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0870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5: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及方法,涉及视力矫正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位于镜片中部,并具有用于近视视力矫正的负光焦度;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二透光区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并具有满足人眼离焦状态分布的离焦量;以及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三透光区复合于第二透光区上,且所述第三透光区具有多个散射中心,以通过散射中心实现镜片周边对短波长光线的散射。通过本申请的内容,戴镜后视锥细胞比值明显降低,抑制屈光发育,有效控制了近视,实现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现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现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视力矫正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实施方式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0003]近视在世界许多地区均具有高患病率。该病症最值得关注的是其可能进展为高度近视,例如屈光度大于五(5)或六(6),在没有光学辅助工具的情况下这将显著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能力。高度近视还与视网膜疾病、白内障和青光眼的风险增大相关联。
[0004]人类属于三色视觉动物,在S和L视锥细胞基础上增加了中波长敏感视锥细胞(M视锥)。然而人眼对调节刺激的反应往往存在轻度的误差,观看远距离物体时常表现为调节超前,即近视性离焦;观看近距离物体时则会出现调节滞后,即远视性离焦。矫正镜片用于分别通过从平面的前方转移焦点以矫正近视或从平面的后方转移焦点以矫正远视来改变眼睛的总聚焦,以使得在视网膜平面处呈现更清晰的图像。然而,该病症的矫正方法并未解决病因,而只是修复性的或旨在解决症状。更重要的是,矫正眼睛的近视散焦误差不会减慢或延缓近视发展。
[0005]当前的科技手段已让近视变得可防可控,尤其是基于控制视网膜周边远视离焦理论的光学干预措施如多区正向光学离焦框架眼镜和高度非球面微透镜框架眼镜、多焦点软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等的使用以及越来越广泛,但上述干预方法的验配范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局限,且离焦量无法根据患者视网膜离焦情况或忽略了短波长光线的影响,导致屈光发育,从而影响近视控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创造提出了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及方法,能够在戴镜后降低视锥细胞比值,抑制屈光发育,有效控制了近视,实现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四个方面。
[0008]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包括:
[0009]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位于镜片中部,并具有用于近视视力矫正的负光焦度;
[0010]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二透光区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并具有满足人眼离焦状态分布的离焦量;
[0011]以及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三透光区复合于第二透光区上,且所述第三透光区具有多个散射中心,以通过散射中心实现镜片周边对短波长光线的散射。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区上设置具有离焦量的点状结构;所述点状结构的离焦量非对称分布。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点状结构的面积占比为所述第二透光区面积的50%~55%。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区在视角30

80度内的离焦量大于第二透光区的其他区域。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区在视角30

80度内50%~55%面积内的离焦量为第二透光区的其他区域离焦量上增加+3.5D的近视性离焦。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区的离焦量由内向外在每个角度+3.5D。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光区的直径为10mm~12mm。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光区的直径为30mm~32mm。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光区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
[002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方法,包括:
[0021]提供前述的镜片;并且,佩戴者佩戴该镜片,以延缓人眼的近视进展。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建立人眼光学模型;
[0023]根据所述人眼光学模型测量预设波长入眼平行光线经过屈光系统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光斑的直径;
[0024]根据所述人眼光学模型计算预设波长区间不同视锥细胞光子强度;
[0025]根据不同视锥细胞光子强度确定各视锥细胞光子强度比值;
[0026]根据各视锥细胞光子强度比值确定所述镜片的离焦量;
[0027]在模型眼前方添加所述镜片,模拟人眼戴镜后的情况,计算镜片佩戴后的视锥细胞光子强度比值,以评价镜片延缓人眼近视进展。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视锥细胞包括S视锥细胞、M视锥细胞以及L视锥细胞;所述S视锥细胞的光子强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0029]P
λ
=P

×
k
λ

[0030][0031][0032][0033]式中,P

为入射光光谱总功率,λ为波长区间,P
λ
为λ波长区间的光功率,n
λ
为λ波长区间的入射光子数,k
λ
为λ波长区间的光谱能量积分占比,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s
λ
为λ波长区间的光斑面积,I
λ
为λ波长区间的入射光子强度,为λ波长区间S视锥细胞感受到的光子强度,为S视锥细胞对λ波长区间光线的吸收系数,P
S
为S视锥细胞在单位面积内所有视锥细胞的占比。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3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及方法,该镜片包括: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位于镜片中部,并具有用于近视视力矫正的负光焦度;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二透光区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并具有满足人眼离焦状态分布的离焦量;以及第三透光区,所
述第三透光区复合于第二透光区上,且所述第三透光区具有多个散射中心,以通过散射中心实现镜片周边对短波长光线的散射。通过本申请提供的镜片,使得物体通过第一透光区成像落到视网膜上,第二透光区提供近视性离焦,使得物体成像落到视网膜前方,并通过第三透光区能够将短波长光线进行散射,戴镜后视锥细胞比值明显降低,抑制屈光发育,有效控制了近视,实现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36]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将第二透光区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透光区与第三透光区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延缓近视进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点状离微透镜对视网膜不同位置S/(M+L)比值的影响的曲线图;
[0042]图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散射镜片对视网膜不同位置S/(M+L)比值的影响的曲线图。
[0043]图中,1、第一透光区;2、第二透光区;3、第三透光区;4、点状结构。
[0044]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位于镜片中部,并具有用于近视视力矫正的负光焦度;第二透光区,所述第二透光区围绕所述第一透光区,并具有满足人眼离焦状态分布的离焦量;以及第三透光区,所述第三透光区复合于第二透光区上,且所述第三透光区具有多个散射中心,以通过散射中心实现镜片周边对短波长光线的散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区上设置具有离焦量的点状结构;所述点状结构的离焦量非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状结构的面积占比为所述第二透光区面积的50%~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在视角30

80度内的离焦量大于第二透光区的其他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区在视角30

80度内50%~55%面积内的离焦量为第二透光区的其他区域离焦量上增加+3.5D的近视性离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离焦量由内向外在每个角度+3.5D。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区的直径为10mm~12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区的直径为30mm~32m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光区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透光区。10.一种用于延缓近视进展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宁利甄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