;216、孔洞C;217、L型板;218、孔洞D;219、螺栓B;220、夹持器;221、固定板B;222、孔洞E;223、螺栓C;224、螺帽C。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
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实施例1,如图1

图6所示,移动机构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2;调节机构2包括有柱形槽201,柱形槽201的内表壁活动嵌设有球状调节器202,球状调节器202的底部开设有两组螺眼孔A203,球状调节器202的底部接触有两个板子204,两个板子204的顶部均开设有三个螺眼孔B205,六个螺眼孔B205的内表壁均活动插设有螺丝本体B206,且六个螺丝本体B206均贯穿于螺眼孔A203与螺眼孔B205的内部,六个螺丝本体B206的外表壁均旋转连接有螺帽B207,两个板子204的外表壁均开设有一组螺眼孔C208,两组螺眼孔C208的内表壁之间均固定插设有两个U型杆209,两个U型杆209的外表壁之间焊接有两组固定板A210,两组固定板A210的外表壁均开设有六个孔洞A211,两组固定板A210的内部均活动插设有两个移动穿孔板212,两组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吊架,包括移动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有柱形槽(201),所述柱形槽(201)的内表壁活动嵌设有球状调节器(202),所述球状调节器(202)的底部开设有两组螺眼孔A(203),所述球状调节器(202)的底部接触有两个板子(204),两个所述板子(204)的顶部均开设有三个螺眼孔B(205),六个所述螺眼孔B(205)的内表壁均活动插设有螺丝本体B(206),且六个螺丝本体B(206)均贯穿于螺眼孔A(203)与螺眼孔B(205)的内部,六个所述螺丝本体B(206)的外表壁均旋转连接有螺帽B(207),两个所述板子(204)的外表壁均开设有一组螺眼孔C(208),两组所述螺眼孔C(208)的内表壁之间均固定插设有两个U型杆(20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吊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U型杆(209)的外表壁之间焊接有两组固定板A(210),两组所述固定板A(210)的外表壁均开设有六个孔洞A(211),两组所述固定板A(210)的内部均活动插设有两个移动穿孔板(212),两组所述移动穿孔板(212)的外表壁均开设有六个孔洞B(2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吊架,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孔洞B(213)的内表壁均活动插设有六个螺栓A(214),且六个螺栓A(214)的外表壁均贯穿于孔洞A(211)与孔洞B(213)的内部,两组所述移动穿孔板(212)的外壁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柱(215),两组所述空心柱(215)的外表壁均开设有三个孔洞C(216),两组所述空心柱(215)的外壁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铁豹邓均培徐德洪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国源土地矿产勘测规划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