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纱线的去毛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6220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纱线的去毛絮装置,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纱线的去毛絮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纱线的去毛絮装置,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0002]粘棉纱纱线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精梳纱选用优质原料,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

结杂少

光泽好

条干匀

强力高,这类棉纱多用于织造高档织物

[0003]但是现有的粘棉纱纱线在刚加工出来时,表面会粘上毛絮,这些毛絮在纱线卷到卷辊之前必须要处理干净,否则卷到卷辊中会影响后续使用,现有的去毛絮装置一般用毛刷去除毛絮,也就是利用毛刷将纱线上的毛絮去掉,当毛刷上沾满毛絮后,需要对毛刷进行清洗,现有的清洗方法需要将毛刷拆卸下来进行清洗,这种方法效率较低且较为麻烦

并且现有的去毛絮装置一般为敞开式结构,即使能够去除纱线上的毛絮,但是清除出来的毛絮会四处乱飞,会造成空气污染,不方便后续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纱线的去毛絮装置,以解决行业中面临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纱线的去毛絮装置,用于对纱线进行去毛絮,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方的盖板,所述底座呈矩形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多个呈半圆形结构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的侧边设置有呈半圆形结构的进线孔,所述进线孔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中设置有连接杆,所述下底座上还设置集料空间,所述下凹槽的中间设置有排废槽,所述排废槽从下凹槽贯穿到所述集料空间中,所述下凹槽的表面设置毛毡

[0006]作为优选,所述盖板呈矩形结构,所述盖板的下表面设置多个上凹槽,所述上凹槽的两侧还设置有呈半圆形结构的进线孔

[0007]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侧边还设置有侧边挡板,所述侧边挡板上也设置多个进线孔

[0008]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0009]作为优选,所述集料空间的侧边设置有排料孔

[0010]作为优选,所述排料孔上设置有气管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是:将待去毛絮的纱线通过进线孔穿过本装置,在装置里设置可以去毛絮的毛毡,通过毛毡将纱线上的毛絮清除,毛絮会沾到毛毡上,或者通过排废槽落到集料空间里,通过气管对集料空间进行吸附,从而将集料空间中的毛絮吸走,还可以将沾在毛毡上的毛絮吸走,从而达到了清洗的作用,解决了传统的需将毛刷拆下来清洗的做法,提高了清洗效率,还降低了难度,同时底座和盖板相互啮合,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空间,以防止毛絮乱飞,方便后续收集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图

[0015]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底座和侧边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本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19]图中:纱线1;底座2;下凹槽
201
;进线孔
202
;安装孔
203
;连接杆
204
;集料空间
205
;排废槽
206
;排料孔
207
;盖板3;上凹槽
301
;毛毡4;侧边挡板5;气管
6。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1]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用于纱线的去毛絮装置,用于对纱线1进行去毛絮,包括底座2和安装于所述底座2上方的盖板3,所述底座2呈矩形结构,所述底座2上设置多个呈半圆形结构的下凹槽
201
,所述下凹槽
201
的侧边设置有呈半圆形结构的进线孔
202
,所述进线孔
202
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203
,所述安装孔
203
中设置有连接杆
204
,所述底座2上还设置集料空间
205
,所述下凹槽
201
的中间设置有排废槽
206
,所述排废槽
206
从下凹槽
201
贯穿到所述集料空间
205
中,所述下凹槽
201
的表面设置毛毡
4。
[0022]为了能够放置毛毡4,进一步地,所述盖板3呈矩形结构,所述盖板3的下表面设置多个上凹槽
301
,所述上凹槽
301
的两侧还设置有呈半圆形结构的进线孔
202。
[0023]为了能够加工集料空间
205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2的侧边还设置有侧边挡板5,所述侧边挡板5上也设置多个进线孔
202。
[0024]为了能够将盖板3和底座2连接到一起,在所述盖板3上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203。
[0025]为了能够将毛絮吸走,进一步地,所述集料空间
205
的侧边设置有排料孔
207
,所述排料孔
207
上设置有气管6,通过气管6对集料空间
205
中进行吸气,通过吸气将集料空间
205
中的毛絮吸走,也就能对毛毡4进行清理

[0026]使用前,将底座2放置到设定的位置,将待处理的纱线1放置到进线孔
202
里,纱线1通过进线孔
202
穿过底座1,在底座1的下凹槽
201
里放置毛毡4,然后将连接杆
204
插入到所述底座2上的安装孔
203
中,连接杆
204
有一半露出到安装孔
203
上,在盖板3的上凹槽
301
中也设置毛毡4,然后将盖板3上的安装孔
203
啮合到连接杆
204
中,这样底座2和盖板3就通过连接杆
204
连接到一起,在毛毡4上设置用于清除毛絮的长粘毛,当纱线1移动时,毛毡4上的长粘毛会将纱线1上的毛絮吸附或者将毛絮刮掉

[0027]使用时,上凹槽
301
和下凹槽
201
里都放置毛毡4,这样毛毡4上的长粘毛会相互穿插到一起形成一个过滤结构,将纱线1进行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用于纱线的去毛絮装置,用于对纱线
(1)
进行去毛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
(2)
和安装于所述底座
(2)
上方的盖板
(3)
,所述底座
(2)
呈矩形结构,所述底座
(2)
上设置多个呈半圆形结构的下凹槽
(201)
,所述下凹槽
(201)
的侧边设置有呈半圆形结构的进线孔
(202)
,所述进线孔
(202)
的两侧还设置有多个安装孔
(203)
,所述安装孔
(203)
中设置有连接杆
(204)
,所述底座
(2)
上还设置集料空间
(205)
,所述下凹槽
(201)
的中间设置有排废槽
(206)
,所述排废槽
(206)
从下凹槽
(201)
贯穿到所述集料空间
(205)
中,所述下凹槽
(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克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利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