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255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直流极差校验技术领域,具体为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包括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和连接线,所述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若干支撑柱,还包括:用于将连接线收纳在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上的整理组件,且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的两侧均安装若干整理组件,所述整理组件包括:缠绕组件,所述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的两侧均安装若干缠绕组件,所述缠绕组件上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整理组件,具有能够实现将连接线收纳在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上的作用,进而能够实现在携带时,无需设置额外的背包等,以及还会避免连接线在携带的过程中发生缠绕的现象,提高了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直流极差校验
,具体为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直流电源系统中保护元件级差配合是否合理,主要是指在短路情况下,串联在同一个支路的保护元件是否能选择性地将短路故障快速
\
准确地从系统中切除,确保将故障缩小到最小范围

断路器的短路保护脱扣器动作与否,与流经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大小有密切的关系,一旦在断路器的脱扣线圈中产生足以使铁心动作的磁场,断路器动作将不可返回

因此,要保证直流系统中保护元件的级差配合满足要求,首先,必须明确直流电源系统相关各点的短路电流值,保证断路器短路故障时既不拒动,也不误动,更不能越级

直流电源系统短路电流的计算所涉及的相关参数复杂,不确定因素诸多,尤其是各个断路器厂家断路器的限流系数提供的不完全,导致目前各设计院

成套厂或运行单位均难以精确计算出各有关短路点的实际短路电流值,给断路器的选择和级差配合以及断路器灵敏度系数计算校验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0003]现有的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在运行时,需要使用多组不同的连接线,这就导致在使用直流极差校验装置时,需要额外携带多组不同的连接线,由于连接线与直流极差校验装置是分开携带的,这就需要额外设置背包等对连接线进行携带,给人员带来了不便,另外,连接线在携带的过程中会还会出现缠绕在一起的现象,进而会进一步给人员带来不便

因此,专利技术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和
/
或现有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5]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提出现有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其包括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和连接线,所述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若干支撑柱,还包括:
[0008]用于将连接线收纳在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上的整理组件,且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的两侧均安装若干整理组件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整理组件包括:
[0010]缠绕组件,所述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的两侧均安装若干缠绕组件;
[0011]固定组件,所述缠绕组件上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组件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缠绕组件包括:
[0013]两组侧板,两组所述侧板固定安装在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的侧壁上;
[0014]转轴,每组所述侧板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缠绕组件还包括:
[0016]连接块,两组所述转轴的相对端均固定安装连接块;
[0017]挡板,两组所述连接块的相对端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挡板;
[0018]缠绕轴,所述缠绕轴固定安装在两组挡板之间,且缠绕轴上缠绕有连接线,且缠绕轴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组件

[001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缠绕组件还包括:
[0020]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一组侧板上;
[0021]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内壁上,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转轴

[002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0023]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开设在缠绕轴的内壁上;
[0024]空心管,所述方形孔的四个方向均固定安装空心管;
[0025]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空心管的一端内壁上;
[0026]通孔,所述通孔开设在限位板的内壁上

[0027]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
[0028]实心杆,所述实心杆滑动连接在通孔的内壁上;
[0029]挤压板,所述挤压板固定安装在实心杆的一端上,且四组实心杆之间设有连接线;
[0030]活塞,所述活塞固定安装在实心杆的另一端上,且活塞滑动连接在空心管中

[003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
[0032]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开设在空心管的另一端侧壁上;
[0033]弹簧,所述弹簧套在实心杆上,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挤压板和限位板固定连接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
[0035]1.
通过设置整理组件,具有能够实现将连接线收纳在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上的作用,进而能够实现在携带时,无需设置额外的背包等,以及还会避免连接线在携带的过程中发生缠绕的现象,提高了便捷性;另外,通过设置整理组件,还能够实现在使用连接线时,能够对所使用的连接线长度进行调节的作用,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连接线过长而发生缠绕的现象;
[0036]2.
通过设置固定组件,具有能够实现从四个方向对连接线进行夹持固定的作用,通过从四个方向对连接线进行夹持固定,具有能够实现对多种直径的连接线进行夹持固定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示意图;
[0038]图2为本技术整理组件结构侧视示意图;
[0039]图3为本技术图2中
A
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40]图4为本技术固定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1]图中: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
10、
支撑柱
11、
侧板
21、
转轴
22、
连接块
23、
挡板
24、
缠绕轴
25、
箱体
26、
伺服电机
27、
方形孔
31、
空心管
32、
实心杆
33、
挤压板
34、
弹簧
35、
限位板
36、
通孔
37、
活塞
38、
通气孔
39、
连接线
40。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43]本技术提供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请参阅图1‑
图4,包括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包括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
10
)和连接线(
40
),所述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
10
)的底部固定安装若干支撑柱(
1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连接线(
40
)收纳在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
10
)上的整理组件,且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
10
)的两侧均安装若干整理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理组件包括:缠绕组件,所述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
10
)的两侧均安装若干缠绕组件;固定组件,所述缠绕组件上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组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件包括:两组侧板(
21
),两组所述侧板(
21
)固定安装在直流极差校验装置壳体(
10
)的侧壁上;转轴(
22
),每组所述侧板(
21
)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转轴(
22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件还包括:连接块(
23
),两组所述转轴(
22
)的相对端均固定安装连接块(
23
);挡板(
24
),两组所述连接块(
23
)的相对端均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挡板(
24
);缠绕轴(
25
),所述缠绕轴(
25
)固定安装在两组挡板(
24
)之间,且缠绕轴(
25
)上缠绕有连接线(
40
),且缠绕轴(
25
)的两端均设有固定组件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极差辅助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组件还包括:箱体(
26
),所述箱体(
26
)固定安装在一组侧板(
21
)上;伺服电机(
27
),所述伺服电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世宏白鹏飞董哲宇魏震赵榕秦永平韩昕辰张杰邢越吕金璟冯周阳高涛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