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86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片成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包括:镜片模具上壳体和镜片模具下壳体;所述镜片模具上壳体与所述镜片模具下壳体扣合;所述镜片模具下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明视成型区,所述明视成型区由基本成型区以及由所述基本成型区沿目标方向延伸出的扩展成型区组成,所述目标方向为成型镜片佩戴状态下的眼睛至鼻翼的方向。有益效果在于:该模具制作出的镜片针对性地将离焦镜片的明视区沿视线斜下延伸出扩展区,从而使佩戴人员无需埋头或调整身体姿态就可以看清下方桌上的书籍或其他物体,保证了视力校正效果,并避免了埋头或者调整身体姿态导致的坐姿不良以及颈肩病症等问题。不良以及颈肩病症等问题。不良以及颈肩病症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镜片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

技术介绍

[0002]青少年的近视趋势越来越高,青少年用眼不健康引起的屈光不正正在逐步加剧,一般用周边近视离焦镜片来控制屈光不正加剧。青少年的用眼和成年人不太一样,所以有必要开发出一种适合青少年的近视离焦镜,辅助青少年控制屈光不正加剧。在开发所需近视离焦镜时需要相应的模具。
[0003]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包括:镜片模具上壳体和镜片模具下壳体;所述镜片模具上壳体与所述镜片模具下壳体扣合;所述镜片模具下壳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明视成型区,所述明视成型区由基本成型区以及由所述基本成型区沿目标方向延伸出的扩展成型区组成,所述目标方向为成型镜片佩戴状态下的眼睛至鼻翼的方向。
[0006]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明视成型区的整体宽度沿所述目标方向呈逐渐增大趋势。
[0007]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明视成型区的形状为整体宽度沿所述目标方向呈逐渐增大趋势的水滴形。
[0008]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成型区靠近所述水滴形的底部,所述扩展成型区对应所述水滴形的底部一侧的边界线为圆弧,且所述圆弧所在的第一圆完全位于所述明视成型区内。
[0009]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的圆心位于所述明视成型区的沿所述目标方向延伸的轴线上,且存在圆心在所述明视成型区内并位于所述轴线上、圆周过所述轴线与所述基本成型区边界的交点、且与所述第一圆大小相同的第二圆,所述第二圆与所述第一圆具有第一重叠成型区域。
[0010]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重叠成型区域完全落入所述第二圆与所述明视成型区的相重叠的第二重叠成型区域内,且所述第一重叠成型区域的面积大小为所述第二重叠成型区域的面积的一半。
[0011]可选实施例中,第三重叠成型区域为所述第二重叠成型区域去除所述第一重叠成型区域的部分,所述第三重叠成型区域与所述第一重叠成型区域的面积大小相等。
[0012]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基本成型区所在区域的直径为8

12mm。
[0013]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方向对应的直线在所述成型镜片佩戴状态下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所述夹角α满足:
[0014]sinα=x/y
[0015]其中,x为成型镜片佩戴状态下视线相对平视状态向下移动的距离,y为移动距离x所对应位置的成型镜片棱镜度。
[0016]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镜片模具下壳体环绕所述明视成型区的外围区域为阶梯式向外扩散结构。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该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能够制造出矫正近视离焦镜片,制造出的镜片可以提供更加符合儿童青少年学习期间用眼习惯的屈光矫正效果。该模具制作出的镜片针对性地将离焦镜片的明视区沿视线斜下延伸出扩展区,从而使佩戴人员无需埋头或调整身体姿态就可以看清下方桌上的书籍或其他物体,保证了视力校正效果,并避免了埋头或者调整身体姿态导致的坐姿不良以及颈肩病症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下壳体的俯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下壳体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0023]其中,附图标记为:
[0024]1‑
镜片模具下壳体,2

明视成型区,21

基本成型区,22

扩展成型区,3

第二重叠成型区域,31

第一重叠成型区域,32

第三重叠成型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请参阅附图1

3,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包括:镜片模具上壳体和镜片模具下壳体1;镜片模具上壳体与镜片模具下壳体1扣合,向扣合的
模具上、下壳体注入成型材料注塑形成矫正视力离焦镜片,镜片模具上壳体附图未示出。
[0028]具体地,镜片模具下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明视成型区2,明视成型区2由基本成型区21以及由基本成型区21沿目标方向延伸出的扩展成型区22组成,目标方向为成型镜片佩戴状态下的眼睛至鼻翼的方向。镜片模具下壳体1环绕明视成型区2的外围区域为阶梯式向外扩散结构,也就是说,环绕成型镜片明视区的外围区域为层层变化的阶梯结构,这样成型镜片可以针对不同位置的光线、视线变化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离焦。
[0029]本实施例中,使用上述模具注塑的矫正视力离焦镜片包括利用其明视成型区2的基本成型区21和扩展成型区22形成的位于镜片中心的明视区以及环绕明视区的外围区域,镜片明视区用于校正视力、外围区域用于实现离焦效果。通过明视区可以校正视力、看清物体(物体在眼内成像落在视网膜上);而通过外围区域可以使物体在眼内成像落在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前(针对近视,抑制眼轴拉长),使物体在眼内成像落在视网膜上或视网膜后(针对远视,促使眼轴拉长)。
[0030]针对青少年的用眼情况,青少年读书时双眼是斜向下聚焦一个点,因此,利用本实施例的模具成型的离焦镜片将中心的明视区沿目标方向进行扩展,这样青少年平视前方时(例如看黑板)可以通过原有的基本区看清,而需要看课桌上的书籍时只需要目光下移至通过扩展区即可看清,头部及身体姿态无需大的调整,避免低头以及身体姿势调整不正确导致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正视力离焦镜片模具,包括:镜片模具上壳体和镜片模具下壳体(1);所述镜片模具上壳体与所述镜片模具下壳体(1)扣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模具下壳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明视成型区(2),所述明视成型区(2)由基本成型区(21)以及由所述基本成型区(21)沿目标方向延伸出的扩展成型区(22)组成,所述目标方向为成型镜片佩戴状态下的眼睛至鼻翼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焦镜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视成型区(2)的整体宽度沿所述目标方向呈逐渐增大趋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焦镜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视成型区(2)的形状为整体宽度沿所述目标方向呈逐渐增大趋势的水滴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焦镜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成型区(22)靠近所述水滴形的底部,所述扩展成型区(22)对应所述水滴形的底部一侧的边界线为圆弧,且所述圆弧所在的第一圆完全位于所述明视成型区(2)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焦镜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的圆心位于所述明视成型区(2)的沿所述目标方向延伸的轴线上,且存在圆心在所述明视成型区(2)内并位于所述轴线上、圆周过所述轴线与所述基本成型区(21)边界的交点、且与所述第一圆大小相同的第二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子兵高杰康惠娟刘博于晓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