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2008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7 12: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烘干机,涉及烘干技术领域,包括机架、烘干装置、输送装置以及进料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以及旋转驱动机构;输送管相对于地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地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其斜向上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其斜向下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机架上用于驱动输送管转动;烘干装置安装于机架上,且套于输送管外,用于对输送管进行加热,以对输送管中经过物料进行烘干;进料装置与输送管的一端连接,用于给输送管投放待烘干的物料。整个生产过程操作便捷灵活性高,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和产品污染风险,便于进行合理化的金属碲粉末收集,提高了生产安全系数和产品品质。了生产安全系数和产品品质。了生产安全系数和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烘干机


[0001]本申请涉及烘干
,尤其涉及一种烘干机。

技术介绍

[0002]金属碲粉末烘干生产过程是:将母液还原金属后,通过湿法生产工艺得到含水分金属,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生产工艺过程。
[0003]传统的金属碲粉末生产工艺包括金属融化,浇铸,转移烘干等操作,目前对于转移烘干操作来说,需人工手动来完成,具体操作过程是人工铲料到烘盘,再把烘盘放入烘架,再将烘架推入烘箱,待烘干后,又得等物料冷却后才可取出。这一过程中,频繁的铲料转移会产生大量粉尘,而且利用烘盘进行烘干的方式,导致金属碲粉末的烘干时间不仅长且存在烘干不均匀情况,严重影响金属碲粉末的外观质量。
[0004]总结来说,现有的金属碲粉末转移烘干方式存在过程繁琐、效率低、烘干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以及存在人员容易被烫伤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烘干机,以解决现有金属碲粉末转移烘干方式存在过程繁琐、效率低、烘干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以及存在人员容易被烫伤的危险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机,包括机架、烘干装置、输送装置以及进料装置;
[0007]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管以及旋转驱动机构;
[0008]所述输送管相对于地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地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其斜向上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其斜向下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
[0009]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用于驱动所述输送管转动;/>[0010]所述烘干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且套于所述输送管外,用于对所述输送管进行加热,以对所述输送管中经过物料进行烘干;
[0011]所述进料装置与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连接,用于给所述输送管投放待烘干的物料。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支撑架;
[0013]所述支撑架上枢接有两个辊筒;
[0014]两个所述辊筒用于支撑所述输送管并与所述输送管转动接触;
[0015]所述输送管上设有第一止挡件;
[0016]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二止挡件;
[0017]所述第一止挡件沿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与所述第二止挡件转动接触。
[0018]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还转动安装有滚轮;
[0019]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输送管的上方,且与所述输送管转动接触。
[0020]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安装有进料端盖;
[0021]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进料端盖上;
[0022]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设有出料端盖;
[0023]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出料端盖上;
[0024]所述输送管的一端外还套设有风罩。
[0025]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器以及传动组件;
[0026]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输送管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输送管转动。
[0027]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链轮、从链轮以及链条;
[0028]所述主链轮固定于所述旋转驱动器的输出轴上;
[0029]所述从链轮套固于所述输送管上,且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主链轮传动配合。
[0030]进一步地,所述烘干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上加热套以及下加热套;
[0031]所述下壳体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0032]所述上壳体一侧边沿与所述下壳体的一侧边沿铰接,所述上壳体的另一侧边沿与所述下壳体的另一侧边沿可拆卸连接;
[0033]所述上加热套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
[0034]所述下加热套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
[0035]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闭合连接时,所述上加热套与所述下加热套之间围成供所述输送管穿过的加热腔。
[0036]进一步地,所述上加热套与所述下加热套为陶瓷纤维加热套。
[0037]进一步地,所述进料装置包括振动送料器、进料管以及进料斗;
[0038]所述进料管安装于所述振动送料器上,且一端为封闭设置,另一端与所述输送管的进料口连通;
[0039]所述进料斗安装于所述进料管上,且与所述进料斗连通。
[0040]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为石英管;
[0041]所述输送管的倾斜角度为13
°
~15
°

[004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所设计的烘干机,通过进料装置可将待烘干的金属碲粉末投放至输送管内,通过旋转驱动机构带动与地面呈一定倾斜角度设置的输送管进行转动,实现金属碲粉末在输送管内滚动输送,输送过程中经过套设于输送管外的烘干装置进行烘干,以此完成金属碲粉末的转移烘干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通过PLC控制操作站进行实时观察以及操作,自动化程度高,操作便捷灵活性高,不仅生产效率高,也方便按工艺要求调节生产出来的金属碲粉末的粒度和比重。再者,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和产品污染风险,便于进行合理化的金属碲粉末收集,提高了生产安全系数和产品品质。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44]图1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立体图;
[0045]图2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俯视图;
[0046]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
[0047]图4为图3中的B位置放大示意图;
[0048]图5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烘干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主视图;
[0049]图6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烘干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俯视图;
[0050]图7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烘干装置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0051]图8为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烘干机的进料装置主视图;
[0052]图中:100、机架;101、支撑架;1011、辊筒;102、第二止挡件;1021、轴承;103、滚轮;200、输送装置;300、烘干装置;400、进料装置;1、输送管;11、第一止挡件;12、出料端盖;13、进料端盖;14、风罩;141、抽风口;2、旋转驱动机构;21、旋转驱动器;22、传动组件;221、主链轮;222、链条;223、从链轮;31、下壳体;311、活扣主体;32、上壳体;321、活扣挂钩;322、把手;33、合页;34、侧挡板;41、下加热套;42、上加热套;5、振动送料器;51、配套安装架;52、配套底座;61、进料管;62、进料斗;71、缓冲环;72、压紧条;73、管固定座;74、管塞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5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00)、烘干装置(300)、输送装置(200)以及进料装置(400);所述输送装置(200)包括输送管(1)以及旋转驱动机构(2);所述输送管(1)相对于地面呈一定倾斜角度地转动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其斜向上的一端设有进料口,其斜向下的另一端设有出料口;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安装在所述机架(100)上用于驱动所述输送管(1)转动;所述烘干装置(300)安装于所述机架(100)上,且套于所述输送管(1)外,用于对所述输送管(1)进行加热,以对所述输送管(1)中经过物料进行烘干;所述进料装置(400)与所述输送管(1)的一端连接,用于给所述输送管(1)投放待烘干的物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设有支撑架(101);所述支撑架(101)上枢接有两个辊筒(1011);两个所述辊筒(1011)用于支撑所述输送管(1)并与所述输送管(1)转动接触;所述输送管(1)上设有第一止挡件(11);所述机架(100)上设有第二止挡件(102);所述第一止挡件(11)沿所述输送管(1)的一端向另一端方向与所述第二止挡件(102)转动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0)上还转动安装有滚轮(103);所述滚轮(103)设置在所述输送管(1)的上方,且与所述输送管(1)转动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1)的一端安装有进料端盖(13);所述进料口设于所述进料端盖(13)上;所述输送管(1)的另一端设有出料端盖(12);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出料端盖(12)上;所述输送管(1)的一端外还套设有风罩(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机构(2)包括旋转驱动器(21)以及传动组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坤盛吴伟平严嘉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信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