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20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包括引水部件和紧固部件,所述引水部件上设有间隙,所述紧固部件放置在所述引水部件的间隙内,所述引水部件与光伏组件边框的上部形成引水通道,所述紧固部件将所述引水部件卡扣在光伏组件边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导水排泥器划分为引水部件和紧固部件,引水部件用薄板材料和低成本的冲压成型工艺,紧固部件使用比引水部件结构强度更高的材料和加工工艺,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


[0001]本技术涉及导水排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光伏组件主要由层压玻璃板和边框组成,为了结构安全,边框会高出玻璃板1~2mm,这就导致光伏组件在水平安装或小角度安装时,边框处容易积水,而积水又会吸附灰尘,当积水蒸发后,灰尘就聚积在边框附近,时间久了就形成一条污染带,遮住光伏组件内的光伏电池片,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造成发电量损失。
[0003]专利文献CN213585683U公开了一种光伏电池板的排水除泥装置,包括导水件和隔离件,其中,隔离件安装在所述导水件的内表面,使得导水件与光伏电池板边框之间具有间隙形成排水除泥通道。导水件包括导水件上部、导水件下部和导水件侧部,所述导水件侧部连接所述导水件上部和导水件下部。导水件厚度为1~3mm,通常采用铝合金一体式挤压成型工艺进行生产加工。该专利中导水件上部主要起到了将组件底部积水引流排出的作用。整个导水件也起到将自身与组件边框牢固卡接的作用,导水件上部作用是在竖直方向上卡住光伏组件边框,在水平方向上卡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部件(1)和紧固部件(2),所述引水部件(1)上设有间隙,所述紧固部件(2)放置在所述引水部件(1)的间隙内,所述引水部件(1)与光伏组件边框(3)的上部形成引水通道,所述紧固部件(2)将所述引水部件(1)卡扣在光伏组件边框(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部件(1)包含第一引水部(1

1)和至少一个第二引水部(1

2),所述第二引水部(1

2)位于第一引水部(1

1)的一侧或两侧,所述第一引水部(1

1)包括梳齿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梳齿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依据光伏组件边框(3)的形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引水部(1

2)和第一引水部(1

1)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引水部(1

1)和第二引水部(1

2)之间通过连接板(1

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部件(1)上表面向内凹陷形成限位部(1

4),所述限位部(1

4)使得所述引水部件(1)与光伏组件边框(3)上部之间存在最小间距h。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水部(1

2)的高度高于第一引水部(1

1)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引水部(1

2)与光伏组件边框(3)上部的间距大于1.5倍的最小间距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光伏组件导水排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件(2)包括卡扣部(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群芳袁爱谊陆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优得新能源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