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28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包括外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转向系统用来改变或保持汽车行驶或倒退方向的一系列装置称为汽车转向系统,汽车转向系统的功能就是按照驾驶员的意愿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转向系统对汽车的行驶安全至关重要,现有的转向管柱系统通常采用普通球轴承进行装配,装配后会有间隙

松动,汽车在行驶中会发出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以提高零件之间的紧密性并降低转向系统发出异响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包括外圈

内圈

安装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钢球与保持架,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上还套接有外罩,所述外罩与外圈之间成对设有梯形橡胶圈,所述外圈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梯形橡胶圈配合的倾斜面

[000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罩的一侧朝梯形橡胶圈倾斜设置,且外罩倾斜一侧的内壁底面设有环形槽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罩的外径面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弧形块,若干所述弧形块沿外罩的径向方向均布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橡胶圈上设有贴合面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外圈与外罩之间设置梯形橡胶圈,在其径向和轴向方向上提供一定的预紧力,增加轴承的径向和轴向刚度,外罩表面均布的弧形块,具有一定的预紧作用,可以补偿轴承外壳和配合壳体之间的制造公差,提高适整体的配性,提高了零件之间的紧密性并降低转向系统发出异响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0]附图标号:
1、
外圈;
2、
内圈;
3、
外罩;
4、
梯形橡胶圈;
5、
倾斜面;
6、
贴合面;
7、
环形槽;
8、
弧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述

[0012]参照图1所示,一种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包括外圈
1、
内圈
2、
安装在内圈2与外圈1之间的钢球与保持架,所述外圈1的外径面上还套接有外罩3,所述外罩3与外圈1之间成对设有梯形橡胶圈4,梯形橡胶圈4成对设置方便组件的安装,所述外圈1的两端分别设
有与梯形橡胶圈4配合的倾斜面5,梯形橡胶圈4分别抵接外罩3与外圈1,梯形橡胶圈4上设有与该倾斜面5配合的斜面,将橡胶圈设置成梯形结构,增加了配合的接触长度,也增加了橡胶强度,提供稳定的径向和轴向的预紧力,外圈1外径面采用倾斜面5与梯形橡胶圈4配合,增大与橡胶圈的接触面,并且外圆面不作为配合的工作面,可省去精加工工序,该梯形橡胶圈4对应外罩3内壁拐角处设有贴合面6,设置贴合面6用于增加与外罩3的接触面积,所述外罩3的一侧朝梯形橡胶圈4倾斜设置,且外罩3倾斜一侧的内壁底面设有环形槽7,外罩3的一侧压紧梯形橡胶圈4便于整体的紧密,设置环形槽7便于外罩3的压弯,避免出现开裂的现象,所述外罩3的外径面上设有若干凸起的弧形块8,若干所述弧形块8沿外罩3的径向方向均布,若干凸起的弧形块8具有一定的预紧作用,可以补偿轴承外壳和配合壳体之间的制造公差,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圈1与外罩3之间设置梯形橡胶圈4,在其径向和轴向方向上提供一定的预紧力,增加轴承的径向和轴向刚度,外罩3表面均布的弧形块8,具有一定的预紧作用,可以补偿轴承外壳和配合壳体之间的制造公差,提高适整体的配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证轴承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轴承径向和轴承刚度的可控性,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转向系统的振动噪音,提升操作系统舒适度

[0013]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

内圈

安装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钢球与保持架,所述外圈的外径面上还套接有外罩,所述外罩与外圈之间成对设有梯形橡胶圈,所述外圈的两端分别设有与梯形橡胶圈配合的倾斜面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管柱用半刚性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雅娟
申请(专利权)人:人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