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223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扩散板包括透光基板和透明树脂层,其中,透明树脂层设置于透光基板的出光面上。透明树脂层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微结构。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若干个微结构设置于透明树脂层上,透明树脂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相比于通过共挤成型将微结构直接设置于透光基板上,能够实现更小尺寸的微结构,使得微结构更加精细,能够有效地汇聚光线,使更多的光线垂直于扩散板方向射出,从而,使得背光模组在正视角方向的亮度得以有效提高。此外,基于透光基板与透明树脂层是两种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双折射率的特性有利于提高光利用率以达到增亮效果。有利于提高光利用率以达到增亮效果。有利于提高光利用率以达到增亮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扩散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是一种电子设备,通常用于液晶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中的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光源和扩散板,使用时,由多个光源产生的光线进入扩散板被扩散均匀后再射入液晶面板。然而,在经扩散板扩散后,光线从扩散板的出射角度杂乱,使得背光模组在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不高。
[0003]本技术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在一些方案中,通过在扩散板上涂覆荧光材料,以达到增亮的目的,然而,此种方式无法实现很好的增亮效果。在一些方案中,在扩散板的出光侧,设置棱镜片,以增强亮度,然而,光线在棱镜片或棱镜片与扩散板之间的空气介质中传输时,存在损失,降低了光线利用率。在一些方案中,为了改善亮度,通过共挤成型的方式在扩散板的基板表面直接设置微结构,然而,微结构的尺寸较大,通常在几百微米,亮度增强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一些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散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光基板,透明树脂层,设置于所述透光基板的出光面,所述透明树脂层的出光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微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垂直于所述透明树脂层的出光面的高度H小于100u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呈三棱柱形、三棱锥形、四棱锥形或半球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结构的底面边长L小于或等于100um且H:L<1;或,所述微结构的底面半径R小于或等于50u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微结构呈阵列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